让我们当智慧父母


让我们当智慧父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少年儿童尤其如此,每一朵小花,都是由一株不起眼的幼苗成长而成。它无畏寒风凛冽、雨雪洗礼,它真正怕的却是密不透风的温室和好心的揠苗助长——虽是以爱之名,实则阻碍了它的自然生长。孩子,天生就该做一朵勇敢自强、含苞待放的“纯天然花蕾”;而我们家长,则应当满怀耐心、静待花开的“智慧型园丁”。


让我们当智慧父母

就像园丁对待花蕾,家长对待孩子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整体打包型”,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从来不说“NO”;第二种是“潜伏决断型”,平时放手,一遇到问题,立即跳将出来,以自己的决断代替孩子的思考;第三种是“静待花开型”,他们充分相信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作为家长,长期“授之以鱼”,不如一朝“授之以渔”——引导孩子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只有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学习、生活中此起彼伏的困难,才能让他们长久地拥有成就感和安全感。家长只有到达“第三种境界”,孩子才能真正长大,才会成为最最美丽的花卉。


让我们当智慧父母

勤家长,或许会是“蠢家长”!

二年级的童童,一遇到困难,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想方设法帮她解决。就拿每天的家庭作业来说吧,只要童童觉得稍有疑难,便会“及时”求助爷爷,每次爷爷都会“施以援手”。待作业做完后,等待童童的不是热好的牛奶,便是切好的水果——作业呢,自有爸妈给予“及时”检查……因此,童童每次完成的家庭作业质量总是挺高,可是,她的课堂作业和试卷,却总是不能令老师满意,题目不是错误较多,就是少做、漏做。这是何故呢?其实呀,这都是平日里童童家长“勤快”惹的祸!你想啊,恰恰是童童家长平日里的“呵护备至”,让她变得不会独立审题思考、自觉检查,不仅不能让她的学习变得轻松顺利,反而极易让她对家长产生期待和依赖情绪。一旦脱离家长的“无私帮助”,她自然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啦!无论是谁,能改变命运的,从来只有自己!这一点,我们从小就该让孩子明白。困难、挫折、烦恼、艰辛……这一切,终究无法侵掠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自信、梦想与内心的阳光。


让我们当智慧父母

每个孩子,本来就可以很美,一如那经历过暴风骤雨依然勇敢绽放的花儿,因为遵循了自然的“游戏规则”,也因为那些“静待花开”的家长,有一颗愿意等待的心!

最大的疼爱是放手,最深的信赖是放心!

班上有名学生雯雯,可谓品学兼优,年年被学校评为“和美好少年”!一次家长会,从雯雯妈的经验交流中得知,她家有张值日表:拖地、收拾房间、择菜、洗碗、整理餐桌等都有明确的分工。值日生是雯雯和弟弟聪聪。“请假”很简单,只要跟另一个值日生商量即可,父母从不代劳,连协调也不参与。妈妈说:“这些较轻的家务活,从孩子很小时我就放手让他们做。刚开始也曾有顾虑,怕他们做不好,更怕他们受伤。但‘狠狠心’让他们做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对孩子最大的爱莫过于放手;最深的信赖莫过于放心。”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妈妈不但“袖手旁观”,还会在爷爷、奶奶“插手”时“横加干涉”。妈妈有自己的原则:“没有人可以随时随地帮助你做好每一件事。自己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确实不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我们自然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但若是在孩子思考之前就代他们消灭了困难,这不仅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权利,长此以往,孩子还会产生依赖心理,也很难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


让我们当智慧父母

因为疼爱,更要“放手”。怕孩子摔倒,便将他束缚在怀里;怕学做家务分散精力,就将孩子与家务活“隔绝”……这些绝不是爱,而是披着爱的糖衣的“毒药”,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唯有放开手,孩子才会知道:生活本就不只有甜,还有遭挫的辛酸、眼泪的咸涩、受伤的苦楚……虽然过程有点“残忍”,但孩子迟早要面对。早一天面对,孩子就能早一天融入社会,并学会自己“康复”。

“别担心,你一定能行!”这是雯雯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孩子面对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会伴有恐惧。这时,一句鼓励和赏识的话,比直接伸手帮助更为管用。最近,雯雯在跟妈妈学织围巾,她总怕织不好、弄乱线。可是,妈妈也不重复教她,只是静静地看着毛线在她的手中穿来穿去,从妈妈微笑的眼睛里,雯雯一颗悬着的心也便慢慢放下,“我知道妈妈相信我,我也知道自己一定能做好,决不叫她失望。”雯雯在她的习作中这样写道。

是呀,只有“智慧型家长”才会充分相信孩子,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放心地、完全地交由他们自己完成。因为,孩子是最敏感单纯的,他一定能感受到家长的信赖,也会尽最大努力,不辜负家长的信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探索者   园丁   值日生   发现者   家务活   作业   花开   花蕾   研究者   爷爷   困难   家长   父母   智慧   自然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