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最近,经常有读者来问,有什么好的育儿书推荐。大家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在养娃这条路上难免手忙脚乱,这时候,如果读几本好的育儿书,能解决不少困惑。虽然书不能解决所有现实的问题,但好书的的确确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果仁妈今天邀请了童学馆的部分作者,在这里分享他们的私藏好书。既有提升家长认知、建立育儿大视野的书,也有关于英语、数学、美育等实用向的书。种类丰富,建议收藏。

*文字的魅力,是有一万个人读,就可能有一万种解读。今天的推荐,不能说是绝对的好书,但都还值得一读。也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珍藏的好书呦。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书单提前看

1、《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2、《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3、《教养的迷思》

4、《整体养育》

5、《母爱的羁绊》

6、《非暴力沟通》

7、《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

8、《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9、《极简欧洲美术史》

10、《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

11、《美的历程》

12、《捕捉儿童敏感期》

13、《非暴力管教》

14、《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15、《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

16、《园丁与木匠》

17、《挑战:孩子》

18、《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19、《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20、《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

21、《欢迎来到一年级》

22、《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23、《孩子,我完全相信》

>推荐人<

阿墩

前旅游杂志主编,8岁男孩的妈妈,现致力于研究儿童阅读、动画与儿童戏剧。

>推荐图书<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本书由两位作者合著而成:一位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拥有30多年帮助孩子应对焦虑、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经验;另一位创立了成功的教育辅导公司,以培养当下年轻人为己任。因此,这本书贵在既有严谨的科学理论,又拥有大量丰富的真实案例故事,通俗易懂。

如何让一个孩子拥有自驱力?书中的核心观点是:让孩子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控制感让孩子获得胜任感,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更愿意亲身实践,由此触发自驱力,营造积极的人生。相反,低控制感会产生慢性的、有毒的压力,损伤大脑,影响心理健康。

身为家长,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恋的情绪中,认为我们的经验一定有助于让孩子少走弯路,在出手干预孩子的事务时,一不小心就失去了边界感,剥夺了他们获得控制感的机会。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在案例中照见自己的影子,也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家庭实践指南,非常实用,接地气。

>推荐人<

Big.D

创客奶爸,前果壳实验室负责人,两性关系专栏作者。

>推荐图书<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是父母的重要使命。

那么,该如何教会孩子学习呢?还应该继续沿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题不会做是你刷的不够多”等等的传统观念吗?

这本书,将通过很多实验和研究,告诉我们人认知、遗忘事物时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基本规律,其中不少都跟我们的常识和传统观念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拿武功秘籍打比方的话,这本书可能接近于九阳神功、易筋经这样的内功心法,而不是具体的招式,所以建议家长们观其大略,掌握重要的原则和规律,再灵活应用来辅导孩子。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用于辅导孩子,家长看了也对自己提高有所帮助。缺点在于实验和研究略多,稍微枯燥,如果只是应用的话,可以跳过这些环节。

微信阅读就有,推荐手机阅读,实体书比较贵。

>推荐人<

二姐Claire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二胎妈妈,现居柏林,爱观察,爱分享,一边育儿一边成长。

>推荐图书<

《教养的迷思》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如果你为自己不能做个满分父母而感到自责,那么你可以去读这本书;

如果你为各种相互矛盾的育儿理论感到迷惑,那么你可以去读这本书;

如果你为原生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感到愤怒,那么你可以去读这本书。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一名从哈佛心理学系博士肄业的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作者。她用犀利的言辞和大量的证据,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首先,不像传统的育儿书那样,只关注儿童行为和环境的关系,哈里斯在这本书里的观点是建立在行为遗传学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基因和遗传的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讨论——这是讨论儿童发展不可或缺,却又偏偏是绝大多数儿童发展行为学研究中欠缺的部分。

其次,在讨论环境的影响方面,作者同样通过大量的论证阐述了一个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同伴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比家庭环境要大的多。纵然作者观点过于绝对,有些论证今天看来也似乎站不住脚,但并不影响我们从中收到启发:这么多年来原生家庭的力量是否被夸大,父母是否可以适当的给自己松绑?

这本书不完美,但值得一读。

>推荐人<

姜毛毛

家有4岁高需求娃,比起鸡娃更乐意鸡自己。

>推荐图书<

《整体养育》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如果你只有时间看一本育儿书的话,那我推荐你看看陈忻博士的《整体养育》。陈忻博士是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 。这本书分为原理篇和技能篇两大部分,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结合近几年学界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规律,给父母一个养娃的全景图。

我们在养娃时感到焦虑,多是为不确定性而痛苦: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正常的吗?会对他的未来造成什么影响吗?我要不要干预?怎么干预?《整体养育》回应了这些不确定,用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案例告诉我们,再把视野放长远些吧,抓大放小,不需要用尽全力去修剪一根枝丫。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是一本只有理论和分析的书,还告诉我们带娃时该“怎么办”。这得益于陈忻博士的母亲身份,她养育了2个孩子,才让这本书既有学者的深刻洞见,更有对冲在带娃第一线的父母的理解与共情。

能了解孩子的来路和去处,能找到问题行为的解决办法,还能缓解自己的养育焦虑,我想不到比这本更值得推荐的书啦。

>推荐人<

林乙乙

也是章鱼妈, 果壳童学馆主编。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不鸡不卷,只想带着娃嘻嘻哈哈浪世界。

>推荐图书<

《母爱的羁绊》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是一本让我很触动的书,它讲的是母爱对女儿可能带来的一些无意识伤害,以及女性如何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己。

透过这本书,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玻璃心,我的自卑,我的敏感,有一部分来源于我的母亲,我的原生家庭;也开始思考,如何不让这些再在我孩子身上重蹈覆辙。

>推荐图书<

《非暴力沟通》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是一本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书,它适用于身边任何的关系,无论是队友、长辈、孩子,还是同事、领导等。它教会我最重要的几件事:

一是全盘接受自己所有的情绪,关注自己的感受,无论是高兴、快乐,还是失望、伤心,并向内,找到自己情绪背后的内在原因和真实需求,只有这样才不会总是因为相似的事情而争吵。

二是好好说话的重要性,我们常常无意识地在沟通中带有指责、批判、嘲笑、否定、说教等等,要尽量做到不带评判地观察,描述观察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脑补,不评判;

三是清楚表达出请求很关键。很多时候,沟通无效的最大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常常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当请求越具体,沟通越高效。

>推荐人<

玫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年家庭教育及儿童教育经验,国际蒙特梭利AMI0-3岁受训主教。

>推荐图书<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作者伊莱恩·阿伦博士,是首位提出“高敏感孩子”(HSC)这个概念的专家。全世界每5个人当中,就有1人是高敏感族。当这个人是孩子时,就是高敏感的孩子。如果你认为孩子胆小爱哭、经常“小题大做”并且情绪化,其实他不是“难相处”,他极有可能是一位敏感儿童。

作为一位敏感孩子的妈妈,伊莱恩·阿伦博士的这本书弥补了我了解敏感孩童家庭教育书籍的空白。书籍给予了如何甄别敏感孩子的测试方法,更重要的是,她引导我们看到敏感只是一种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敏感的孩子如果引导恰当,完全可以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宝藏优势。

>推荐人<

骐陌

海归宝妈,国际汉语教师,PBL资深达人,用不焦虑的项目式学习为娃打开新世界。

>推荐图书<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50个经典探索游戏造就孩子认知力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孩子们现在要学的知识、要记住的事情太多了,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焦虑。但事实上,孩子对于抽象思维的建立,对于平时难以接触到知识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表层学习,是很难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的。这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在用各种游戏和活动,来引导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

比如观察蚂蚁、制作植物标本、尝试人工降雨、自己做日晷等等……书里除了给出具体的“怎么做”,还附带写清了项目用意、后续活动和进一步思考。家长只需要按图索骥,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了,对想要培养孩子探索认知能力,还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爸妈们极度友好。

>推荐人<

千唐

赞同精心散养,坚持科学育儿,身体力行“对孩子要求什么就自己先动起来”。

>推荐图书<

《极简欧洲美术史》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本376页、32开本的美术史,从石器时代写到20世纪,内容涵盖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并有一短篇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思考,一短篇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比较。

本书述史简明,叙论个性,彩插精美。因为“简”,大多数家长也能轻松地披古通今了。评论部分有作者的个人思考印记,我认为这有“对话”的阅读体验,能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进行思考。

>推荐图书<

《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本书是由清华美院杨琪教授,在他的《中华文明大讲堂·中国美术欣赏》讲座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共16个专题,包含中国绘画综述、9位名家赏析、敦煌艺术赏析、年画赏析。

这本书条理清晰、语言风趣、行文通俗,在汗牛充栋的美术史文献中不可多得。很适合普通人阅读,爱阅读的中小学生也能读起来。

>推荐图书<

《美的历程》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从远古、先秦,历经楚汉、魏晋,走过唐宋元明清,这本书对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建筑、民间艺术等,整体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1981年初版至今,这本书由多个出版社多次再版,已成为初探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行文潇洒流畅、深入浅出,能让读者对中国美学形成完整的初期印象。

>推荐人<

石霖

6岁男孩的妈妈,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推荐图书<

《捕捉儿童敏感期》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该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案例,由儿童教育家和心理学专家孙瑞雪点评,按年龄进行分类详解。

我十年前初读这本书时还没孩子,感觉像发现一个新世界。后来有了娃,看着他经历各种敏感期,真是很神奇。如果没有提前看这本书,我大约免不了会焦虑、暴躁、不安、疑惑,但了解后就会明白:呀,他这是到了某某敏感期!

读这本书能够缓解育儿焦虑,同时帮助妈妈窥见童年的秘密,适合0~6岁孩子的妈妈。当然,越早读越好!

>推荐图书<

《非暴力管教》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养娃过程中,我们会忍不住发火,甚至对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惩罚。而每次暴力惩罚之后,内心都会感到后悔。这本书解释了为什么家长很容易发火,又该怎样控制和缓解家庭情绪压力,从而用轻松的方式养育孩子。

这是我最近读到很有感触的育儿书。很多时候育儿中出现的问题,其实都来自我们自身的压力,压力会带来负面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教家长如何更好地做自己的书。书中有很多解决冲突、缓解压力、非暴力沟通的实用技巧。即使一时做不到完全不指责孩子,也能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从而让家庭关系更为和谐。

>推荐人<

王冰玉ICY

波士顿大学学前教育硕士,多年中、美幼儿园教学经验,育儿专栏撰稿人,喜爱钻研儿童心理学、脑科学。

>推荐图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是一本畅销了30年的亲子沟通宝典,由美国著名亲子沟通专家所著。这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教授父母如何养育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通过“会说和会听”六种亲子沟通技巧让孩子获得好的感受,而孩子好的的感受和他们好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并且此书很适合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疗程短、见效快:这本书就像是一本“亲子培训手册”,既有方法又有解惑。不仅仅会提及理论知识,还会通过亲子对话阐释沟通技巧,最后还配有轻松的家庭漫画。就好像在一堂课上老师讲解了知识点,带我们做了例题,最后还讲了错题,还有小作业哟~

内容精,启发大:书中内容没有长篇大论,都是一针见血。看这本书时,也是自己反思和提升的过程,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忘记感受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太多于絮絮叨叨。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也更加了解自己。

>推荐图书<

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是我当时大学心理必修课:社会认知学理论的考试用书,也是我读过最有意思的教材。作者戴维·布鲁克斯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等研究进行总结。虽然这不是一本完全的育儿书籍,但儿童心理也是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本书的感觉就像在看学术脱口秀——有自己的主题,但是会用有趣的、跳跃的方式呈现。里面会一个接一个地讲述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却又不像讨论学术那般枯燥。

比如讲到人们很感兴趣的外貌话题时,会提到人类的黄金腰臀比、身材和颜值的比较、有关一见钟情的研究,还会提到小婴儿也是颜控,喜欢好看的人。

再比如讲到男女差异,会讲到比起女人,男人更加不善交流缺乏同理心。接着就讲到了男宝宝对比女宝宝,会更少和母亲对视。

信息量很大的一本书,也是很有趣的心理学入门书。

>推荐人<

温言

毕业于北京大学、LSE;喜欢钻研手帐、笔记术和英语启蒙。著有《幸福妈妈的亲子手帐术》等。

>推荐图书<

园丁与木匠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是一本非常能够消除或者降低父母们“养育焦虑”的书。

它的作者是艾莉森•高普尼克,本身就是儿童学习研究泰斗级专家,译者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所以书中的观点是科学严谨的,作为读者可以放心汲取。书的文字优美流畅,对父母和对孩子都充满了同理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作品。

其次它解决的不是育儿中的“术”,而是育儿中的“道”,帮助父母建立育儿的大视野,站在终身成长的角度看待育儿这件事。作者引用了大量科学实证和人生哲学的思想,讲述童年对整个人类的价值,主张父母育儿,不是要教化孩子,而是要给孩子搭建一个健康的成长生态体系。

“木匠”比喻的是通过精确把控,把孩子培养成心目中目标的父母;而园丁则比喻给孩子提供土壤阳光,准备随时迎接意外和惊喜的父母。

在当前充满育儿焦虑的社会环境下,看这本书尤为重要,因为它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思考点:为什么要用孩子的“成就”来衡量为人父母是否“称职”?为父母之道,究竟是应该把它作为一项可评估的任务,还是更注重过程本身?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作为父母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在未来社会中发挥价值?

>推荐图书<

挑战:孩子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在孩子不同年龄段阅读并思考的书,我也多次推荐和分享过。

这本书是作者德雷克斯“挑战”系列中的一本,另外几本也推荐阅读。德雷克斯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

这本书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开头都有真实的案例,之后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炼行为准则。全书上百个案例覆盖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因此也有很多具体的教导方式可以参考。

越来越多的父母关注家庭教育,但我认为家庭教育这一本书就足矣。许多“畅销书“和育儿营销号中讲述的家庭教育观点比较偏颇,很多都是个人感悟或自己家庭生活的一面之词,缺乏大量案例和数据的证明,难免有误导,甚至有可能制造新的焦虑。而本书作者是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在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推荐图书<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这是一本大家相对”陌生“的书,不过在豆瓣有9.9分的评分!我也给它打9.9分。本书作者是前苏联非常有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我自己家里珍藏着他的《育儿三部曲》。

本书是作者创办战后农村学校,与班中来自截然不同家庭的31名学生朝夕相处、教育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挑战的记录、总结和思考。

但大家不要因此觉得这本书离自己非常遥远,因为本书要解决的是育儿中的一个终极问题:如何在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中,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具备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充满爱意和乐观精神,并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因此,本书记录和解决的是儿童教育中的方方面面。

一切好的品质在少年时期“消失”,必然有一个前提,即好的品质根本没有形成。从生活到教学,从音乐到科学,从教室到自然,从听故事到自己写作文,从知识到劳动,从观察到思考。学生的多样性也让本书的记录更具参考价值——有一点就通的“好学生”,也有非常顽劣、以及“愚钝”的孩子——他们是怎样在教育和爱的沁润下慢慢变化的。

更值得推荐的是,书中尽管充满了细节记录,但绝不是一本絮絮叨叨的书,文辞优美,充满了对孩子的关怀与爱,对世界的关注与悲悯之情,适合深度阅读,并反复思考。

>推荐图书<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关于英语的实用类图书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如果你重视孩子的英语素养培养,建议你尽早读这本书,且英语启蒙的书有这一本就够了。

我在童学馆分享过多篇英语启蒙的文章,也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社群儿童英语启蒙的案例,通过实践,我有以下认知:

1、英语启蒙,一定要父母先行。就是父母的观念和方法论学习应该早于孩子的启蒙学习,理想的时间是父母学早于孩子半年。

2、英语启蒙,在关注效果的同时,我们同时应该注意“效率”。在多种启蒙方法中,上课外辅导班和生硬的“磨耳朵”,其实都是不划算的方式,因为效率并不高,且效果不一定好。

3、无论父母的英语是好是坏,掌握了正确方法,在家自己为孩子营造英语的环境,可以事半功倍,但方法要对头。

如果你也认同以上观点,书中有你需要的实践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并非受过严谨学术训练的专业作者,因此书中有一个理论其实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假说,不应该被当成既成结论来用。但并不影响本书的效果,本书介绍的实操方法都很实用。)

>推荐图书<

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

关于数学的实用类图书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数学应该是国内所有父母最关注的一门学科了,在双减之前,我们也看到过非常多的“数学牛蛙”。但由此也引发了两个常见困惑:

如果你也有以上困惑,这本书可以打消你的烦恼和焦虑——它可谓儿童数学教育的基础读物,而且在根据时间推移不断修订。

它讲述的就是儿童在数学学习这件事上的普遍规律和思维方式,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接纳和操作。如果你能认真读完这本书,并进行一定记录,认真在生活中践行,那么任凭营销号和各种水专家忽悠,你都不会轻易焦虑,也能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对于数字的敏感,又能避免拔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

>推荐图书<

欢迎来到一年级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本书的作者是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他有50余年一线小学教育生涯,被誉为北京教育功勋人物。

幼升小对于大部分家长都意味着“转变”,它是我们孩子长大的重要里程碑,也意味着新起点。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秉持健康积极的价值观的同时,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角色的定位和转化。

我认为书中很有价值的一点是,它从一个资深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告诉我们作为新生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应该如何设立一年级的目标,以及如何为未来长达十多年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推荐人<

小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注册营养师,专注于母婴营养、科学育儿相关内容的科普和健康咨询。

>推荐图书<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儿童学习过程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孩子提高学习力的方法;生活中培养儿童科学思维的实操技巧;锻炼孩子优秀思考能力的关键锚点;“未来人才”综合性软实力的培养方向,等等内容,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

之所以想和大家推荐这本书,有三个理由:

1、去焦虑:

从家长容易焦虑的教育实际问题(学习习惯、幼小衔接、语言发展等)出发,清晰分析了“不焦虑”的其然、其所以然,并给出了直击核心、剥离焦虑的解决方案。

2、有实操性:

每个章节中都包含很多《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但却不是纯理论向的表达,而是深度结合了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的体会,给出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方向性指引。

3、有前瞻性:

从“未来人才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从可操作的细微处入手,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模式、创新能力、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关乎未来成就的能力。

>推荐人<

筱恬

生物学硕士,职场妈妈,喜欢用文字记录宝贝成长,用科学理念实践养育日常。

>推荐图书<

《孩子,我完全相信》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它是一位资深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教育札记,作者是知名教育博主王悦微老师。本书一共收录了王老师笔下40多个真实教育故事,十几封她写给家长的书信,以及170多个她和孩子相处的闪亮时刻。

看过那么多育儿书,大部分都是用理论告诉我们当父母的——你应该怎么做,你不能那样做。而唯有这本书,用一个个温暖的小故事,就这么轻而易举击中了我的内心,让我看着看着就眼角湿润、嘴角含笑。

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哪怕是再调皮的熊孩子,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藏着积极向上的火苗;那个总是沉默不语的内向娃,原来也渴望别看见、被关注;你还会发现,童真是那么美好的存在,值得我们去用心呵护与守候……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而王老师,正是那个唤醒孩子灵魂、也让我们大人灵魂深受触动的人。这本书让我懂得,原来教育最好的模样,就是蹲下来,怀揣着爱,走进那个小孩的心里面。

今日话题

Q:你有哪些珍藏的“育儿好书”?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 END -

编辑丨羚羊,沉迷科学带娃,无法自拔。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觉得不错,

你们一直催的育儿书单来了!这23本作者私藏,可不轻易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迷思   园丁   非暴力   书单   私藏   推荐人   认知   好书   敏感   父母   留言   文字   数学   儿童   孩子   科学   作者   图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