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小提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进展缓慢?

学小提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进展缓慢?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科学研究还是艺术实践,无处不受到方法的制约和影响。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学任何一样东西都有一定的方法。没有方法,不得要领,就难以进步。反之,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增加兴趣,更可提高学习效率。

大家知道,学习小提琴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刻苦训练才能达到目的。但是,假如我们使用的是那种得不到实际效果的练习方法,那么即使我们付出很多也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对于每一个小提琴学习者来说,没有什么比有效的练习方法更为珍贵的东西了。也就是说,知道如何使用最少的时间,运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最困难的问题,取得最大的成果。

明白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练琴目标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练琴要有目标。练琴时如果目标不明确,那么错误就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下次回课时“老调重弹”。这不仅影响学习的进度和效率,而且直到把一些乐曲练“疲”了,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这是极不可取的。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学琴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大家不妨在课后把老师(视频教程)所讲的问题、所提示的方法记在笔记本上,把需要纠正的错音、不正确的指法、弓法在谱子上作个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假如我们每次练琴都有明确的目标,每次学习都能解决一个问题,那么“积少成多”,你会很快发现,自己的琴技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二、制定练琴计划

拟订一周的练琴计划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计划可以这样订:

一是基本练习,内容包括基本功训练和技术学习。

二是针对性练习,主要是改错。包括读谱错误、对音乐的不正确理解以及演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等等。

三是巩固性练习,根据自己练琴的实际情况,结合乐谱进行重点的练习。

练琴最忌的是从头到尾一遍遍没目的地过,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业余学琴的学生中犯这个毛病的人不少,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演奏要求不高。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乐谱,认真梳理自己的演奏就会很快找出诊结所在,再有的放矢,加倍地予以练习,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演奏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练琴的时间也应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年龄偏小的,不宜长时间地进行练习。时间应分节,中间应休息。一般来说:每天都要安排适当的时间(30分钟左右)做基本练习(弓法、手指以及音阶练习)。制定的计划在安排练习时都应有重点。当然也不能教条式地执行严格的日程表,确定每天练琴几小时,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的需要和才能都有很大的不同。重要的是要因人而异把练琴计划订好,并且合理地使用好练习时间,同时要养成每天练琴的习惯。每天有规律地进行练习的人,比那些一次练得时间很长、但又不能保持经常练琴的人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小提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进展缓慢?

三、聚精会神、提高练琴效率

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牢记的是,练琴时要始终不懈地全神贯注。许多学生常常手在做着机械的动作,而思想却在到处游荡。这种既没有方向又没有控制的练习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的练习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错误一次一次地被重复着,而耳朵对错误的声音已经听不出了。所以,在练习中运用注意力的功能得当与否对练习的效果是直接相关的。

如果我们了解清楚这些特征,把它们运用到练习上去,就会事半功倍。让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练音阶,在一弓拉一音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左手的技术上面,着重解决左手换指、换弦、换把和伸指动作的准备和保留的问题,提高音准水平。

当比较完善的时候再把注意力转移到右手上去,着重提高发音的质量和节奏的准确性。在演奏一弓四音的时候又可以从弓的换弦和左手的连接上多予以注意……

总之,“集中精力各个击破”是解决练琴中难点的妙方。如果不是有目的的认真运用注意力,逐一克服自身的不足,纵使练习很多,练来练去依然如故,就失掉练习的意义了。

学小提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进展缓慢?

四、学会“慢练”,防止“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不肯慢练,几乎是初学者的通病。很多人恨不得一年半载就把琴学好,一天二天就把一首乐曲学会,但静下来想一想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演奏乐器特别是小提琴,它是一个由全身许多器官参与合作才能完成的事。对初学者来说,使它们相互协调起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

比如,我们学习一首速度较快且技术上有一定难度的乐曲,如果用它所要求的速度硬练就不容易收效。我们必须从很慢很慢的速度练起,这样我们就有充分的时间来想、来准备,可以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纠正缺点和毛病,使演奏更规范、更符合音乐的要求,更容易达到预定的演奏目标。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是因为技术动作的规范和准确是靠意识去支配、修正的。这只有在较慢的速度中才能做到,如果一开始缺乏有意识的规范训练,一旦动作形成习惯,就难以纠正。

还有一个值得特别强调的问题是,一首作品在完全练习成熟以后,是否还需要慢练。许多学生在这种时候都会忽视或不愿再做慢速练习,这可能是不明确这个阶段慢练的意义的缘故。一首练习成熟了的作品,如果不在适当的慢速中做意识化加强和巩固的话,从技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惯动作就会逐渐变得模糊,变得不准确,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误;从音乐表现上说,它会因缺乏意识的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的鲜明性,丧失细腻和精巧,从而丧失艺术表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忽视适当的慢速练习。我们在准备参加比赛、考级或者演奏会等活动时,一些乐曲会练习得比较长久,请千万不要忘记了这条经验。

学小提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进展缓慢?

在指导慢练时,用节拍器来确定和控制练习的速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初学者性子都比较急,节拍器有节奏的击打声会使他们的心慢慢地静下来,自然地与节拍的韵律融合在一起。另外利用节拍器由慢到快一档一档、二档二档地加速练习,会让自己感觉不到练习的困难以及对速度的恐惧,使我们在训练中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达到了乐曲所要求的速度。

慢练好处确实很多,但是长期而无目的的慢练,也会影响学生的意志和创造热情。因此在慢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二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慢练只是把练习过程放大、放慢了,其它的实际上都没有变。我们的头脑在练习时必须始终保持敏捷的反应,手指动作更应保持与快速演奏时相同。如果我们训练的过程是慢速度、慢反应、慢动作的话,那么一旦按原速演奏,那么整个的演奏就会杂乱无章,就会失去控制。

其次,在慢练时,我们不能脱离音乐的需要进行机械的训练,必须要有音乐方面的要求。练习速度越慢,力度反差就越大,音乐上的变化就越夸张,音乐处理就越细致。假如我们只是机械地拉,不加分析、没要求地慢练,那么我们的训练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的,只会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最后,我们必须真正地理解慢练的含义,很好地掌握慢练方法,这样我们才会更快地进步,更好、更准确地表现音乐。

总之,只有好的练琴方法才能使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取得最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慢速   节拍器   目的   乐曲   小提琴   缓慢   进展   速度   错误   动作   效果   努力   目标   时间   计划   方法   学生   技术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