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分享,我还是个好宝宝吗?

娃娃们的世界简单直接,真是没有在客气的:“抢玩具”毫不手软,“被抢玩具”哇哇大哭,甚至一言不合就动手。


许多妈妈这时出场,温柔而坚定地教育宝宝:


“宝宝,我们和弟弟妹妹分享一下好不好?”


然而娃娃们习惯正面“刚”,打脸来得那么快那么直接:


“我不!”


老母亲尴尬的同时内心OS都很一致:这时该不该去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不爱分享的孩子,会不会变得自私?

学会分享前,做好这1点更重要!

爸妈们先不要慌,在被“该不该引导孩子分享”弄到焦头烂额的时候,首先需要知道这1点:“物权意识的建立是分享的前提。当孩子有了物权意识,分享才会变得有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物权意识是什么东西?


物权意识其实就是孩子明白自己有权利支配属于自己的物品。说白了,孩子如果有物权意识,他就能分辨什么东西是别人的,什么东西是自己的。


举个例子:

如果孩子的玩具、绘本、衣物,属于他自己,别人要使用这些东西的话,就得征得他的同意,这就是物权的体现。


但不仅仅是孩子本身,如果孩子想要使用别人的东西(如,其他小盆友的玩具车、爸爸妈妈的手机等),也是需要经过对方同意才可以哦,这也是孩子拥有物权意识的体现。


不愿意分享,我还是个好宝宝吗?


除了上面讲的两点,一些公共设施也可以锻炼孩子的物权意识,比如在孩子使用公园或者幼儿园的滑梯、公交座位等公共设施的时候,遵守公共秩序轮流有序地使用,也可以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


久而久之,孩子的物权意识就会慢慢在无形中建立起来。当孩子懂得了自己有权决定物品的归属后,这个时候孩子的分享就是走心和有意义的。

只要引导有方,“小气”宝宝也会乖乖分享!

划重点,爸妈们快搬好小板凳啦!


做好以下4点,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口中的乖孩子——


1.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和孩子轮流拥有一个物品,是孩子学会分享的第一步。当孩子可以用手抓各种玩具的时候,作为家长,你可以和孩子来回传递一个玩具,并同时说:“现在是妈妈玩,待会是宝宝玩哦”。这样一来一回,宝宝也就慢慢懂得公平了哦。


2.家长以身作则很重要

爸妈们千万别忽略亲身示范这一点,比如你告诉宝宝他抱一下你,你就愿意和他分享玩具;或者在一起吃东西时,可以和他换着吃。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也要做好带头作用,做一个懂得分享的人,那么孩子在此环境中耳濡目染也会更加懂得分享的意义哦。


3.固定好玩耍时间很有必要

当孩子和其他小盆友要玩同一个玩具时,我们可以固定好每个孩子的玩耍时间。保证每个孩子的玩耍时间都是相等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知道,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只是暂时的,不会被永远拿走。


不愿意分享,我还是个好宝宝吗?

4.别小看夸奖的力量

当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车给其他孩子玩的时候,你可以夸奖他:“宝宝已经学会了分享玩具呢,真棒!”


别小看夸奖的力量,因为这样能让孩子注意到,下次他这样做也还是会得到表扬。当相似的情景出现时,就有可能会因为想要得到表扬而更积极分享玩具呢。


所以,分享虽好,但也不能强迫孩子分享哦。在合理有序的引导下,孩子很快也能自己发现“分享”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宝宝   可能会   耳濡目染   这一点   意识   家长   娃娃   玩具   力量   物品   东西   妈妈   孩子   时间   玩具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