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育率是一场持久战

提高生育率是一场持久战

最近,各地纷纷出台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表明提高生育率已成为共识,激励政策可能会继续演变。然而,从全球案例来看,要在一夜之间提高生育率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准备打持久战。

北京市朝阳区近日发布公告,开始启动“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组织选房。子女较多的家庭可以直接租住公租房,无需等待很长时间,这表明地方政府从福利住房分配的角度关注子女较多的家庭,未来的公共住房政策可能会继续偏向子女较多的家庭。不仅公共租赁住房,而且对于有很多子女的家庭,商品房也可能有优惠政策。在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住房是一种稀缺资源,许多家庭被住房问题困住。

除住房外,还有各种政策激励措施,例如延长产假和陪产假,并直接向有子女的家庭提供一定数量的经济补贴,后者尤其令人关注。目前,每年的补贴从1万元不等,更多的人被补贴到3岁。一些当地村庄自发捐款设立补贴基金,鼓励生育。直接货币补贴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他们担心出现全职生育补贴,这无疑会改变激励政策。然而,目前的补贴水平不会导致全职生育的出现。

提高生育率是一场持久战

作为生育单位,家庭有自己的经济账户。一方面,这项政策应该减轻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它也应该给有很多孩子的家庭带来直接的好处。孩子多的家庭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要通过政策引导和优惠政策,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人们的日常开支不仅包括食物、衣服、住房、旅行、购物和娱乐,还包括教育。其中,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是硬消费。政府可以把住房和食品作为一个问题。在教育等公共支出较多的领域,也可以积极引导。应减少直接补贴的比例,以避免贫困。

生育补贴和优惠政策对低收入家庭更具吸引力,但从国家财政资源的角度来看,补贴很难高到足以改变中产阶级的生育愿望。生育将占用人力资源,当现代分工打破家庭单位时,很难降低成本。

提高生育率是一场持久战

现在许多情况已经根本改变,在生活无忧之后,人们对更多生活的热情并不高,生更多的孩子和孙子不再是社会成功的标志。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总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只有当总生育率高于2时,群体数量才能保持不变。

人口对于保持经济活力和经济规模非常重要。一个大国保持一定数量的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有一个总人口目标,这需要长期努力。

目前,政策重点应放在软引导上。比如,上述地方激励政策至少可以让多子女家庭感受到社会的重视,引导生育家庭转变观念,让多子女成为健康向上的舆论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生育率   产假   可能会   持久战   优惠政策   不利   子女   住房   角度   人口   数量   孩子   政策   家庭   社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