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减负”成为这个暑假的网络热词,因为它的搜索量是过去的6倍。而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教育部也先后出台了许多措施以保证政策的落实。

“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教育部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开始是对校外教培机构出手,整治学科类培训;接着对在职教师暑期补课的打击,坚决说“不”;最后对公参民的民办学校进行调整,开始民转公的工作。

对校外教培机构出手,是为了遏制校外的补课泛滥,让学生和家长始终处在焦虑之中。学生为了学习,放了学就奔跑在各个补习班之间。

这样的状况想要彻底改变,只有剪除教培机构里的学科类培训。没有了培训,学生就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这负担自然就减了下来。

“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而打击在职教师补课,和教培机构一样,他们也是在组织学科类培训。因为只要组织学科类培训,就是违规的,无论是不是免费,都是不被允许的。因此,我们看到这个暑假几乎每一天都有在职教师补课被处理的通报出现在网上。

而且为了起到震慑作用,有的惩处可以说是釜底抽薪。譬如安徽黄山的别墅补课事件当中的老师就被顶格处理:开除,并被吊销教师资格证。这样的辣手,有谁看到了不心惊呢?

“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公参民的民办学校也是造成教育失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不看其他,就看衡水中学就能知道。

衡水中学到哪里都掐尖,都采取魔鬼化的管理。这样一来,它的高考升学率确实亮眼,但是只要有它的地方,其他的学校就没有了色彩,为什么?因为教育的成绩决定因素在生源啊。没有了优质生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看到,当今年衡水中学准备进入深圳的时候,被家长激烈反对。因为它的存在,更加剧了教育焦虑,也是家长的负担更重。

“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双减”政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要想使它落地开花,我认为还必须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加强教育执法监管,让学科类培训彻底消失。作为减负的重要一环,就是禁止校外辅导。禁止两个字好说,但是执行起来确实一个难题——点多面广,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当下,我们的执法监管多是被动的,没有举报就没有查处。而要想把工作执行得彻底,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我认为,天津市教育局成立执法监督科的做法很值得提倡。重要的事就应该专门的人去做。这样才能压实担子,让工作执行得更彻底。

“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而想要杜绝补课,参与监管的人员就应该走出办公室,联合学校的相关人员开展不定期的巡查。浙江绍兴越城区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是书记、校长挂帅,中层干部参与,实行划片包干。人下到小区,学生是不是补课,一看不就清楚了吗?

而对于网上违规补课检查起来更容易,毕竟阿门实行的是审核备案制。

第二件,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削弱考试成绩在升学中的比重。现在,人才选拔还是看成绩。中考、高考结束,人们看的就是初中有多少人考取了省重高,高中有多少人进了北大和清华,一本升学率是多少。

“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而到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时候,中考、高考考砸了,评估成绩就不要想了,必然倒数。这还是好的,校长也可能因此被撤职。笔者原来所在的初中因为今年中考没有一个学生达到统招录取分数线,校长被调到了另一所学校去干副职。这还没有教学评估呢,哎!

所以,要想给学生在校园内减负,就要彻底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成绩不再是升学的主要参考,自然成绩也就不能再作为衡量办学优劣的重要指标。

总而言之,要想“双减”能贯彻到底,我们就要校内校外齐发力。校外,加强执法监管的力度,实行“严刑峻法”,让人不能不敢从事学科类培训;校内,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削弱成绩在其中的占比,完善教育评估制度。如此,教育的春天还会远吗?

“双减”想要落地开花,关键要抓好这两手

亲爱的读者,对如何保证“双减”工作的落实,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专注教育时事和最新教育动态,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蝴蝶花雨话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衡水   教育部   升学率   民办学校   校外   中考   学科   校长   家长   成绩   关键   制度   机构   教师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