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文书联分享:书价是怎么涨起来的?

之前有人分析过书价是否贵的问题,主要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从统计数据得出书价上涨高于平均物价上涨,导致人均购书量逐年下降;二是从货币购买力等价论出发对比考察中外书价,得出就大众市场图书而言,国内书价并不比国外便宜。

本篇主要想探讨近几年书价上涨的原因,特别是电商渠道对书价虚高造成的影响。这几年书价上涨,简单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种因素:

01 成本上升

这里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版权费用等的上涨,其中大部分可以说是硬成本,基本属于不可控因素。由此导致的书价上涨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相信读者也能接受,本文不做讨论。

02 小众化的市场定位

这一问题与上一点密切相关。不知为什么,同行中越来越多人默认自己的目标群体是对价格不敏感的“忠实读者”。需要指出,这种认知并非错误,中国市场人口基数足够大,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收益,作为一种市场定位策略,无可厚非。

但是这种定位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从传播面来说,读者群体相对固定,容易造成阅读壁垒,牺牲了潜在的阅读群;二是从盈利面来说,一般认为图书是一种价格弹性比较大的产品,走精装帧、高定价路线是否能获取最大盈利空间,相信很多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很多时候,问题不仅仅是能否获得最大盈利,而是能否盈利。

就我曾经呆过的一家出版社为例,绝大部分精装书动销率都明显低于平装书,有些一年周期下来发了不到一半,再加上退货,基本上就是亏本。编辑往往会抱怨发行不力,却鲜少反省自己产品定位的问题。

03 库存考核与低首印量

近几年,许多图书,特别是纯文学、人文社科读物的首印量越走越低,也是造成定价上涨的一大重要原因,这一点可能是许多读者不太了解的。

图书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固定成本包括稿费、版权费、编校费、排版费、制版费、装帧设计费等,这一部分无论图书印量多少,总金额都是固定的,因此印量越大,分摊到每一本书的成本就越低。

另一部分是变动成本,包括纸张材料费、装订材料费、印装费等,这一部分随着印量变化同比例增减。由于单本书的变动成本不变,要降低成本,关键是以合适的印量来分摊固定成本。

乍一看,似乎印量越高,分摊到每本书的固定成本越低,总成本就越低。然而这种计数方式中有一项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印量对库存的影响。印量过高,市场消化不了,就会变成库存压力,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有效降低实际成本,因此印数的控制极为关键。

近几年,越来越多出版社将库存数量作为年底考核标准之一,所以对印量的控制也愈发严格。一般来说,上半年赶出来的书印量可以比下半年略多,越到年底控制越严格。到了年终,最后一个月不印新书已经成为行内常规,印的话也常常使用一些技巧,比如说年底先放在印厂,等过完12月31日再进栈,这样可以算到第二年库存中去。

虽然我对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很难理解,不过确实很多出版社这样处理。顺带一提,近些年市面上正版特价书不断增加,很多就是出版社为控制库存低价出清的结果。

库存考核不断吃紧的一大后果,就是很多出版方在定印数时,宁少毋过,宁可冒着市场断档的风险慢慢加印,也不愿意印数冒进造成年底库存压力。因此往往会参考历史数据定一个保守的最低印量,这也造成分摊到每本书的固定成本上升,单价上扬。

走大众市场,销路好的书还可以加印(虽然加印也不会降低价格),对于原本市场就不大的社科学术书则是雪上加霜,往往最后定下来只有两三千的首印量,价格自然控制不下来,也更加难销。下次印同类书时作为历史数据参考又刷新底线,印量更加减少,如此恶性循环。

近些年提出社科书要重视馆配渠道,也就是说某些高定价社科读物,最后大多只能通过公费的图书馆采购渠道消化掉,只能说很尴尬了。

04 电商的影响

如果说以上几个原因导致了书价上扬,那么电商则是书价从“高”转向“虚高”的最主要推手。

必须说,无论是作为消费者还是作为从业者,我对电商的情感都是复杂的。作为消费者,电商的折扣让囊中羞涩的我们以相对可接受的价格入手心仪作品,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愈发依赖网络折扣。虽然更钟爱逛实体书店的感觉,但十几二十元的价差还是让价格敏感群体望而却步。

然而,地面书店的凋零,对于爱书者绝非好事。作为从业者而言,电商销量大,回款稳定,对于出版社来说无疑是求之不得的优质客户,但随着对电商依赖度增高,出版社更加感受到高折扣的压力,虽然销售额增大了,但是实际利润增加有限,甚至不增反亏,同时又不得不在定价策略上做文章,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书价虚高。

在电商如日中天的当下,很多人可能都已经想不起2000年初电商刚诞生时艰难打开市场的情景。当当网1999年11月开通,卓越网创立于2000年,2004年被亚马逊收购,京东2010年开通图书频道……

在电商逐步壮大,对地面市场开始形成冲击的头几年,我正好做了一段时间发行工作,因为是“小民营”,所有工作都要自己来,整天对账、催款、打退书单、出差跑书店……对出版生态链的不规范有了亲身体验。

在国内,图书批发销售一般都是采取寄销制,即出版社向批发渠道提供销售的图书,可以不付现款,而是按实际销售数定期结算的一种购销形式。大型图书批发机构对下级渠道或零售商也是采取同样形式,只是账期不同。

虽然在合同上,出版社和渠道商约定的账期一般都是半年,但事实上当时只有极个别的地面店渠道商能够履行这一条款(比如我当时负责的浙江省新华书店,五星级优质客户),一般来说,能够在一年内结清账款都算是好客户,某些渠道商甚至能拖到两年的账期。

不仅如此,退货问题也很严重。除了常规退货外,催账催急了一股脑新书旧书全退回来,甚至形成倒挂账(即过度退货变成账面上出版商欠渠道商的钱)的情况。退书品相不好,不少难以进行二次销售,往往又进了特价渠道,这里的损失大部分也都要出版方来承担。

当然,地面店有地面店的难处,特别很多一线书店员工非常辛苦。但是许多上级领导、老板层面的思路就很难理解了。

记得有一次,有家民营老板一共就欠两三千账款,出差去催账时候可以摆一桌近千元的酒席招待发行员,解释自己经营如何困难,这几年地面店如何艰难,却始终不肯回款。当时看着满桌子的菜,就深深觉得干脆饭钱折现抵款不是更好。

所以有时候觉得,地面店萎缩还真不能都怪电商,很多地面店经营者自己的思路也很成问题。当然,发行工作需要做细,需要客户信用等级评估,这一点上很多出版社也是不足的。

与此相较,电商能够保证三个月到半年回款,退货又极少,还积极配合做促销活动,出版社政策向电商倾斜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当时电商垄断地位还未凸显,价格战也还没有如今激烈,一般来说,地面店的发货折扣是6.0折,给到电商也就5.8、5.9折,即使加上年末返点,二者供货成本上的差距并不太大。

主要问题在于电商是直接面对读者的零售商,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原本就可以提供更优惠的价格给读者,而传统地面书店需要通过一到两级批发商,层层利润分配无法避免,先天上就存在劣势。从这一点来说,电商的崛起对地面店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卓越和当当平分天下时网络折扣已经颇为可观,但电商真正展开价格战厮杀,我印象中是从2010年京东进入市场以后开始的。在折扣之上再加用券,消费者可以以五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入手新书,这在之前是简直不可想象的。

当时同事们都戏说,刘强东是用风投的钱补贴全国人民买书。但是那个时候我们都还没预料到,这一价格战的冲击会如此严重波及上游。随着电商不断蚕食市场份额,各大网店对供货商的发言权也越来越大,促销活动的折扣也越来越多地要求出版方一起分担。

前文说过,一般出版社的新书发货折扣是6.0折,如果是包销、现款可以更低,而成本在4.0-4.5折之间,再加上退书等各种损耗,5.0折以下发货基本上就是亏本。

然而,今天做活动时读者经常可以买到半价乃至以下的书,要实现这一点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出版社亏本经营,亏损作为打榜的广告费用或者冲码洋成本;另一种就是提高定价,将成本定在比4.0折更低,只有这样才能留出盈利空间,其结果就是价格虚高。

当价格虚高和网络折扣成为常态,那些不虚高、不愿意参与折扣战的出版方无疑就吃亏,因为从消费者心理出发,读者自然会更倾向于买折扣高的产品,这也导致越来越多出版方不得不加入价格虚高的大军。

如果说为了应对电商价格战,出版方还能通过虚高价格来应对,受冲击最大的地面实体书店可以说是毫无应对方法。结果就是我们看到这几年,实体书店不断倒闭,或者只有转型才能生存。同时,地面店不断萎缩后,电商的垄断地位也会更加巩固,出版社也必然更加被动。

本文转载自做书,有删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书价   印数   加印   这一点   价格战   库存   渠道   折扣   成本   读者   出版社   书店   价格   图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