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创造力是怎么丢的?

双减政策下补课班似乎少了,但所谓的特长班确似乎越发凶猛。家长感觉,总要让孩子学点啥,时间不能浪费,若大个小区,看不到多少孩子玩,都去哪了?多学特长有何不妥,和创造力又有什么关联?

有些孩子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艺表演唱歌朗诵专业程度大人都惊叹,看着确实是羡慕,但问题是多数特长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强化培训的被动式教育,平时孩子在学校接受被动式教育已经够多了,校外时间再增加被动式教育,孩子的全部时间都在接受被动式教育,大脑将固化这种思维,越来越难突破思维局限性的壁垒。

殊不知,那些看似无聊幼稚无用的自由探索的时间,正是孩子创造力的源动力。自由探索时,没有听指令、照本宣科的固定模式的限制,在这种条件下大脑才会更积极的启动主动思维,开启无限创造模式。尤其是和小朋友一起玩闹的时间里,创新的同时还能探索社交、合作等全方位主动思维。

培养孩子个人特长爱好并没错,给孩子留一些自由探索的时间,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也许就是提升综合素质最好的特长班。

记得和一位大学教授聊天,问他自己的学霸素质是怎么培养的,在儿时父母有什么特殊手段。被回答说,没啥特殊手段,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儿时经常追着大鹅到处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创造力   孩子   被动式   照本宣科   琴棋书画   儿时   特长   小朋友   大脑   主动   手段   思维   模式   时间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