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说话”


话说“说话”

下午在办公室值班,遇到一个新同事,介绍之后,原来早就知道名字,而且还都认识一个远在他乡的朋友。于是我们几个人攀谈起来,聊到曾经清澈的沂河,曾经充满情趣的童年,说得很是愉快,我们都很享受这种感觉——一起回忆,一起分享,一起愉快。

话说“说话”

说话就应该这样,说的人高兴,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听的人享受,把喜欢听的话入耳;而且还能相互的沟通,分享欢乐,分享经历,分享思想。有句古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千杯酒当有万句话相佐,而说话又能助酒兴。很多时候,朋友就是能一起说话的人。在《易经》上讲,朋友应当礼尚往来,不是相互送礼,也不是做酒肉朋友,而是能一起坐坐分享人生经验,扩展人生厚度和深度。

很多人喜欢说话,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端起一杯水,拿起讲话稿,滔滔不绝,但讲得自己也索然,别人听起来也无味。究其原因就是没用、无趣,讲话就要实用,能拓展思路、解决问题、引人深思,有趣就是给人疏导、让人愉快、耐人寻味。记得,曾听一个制作蛋糕的老爷子说过“应该让领导干部们学说话,不打草稿,不拿讲稿”,他解释说只有熟悉业务或精通业务的干部才能脱口成章。当时,我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觉得这个老爷子很不简单。

当然,一些实干型的干部口才未必好;而一些口才好的干部也未必一定就实干。老子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孔子讲“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在一些书上还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巧舌如簧”等等,这些词都说明了古代人对逞口舌之能是十分反感的。当然,这也不能说古人就很反对说话,韩非是文章大家、思想大师,可是磕巴,让人很是遗憾;而孔明先生,一代智圣,有隆中之对和口战群儒,为他增色不少。孔子教授的“六艺”中的《诗经》,在很多时候都是用来做外交辞令的,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左传》《战国策》《史记》中的那些历史名流,有多少都是因为善于说话而名留青史,《世说新语》中更不乏因为说了一句话、几句话,就在时光中永垂不朽的。

话说“说话”

说话本该是很愉悦的事情。在非洲的一个部落里,小孩子在说话之前是用一个词称呼,这个词与表示动物幼崽一样,而小孩说话之后就用一个专门形容人的词汇。我们中国也是,每当小孩子开始说话时,我们大人就兴奋不已。在传统文化中,说字,从言从兑,而在易经中兑卦是主口舌,也代表着快乐,也就是按时人们可以在说话中体验到快乐:表达的快乐,沟通的快乐,倾诉的快乐……

在心为意,出口为话。有的人口吐莲花,有的人满嘴胡喷,当然给别人的感觉不同,而说话的人内心里面的感受也一定会不同,清泉汩汩流出,火山喷涌而出,感觉一定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易经   史记   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   沂河   外交辞令   孔子   说话   老爷子   口舌   领导干部   愉快   干部   朋友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