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都搞错了:人民医院是治病的,妇幼保健院才是生孩子的?

受疫情影响,孕妈们发个烧,感个冒都非常不容易。正当熟睡时,发热门诊的催命符又双叒叕来了!

多少人都搞错了:人民医院是治病的,妇幼保健院才是生孩子的?

“患者是个30周孕的孕妇,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有发热,体温最高38.4℃,现在不发烧了。有鼻塞流涕的症状。”发热门诊的医生跟我汇报了病史。

“那产科方面有没有什么特殊?有腹痛、阴道流血吗?”

“那到没有,胎心胎动都是正常的。没有产科症状。不过国际惯例,大肚子都还是要请你们看一看的!”


于是我又简单询问了一下孕妇的一般状况,确实没有产科方面的异常,胎心胎动也是正常的。

“建卡的资料呢?”

“木有带~”

“最近做彩超什么时候做的彩超?”按照惯例,自己初次接诊的产妇,需要了解她整个孕期的基本状况,包括中孕筛查,晚孕期彩超等。

“前天刚做过,但是报告没有带,医生说正常的。”

但我还是要亲自查阅一下她的检查单,于是我打开PACS系统,输入产妇的姓名xxx,点“搜索”。系统弹框“未查阅到任何记录”!

“你不是在我们医院做的彩超么?”

“是的,我在妇幼保健院建卡的!”

“你在妇幼保健院建的卡,为什么没有直接去妇幼保健院看病呢?”

“生病了不是应该来人民医院吗?”

……

病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心中一怔,不禁豁然开朗的感觉!“生病了来人民医院,生孩子去妇幼保健院”,这大概就是大部分老百姓的思维逻辑。想想我那些年的悲惨遭遇,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家住得远么?”

“不远,就在附近,走路过来的!”

“那怎么没在我们医院建卡呢?”

病人和家属并没有回答我。他们大概在想,“人民医院也能生孩子么?”


“生孩子去妇幼保健院,生病了才来人民医院。那要是在生孩子的时候生病了,该怎么办呢?”

男人看我的眼神有些迟疑。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说,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们医院,有心内科、有呼吸科、有ICU,并且都是专业的。孕妇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可能生病。并且,孕产妇如果合并内外科疾病,病情往往更加复杂,处理起来更棘手,常常要多学科联合。”

“哦,对哦,人民医院还有ICU,人们医院也可以建卡生孩子!”男人突然恍然大悟的感觉。


其实,生孩子去妇幼保健院一点没有错,但如果你认为生孩子理所当然就该去,或者就只能去妇幼保健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生孩子,要去正规医疗机构。接生,要有正规的产科医生或助产士!”这看似非常简单的逻辑,在中国老百姓中形成普遍共识,经历了多少艰难,是大家无法想象了。妇幼保健院,和人民医院生孩子有什么区别,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

多少人都搞错了:人民医院是治病的,妇幼保健院才是生孩子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导致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瘟疫,而另一方面就是居高不下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对待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的问题上,是花了大力气的。


过去生孩子能请接生婆的,都算条件好的,有很多是自产自接,或者家中生过孩子的长辈帮忙接。很多地方还流行一些巫术,封建迷信思想。因为男尊女卑的思想,认为女人生孩子是肮脏的,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能在干净的地方或者床上分娩,接生者用未经消毒的手检查胎儿下降情况,常常导致感染。因为接生手法,产程控制不当,导致会阴裂伤、尿瘘、粪瘘的发生率非常高。还有流行用不干净的竹片、瓦块断脐,导致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非常高。


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知道“生孩子是闯鬼门关”,闯过了是喜事,闯不过就是丧事。


1949年以前,全中国每年有27万妇女和100多万新生儿死亡。可以说,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是新中国人民健康问题的首要问题。妇幼保健事业的规划和发展就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


所以,最开始都没有妇幼保健院,但是综合性医院一直都有妇产科,科室靠妇产科医生根本无法解决广大群众的妇幼健康问题。于是妇幼健康事业的第一步就是接生婆的培训。关于接生婆培训,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第一届接生婆培训班是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组织下开展的。

1949年10月1日新生中国成立,同时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1950年8月卫生部以“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为主要任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继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座谈会,确立了“推广新法接生,减少婴幼儿发病率,改造旧产婆,培训接生员”等任务。

因为国家对接生助产的需求非常大,而培养全面临床医生的时间有非常长,因此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培养大批专门从事接生助产的工作人员,是解决这个矛盾非常好的方式。同时,要保障孕产妇的安全,还需要上下连接的妇幼保健卫生体系,于是妇幼保健院就逐渐应运而生。


妇幼保健机构是专门解决孕产计生问题的健康机构。最早的妇幼保健机构是妇幼保健站,或者是接生站。可能很多人都还对乡镇的“指导站”有印象,那是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的“计划生育指导站”,其实也是属于妇幼保健站的一种形式。

多少人都搞错了:人民医院是治病的,妇幼保健院才是生孩子的?

1949年前,全国共有妇幼保健院80个,床位1762张,儿童医院5个,床位139张,妇幼保健所(站)9个(无床位)。到1952年全国妇幼保健站增加到2379个,接生站增加到2919个,还有638个助产站。然而,这仍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求。

1986年国家计划在“七五”计划期间,全国产科、儿科病房各增加40000张,对于没有妇产科专科、儿科专科医院的省、市,建立相应的专科医院,为妇女生产、住院,和儿童看病提供方便。对于没有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省份,要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尽快建立起来。当时,全国已经只有300多个县还没有独立的妇幼保健站。

多少人都搞错了:人民医院是治病的,妇幼保健院才是生孩子的?

现今很多非常优秀的妇幼保健院,比如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北省妇幼保健院等都是在那个时期成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妇幼保健院相比综合性医院,无论从人员素质,到硬件软件设备,从医疗体系的综合评价来说,都是不完备的,但是他们具备一整套从孕前保健,到孕期保健,但分娩及产褥期保健的全流程服务能力,在这一方面,应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一般性问题是足够的。并且流程化的作业体系,使得其运作效率极其高效。


老百姓有个普遍的认知,看什么病,要去某个专门的医院比较好。其实当年妇幼体系的建立,能够快速迎合老百姓的思维,让分娩的行为习惯从家里,从农村转移到专业的机构,和老百姓这方面的理念是有关系的。只不过老百姓并不知道医学的复杂性,很多优秀的、拔尖的专科都不在专科医院,而在综合性医院。各种“少见病、顽固病”的私立医院就是利用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如“牛皮癣医院”、“癫痫医院”、“白癜风医院”、“风湿病医院”、“痛风医院”……,我不能说他们不正规,但是取这样的名字本质上就是为了吸引老百姓的注意力。而这种医疗机构,即便在他们的优势病种上,能做到拔尖的也并不多。“名气”和“噱头”,从来都是一对好基友。

多少人都搞错了:人民医院是治病的,妇幼保健院才是生孩子的?

妇幼保健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推动形成的,妇幼保健院的成立,肯定不是为了追求“噱头”。但是因为名称的缘故,的确在吸引老百姓规范就医,提高住院分娩率上其到了积极作用。原本妇幼保健院成立的时候,很多老一些的产科医生,就是从护士转学了助产士,再从助产士转成了产科医生。可以说,早期的时候,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多半是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的“师傅”。但是妇幼保健系统隶属于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它的发展是自上而下推动的,从公共卫生管理的角度,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在很多方面是要受妇幼保健系统监管的。所有孕产相关的数据,都要通过妇幼系统上报,在妇幼保健院汇总,最后上传到国家。所以,妇幼保健院从早期的“学徒”,现在晋升到了“领导”的地位。


不过,专科医院有专科医院的好处,综合性医院有综合性医院的优势。生孩子并不一定要去妇幼保健院,综合性医院也是可以的。而对于一些危急重症、一些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就显得非常明显了。


在从事妇科肿瘤之前,我曾经就职于一家三甲综合医院的妇产科,当时我们医院是当地危重产科的重点专科。在那里,我接触了非常多的产科合并症,如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妊娠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还是个双胎、妊娠合并重症哮喘(一次引产、一次分娩都在我们医院)、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在那儿待久了,像妊娠期糖尿病、单纯的妊娠期高血压都算不得什么大病。对于产科常见的急救,前置胎盘大出血这类情况,多数情况下,在妇幼保健院或是在综合性医院区别可能并不大,主要看血源是否充沛。但是有些情况下,综合性医院可能会多一些治疗手段,如介入栓塞,并不是所有医院都具备条件的。


从产科建档到分娩,到后期康复全流程的顺畅度来说,妇幼保健院一定是具备优势的。如果是普通的建档分娩,没有合并症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建档分娩,妇幼保健院或者人民医院并无太大区别,然如果发生合并症,或者孕期已经发现属于前置胎盘等高危情况,还是建议到综合性医院住院分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人民医院   接生婆   助产士   保健站   产科   专科医院   妇幼保健   孕期   妇幼   新生儿   妇产科   老百姓   体系   医生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