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教师免费补课被重罚,家长打抱不平!这是没读透“双减”精髓

随着教育部“双减”政策的落地,校外教培机构已经是一片哀鸿。可以毫不怀疑地说,学科类教培机构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成了定局。

尽管学科类教培机构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但是社会上补课的需求刚需还是异常旺盛的。家长们始终是不愿意因此而放下补课这个利器的。

11名教师免费补课被重罚,家长打抱不平!这是没读透“双减”精髓


道理也很简单,你社会上补课班不能办了,但是那些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还是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而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中考、高考中不至于落败,请老师集体补课是最划算的——花钱少,还放心,谁不愿意呢?

而老师们在家长的裹挟之下,心里也算计着能不能因此寻一点外快。在半推半就之下,带着侥幸的心理,老师们自然也乐于看到补课班的重开。

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只要补了课,就会有人看到,而只要有人看到,就有被发现的危险。而一旦被人举报,那就必然会被查处,没有例外。

11名教师免费补课被重罚,家长打抱不平!这是没读透“双减”精髓


前一段时间,安徽黄山那位在自己家中别墅里补课不就被好事者举报了吗?而随着媒体和教体局的介入,那位老师的处罚定然轻不了。这还是在家里小规模的补课,而开班,那目标不就更大吗?

近日,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发布通告,公布了在辖区内查获的两起在职教师补课事件。其一,4名教师组织20名学生在居民小区补课;其二,7名教师组织41名初二学生在幼儿园里补课。第二起中,教师并没有抓到现行,当时是家长在带着孩子自习。而查实,是调了幼儿园的录像才确认的。

11名教师免费补课被重罚,家长打抱不平!这是没读透“双减”精髓


区教育局因此对这11名教师做出了严厉的惩处:10名教师在校内通报批评,扣除30%的年终绩效考核奖,两年内不得参加各级各类评先评优;1位是代课教师,直接被解除聘用合同。

这两起补课时间,都没有收费,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免费给学生补课。或许有人说,我不相信,他们会有这样的觉悟,但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说话都要讲究证据。而从通报的情况来看,当时是没有收费的。

也正因此,那牵头补课的家长对老师们的被严厉惩罚感到不能理解。家长们是心甘情愿地送孩子补课,教师也都是怀着一颗责任心,义务地给孩子们补课,这做好事难道也做错了吗?老师要是不想着为学生好,谁愿意大热天里跑来给孩子补课呢?

11名教师免费补课被重罚,家长打抱不平!这是没读透“双减”精髓


家长们主动要求补课都不行?老师免费补课都不被允许?这是什么逻辑呢?这样的疑问,恐怕不只是这些家长们有,恐怕有些老师自己也不太清楚吧——我补课不收费,也触犯了法律法规了吗?

这还真的如此呢?可以说,这样理解的人都是没有读透“双减”精髓的人。“双减”政策里明确了两点标准:一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进行学科类的校外培训,二是在职教师不得参与其中。在这两点里,只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进行学科类培训,在职教师不得参与,并没有涉及有没有收费的问题。换一个说法,就是,你违不违规,和你补课收不收费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只要你补课,就是违规。

11名教师免费补课被重罚,家长打抱不平!这是没读透“双减”精髓


如果从这两个标准来看,就是补课是家长组织的,老师补课也是不收费的,也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为什么11名教师补课被重惩的根源所在,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集体补课,要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你能惩罚吗?这其实是一样的,你只要面对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授的是学科类内容,即便是在节假日都会被定性为违规。这是因为这样的补课形式,规模小,更隐蔽,不容易被发现罢了。而这一类补课怎样来治理,确实是一个考验主管部门智慧的考题。

11名教师免费补课被重罚,家长打抱不平!这是没读透“双减”精髓

亲爱的读者,对于温州一次性严肃处理11名教师这件事,你持着怎样的态度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专注教育时事和最新教育动态,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蝴蝶花雨话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温州市   家长   教师   打抱不平   重罚   校外   社会上   精髓   教育局   严厉   两点   义务教育阶段   学科   集体   老师   组织   机构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