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入门阶段启蒙知识大全 下

抽弓的坏习惯

“在小提琴教学中有一种流行病,那就是“抽弓”。这种毛病几乎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他们往往在换弓之前加快了弓速,而好的换弓是讲究听不出换弓的痕迹来的。

正确的方法是:‘换弓之前和换弓之后都要使用相同的弓速!’但是我要告诉你,有的时候我们为了保持同样的声音,特别是在演奏下弓的时候,为了保持到弓尖的时候声音不要轻下去,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加快弓速,这和我上面所说的抽弓从表面上看是一样的,但是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需要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仔细去体会。

小提琴入门阶段启蒙知识大全 下

下弓不要渐轻,上弓不要渐强

由于弓子本身的自然形态(弓尖轻弓根重),演奏下弓时天然地就有渐轻的趋向,而上弓时自然地就有渐强的趋向,这种运弓的天然趋向,并不是总能和所要演奏的音乐意图相吻合的,有这种习惯或者说对运弓没有进行过合理而必要的训练的学生,在演奏歌唱性的乐句时,就难以令人满意了。所以我一直强调说:‘从演奏下弓的一开始就要省弓’或者说:‘下弓不要渐轻’,以此提醒大家对弓速和重量进行调整。上弓的情况正好相反,上弓时要使用同样的弓速,不要加快弓速,演奏上弓的时候加快了弓速,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毛病。所以你需要不断地提醒和调整自己,而当你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去做了之后,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演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你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运弓的轨道应当是一个连续的弧形线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某一根弦上连续演奏几个音的时候,我们的运弓手臂不是始终在一根琴弦的平面上,而是在接近下一根琴弦。大家要明白这样的演奏原理。

最好的办法是:自学的学员可以跟着视频多看多听多练,报培训班的学员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慢动作分解。微信公众号:xuextq

十一演奏出大的音量

小提琴的发音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运弓的速度、发音点和运弓的重量。

运弓的速度就是使用弓的长度和运行速度,

发音点就是弓毛和琴弦的接触点,

运弓重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弓毛对琴弦的压力。

把这三个发音的因素以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我们平常所说的不同的声音。

如何才能拉出大的音量?

美国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给学生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常做的三件事情:

第一:教会学生把手臂的重量放到琴弦上去,也就是用弓毛把琴弦勾住使琴弦能充分振动起来,

第二;教会学生把弓拉直,也就是要求学生的运弓要一直与琴马保持平行,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在演奏下弓接近到弓尖的时候,右手肘要向前伸,以便使弓子始终与琴马平行运行,否则每拉到弓尖时,就失去了音量。

第三,教会学生如何练习音阶,

总结下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弓子一定要与琴马平行运行;

第二,手臂重量的运弓原则;

第三,运弓手臂在用力之后紧接着就能放松的原则。微信公众号:xuextq

小提琴入门阶段启蒙知识大全 下

十二、节拍器

“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要我跟着节拍器演奏,当我演奏完了之后,我愤怒地对我的老师说‘这个东西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我的老师笑着对我说:‘是你的节奏不稳’。当时我并不相信,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老师说的是对的。

如果你去听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的演奏,你会发现他们演奏的速度总是根据乐曲在情绪上的变化而变化,和节拍器不一样。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生,我会对他们说:‘请你不要演奏得像节拍器一样的死板!’对于一个初学小提琴的学生我会对他们说:‘要训练自己能跟着节拍器演奏!’

在学琴过程中,要经常使用节拍器,训练稳定的节奏,这是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严格就没有自由’、‘先要严格后要自由’。所以要先学会合理使用节拍器,然后再学会摆脱节拍器。微信公众号:xuextq

十三、运弓中的快慢快的原则

所谓快慢快的原则就是运弓开头是快的,弓中是慢的,在快要换弓时弓速再快一点,演奏上弓或下弓时都是一样。这个原则可以说在演奏歌唱性的乐曲时到处都使用,当然不是每弓都这样。在我们小提琴教学中,弓速变化往往是被忽略的事情之一,而它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又是如此之大。

如果你听过帕尔曼演奏的德沃夏克的四首浪漫性乐曲中的第一首,你会发现帕尔曼的揉弦是运用得那样好,我们应当尽力拉出这样的声音来。如果我们平时总是听好的小提琴的声音,那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演奏出这样的声音,如果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好的小提琴家的演奏,那我们也就很难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来了。

如何演奏出好听的声音?

首先我们内心里要有好听的声音的具体概念,多听录音这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听完了帕尔曼的演奏我们简直不敢拉琴了,这不是坏事,因为在我们的内心里已经有了一种美好声音的概念,这种概念使我们感到了自己的声音不美了,从而使我们去追求我们心目中的理想音。

十四、换弦技巧

“你知道吗,伟大的小提琴家伊萨依非常重视小提琴的换弦技巧。他非常强调右手运弓的连续的弧形轨道,为此他专门设计了他的练习。伊萨依之所以能有这样洪亮的声音,可能跟他的这种运弓技巧有关。如果我们用右手划一个圆圈,或划一个方框的话,我们就会感到前者是方便多了,而后者几乎是无法达到一定速度的。运弓的手臂如果养成了连续弧形的轨道的话,就可以使我们的演奏变得无比的容易,反之则使我们的演奏陷入绝境。

“连续的弧形的运弓轨道这条原则,就像在换弓技巧中的情况一样,也适合于换弦之中。动作应当是连贯的,不要有间断。当从一根琴弦换到另外一跟琴弦时,无论是分弓还是连弓,动作不应当停顿,而是逐渐接近到新的琴弦。‘圆形运弓’的原则在教学中是很出名的,因为它是伟大的小提琴家伊萨依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伊萨易认为所有的换弦都应当按照琴马的弧形轨道运行。

在慢速运弓中的换弦,也应当是按照上臂带领、手和弓逐一随从的顺序进行。这个逐渐接近新的琴弦的动作是为了避免在换弦的时候,产生突然的动作。这个先行的动作在弓尖处换弦时尤为重要,因为那里换弦所形成的弧形轨道比在弓根处更大。

当演奏快速运弓中的换弦的时候,换弦的动作可以是从手臂发动也可以是从手发动的。如果是连续的快速的换弦动作,最好是使用手臂的平衡动作来演奏,所有的快速动作基本上都是使用这样的动作的。但是运用在换弦的动作时,动作的轨道更加成为垂直的圆形。如果是在两个相邻的琴弦上连续换弦的时候,就要把这个换弦所形成的圆形更向椭圆发展。”

注意:当换弦的动作和换弓的动作正好是在一起的时候,它所使用的原则和不换弦时的换弓原则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所形成的弧形的大小不一样,而且轨道的转动方向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换弦时运弓的轨道是顺时针或逆时针,

小提琴入门阶段启蒙知识大全 下

十五、换把位

“我认为在演奏小提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我们身体的大的部位动作带动小的部位的动作,也就是大的部位先行,小的部位跟上去。在换把位中就是手肘先行,指尖最后离开旧的把位,向上或向下换把都是同此道理。

初学者在换把时动作紧张、僵硬,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或没有运用好这个原则,加上准备动作太晚造成的。其实在运弓中也是大臂先行,带动小臂。在演奏中运用这个原则,对演奏的自然、放松是很有好处的。这个原则就是平衡的原则,也就是重量转移以达到重量平衡的原理。换把位中的先行动作特别重要。既使是在最快的换把中也需要时间从一个把位换到另外一个把位,所以换把位的动作必须提早一点进行,以便准时到达所需要的地方。

为了能平稳的有效的进行换把,在手指离开旧的把位之前,手臂要向新把位的方向倾斜。这个动作和我们走路的动作一样,在每走出去一步之前,脚都要向走的方向倾斜,然后脚才离开地面。走得越快,脚就越是要向走的方向倾斜。在换把的时候,这种先行的动作,就可以去掉手臂的惰性。在向上换把时,手臂稍微向右移动,在向下换把时,手臂稍微向左移动。如果没有这种先行的动作,换把的动作就很突然。这种突然开始突然停止的换把动作,不仅破坏了乐句的连贯性而且也很累。

十六、大演奏家为什么能演奏出如此动人的声音来?

小提琴入门阶段启蒙知识大全 下

以我推崇的小提琴家之一的谢林为例。“当我听谢林演奏的一首F小调匈牙利舞曲的时候,我经常是充满了泪水,我的心灵被他所表达的这种深情所触动,我想,拉小提琴的人对此一定有同感。我经常问我自己:‘谢林怎么能通过小提琴表达出如此真诚的感情呢?’。

这还得从他的背景说起。谢林是波兰人,当希特勒屠杀居住在波兰的犹太人的时候,谢林就要求墨西哥政府接纳了3000个他的波兰同胞。战后谢林为了感谢墨西哥政府对他同胞的救命之恩,就加入了墨西哥国籍,为墨西哥的文化事业效劳。他在墨西哥边界的一个小城市里默默无闻地教小提琴。有一年,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到这个墨西哥边界的小城市访问演出,在演出之后的招待会上,人们要求鲁宾斯坦再为大家演奏点什么,鲁宾斯坦说:‘我刚刚开完独奏会,是否可以请什么人和我一起演奏奏鸣曲呢?’人们请谢林拿出小提琴来跟鲁宾斯坦一起演奏奏鸣曲。鲁宾斯坦问谢林会什么,谢林就说:‘您希望我拉什么?’鲁宾斯坦心里想,这个年轻人好大的口气呀,就说:‘让我们来拉贝多芬的奏鸣曲吧?’谢林回答说:‘您想拉哪一首?’鲁宾斯坦说:‘让我们来演奏贝多芬第九首克莱采尔奏鸣曲吧。’于是谢林把小提琴拿了起来,准备演奏这首奏鸣曲的小提琴开始的独奏部份。鲁宾斯坦说:‘你的谱子呢?’谢林说:‘我不需要谱子,音乐全在我的心里!’。

在他们演奏完了之后,鲁宾斯坦激动地对谢林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应当只属于墨西哥的这个小城市,你应当属于全类!’于是他立即拿起了电话,对他在美国的演出经理说:‘请你为我和谢林先生安排世界性的巡回演出。’从此谢林一举成名。从那之后,他的生活就是舞台-机场-旅馆-舞台-机场-旅馆,一直到他逝世的前两年才结婚。有一年,谢林来到了以色列演出,当他知道以色列全国也没有一把意大利的斯特拉地小提琴的时候,他说‘以色列曾经为世界献出了如此多的小提琴天才,你们竟然没有一把斯特拉地小提琴!’于是他把他的那把稀世珍宝的斯特拉地小提琴送给了以色列。

谢林就是这样一位善良,真诚,纯朴的人,他对人们的热爱,对小提琴的热爱是无限的,所以他才能通过小提琴表达出如此真诚的人类的崇高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小提琴   斯坦   节拍器   以色列   墨西哥   奏鸣曲   弧形   琴弦   轨道   手臂   重量   入门   声音   原则   阶段   动作   知识   大全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