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寡妇》:一曲晚唐凄惨的丧歌,一椎晚唐送葬的丧钟


《 山中寡妇》的作者是晚唐诗人杜荀鹤。他是大诗人杜牧的儿子。是晚唐诗歌创作最有成就的诗人。

《 山中寡妇》:一曲晚唐凄惨的丧歌,一椎晚唐送葬的丧钟

晚唐诗人杜荀鹤

《 山中寡妇》这首诗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面貌。对封建统治无休止的压榨剥削劳动人民进行揭露批判。

这首诗描述的主人公是一个深受战争,徭役、赋税重重盘剥和迫害的善良的劳动妇女。她活的如野人一般,令人为之心酸,垂怜。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zhu)衣衫鬓发焦。

桑柘(zhe蔗)废来犹纳税,田园荒芜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zhuo酌)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 寡妇的形象让人心酸,令人生怜,令人垂泪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zhu)衣衫鬓发焦。了了14个字,一个生活窘迫的山中寡妇的可怜形象跃然纸上。他的丈夫因为战争夺去了性命,她穿的是用苎麻织成的粗布衣。苎麻是一种野生植物,织成的布是十分粗糙的。就像我们今天装东西的麻包袋子,甚至比它更粗糙。

“鬓发焦”,三个字写的是她有一头焦黄的头发。作者在这里虽然写的是焦黄的头发,这个极具代表性的黄发,能够让我们想像到他面容憔悴营养不良到了何种程度。这也让人想到他困苦到何种程度!

在封建社会,农耕靠的是劳动力,是男人。可她的男人因战争死了。这让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如何活下去?

她的苦,她的难,她的悲,她的心酸全在一个词““鬓发焦”里呈现。

作者杜荀鹤准确的抓住了人物的特征,以点代面,让这个悲剧人物的艺术形象可感。

《 山中寡妇》:一曲晚唐凄惨的丧歌,一椎晚唐送葬的丧钟


2、 难道这个山中寡妇单单是因为死了丈夫,生活才如此可悲吗?非也!

把这个孤苦无依的山中寡妇,推向更加悲苦深渊的原因是“桑柘(zhe蔗)废来犹纳税,田园荒芜尚征苗。“

山中寡妇的丈夫死了,失去了劳动力,田园荒芜无人耕种,生活已是很苦了。但是官府却仍旧要她“纳税“,依然向她”征苗“。

“征苗“就是唐朝后期的土地附加税,也叫青苗钱。安史之乱后,军费大增,百官俸钱折损,开征青苗钱来补充。

这项税收大大的加重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

一个失去劳动力的深山中寡妇,田地荒芜还要交青苗税。让这个可怜的女人如何去活???

但她得活,她为了活,躲进深山。

躲进深山的她活成什么样子?


3、 山中寡妇的“活”异常艰难痛苦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zhuo酌)生柴带叶烧。”

这一句直白的告诉我们山中寡妇的生活有多么的艰难痛苦!

她吃的是“和根煮“的野菜。野菜连根都舍不得扔掉。煮野菜用的是刚砍下来的湿柴,还要带叶烧。湿柴本就难烧,还要带叶烧,那就更难了。湿柴湿叶,黑烟很大,很呛人的。

这两句细致而逼真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座破烂的茅屋里,一个穿着苎麻粗衣的,头发焦黄乱如蓬草的,面黄肌瘦的女人,在浓烟滚滚的灶台前煮着带根的野菜,浓烟熏的她涕泪直流。

她无衣,她无食,她孤苦,她无靠。她忍着饥,她挨着饿。她烧开锅,却无粮下,她朝不保夕。她命在旦夕,随时都有可能饿死在深山老林里。


《 山中寡妇》:一曲晚唐凄惨的丧歌,一椎晚唐送葬的丧钟


4、山中寡妇为什么会居住在深山中?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一句虽是诗人抒发的感叹。但从这句感叹中我们可以得知山中寡妇住进深山是为了“避征徭”。

她避掉了吗?没有。她“无计避”。

“任是深山更深处“在这句中作者用了两个深字,也就是说”任凭你逃到深山再深处,也逃不掉杂税和徭役。

统治者何其卑鄙何其残忍!

5、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苦难深重的可怜女人???

这首诗是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首诗和杜甫的《石濠吏》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山中寡妇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狠毒和不顾人民死活的残忍本质。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被无情剥削压迫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生动感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山中寡妇这个典型形象,反应了安史之乱之后人民的沉重灾难。

《 山中寡妇》是一首晚唐的血泪控诉诗,是一曲晚唐的丧歌,敲响晚唐衰败的丧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晚唐   寡妇   徭役   青苗   鬓发   丧钟   焦黄   苎麻   头发   野菜   凄惨   深山   劳动力   诗人   深处   形象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