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日日早起,夜夜晚睡,永远钉在课桌上读书做题。但考出来的成绩却永远处在中下水平。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你约他出去,他总说没时间,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他们很忙,做的事却不漂亮。

他们在忙什么?

如此努力,为什么事情总是做不好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他们的做法称不上努力,而只能叫做重复劳动

下面这张动图,把“努力”和“重复劳动”之间的区别,演绎得明明白白。

“努力”可以实现增量,而“重复劳动”只是在原地打转。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上图:“努力”可以实现增量,而“重复劳动”只是在原地打转

01
做事找不到重点,永远做不出成绩

记得原来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同桌,别人学习的时间他在学,别人玩的时间他还在学,但是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他总说自己脑子慢。

有一次考完试,我看他在写什么东西,结果发现,他把错的题,一字不差地抄到了本子上。

我问他:“为什么每道题都要抄呢?试卷上不是有么?”

他非常认真地说:“不行啊,试卷太多容易乱,一本错题集复习起来更方便。”并且一脸学习方法优良的表情,似乎站在勤奋和道德的制高点。

我又问:“那就写核心、重点行不行呢?”

他又说:“不行啊,以后翻起来很容易看不懂哪是哪。”

我再说:“这些错题的原因你研究过了吗?”

他疲惫地说:“我现在哪有时间研究这个,等我抄完再说吧!”

机械抄题,机械改错,不分析错因,不反思总结,完成的永远是浮于表面的事情,这种努力当然收效甚微。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02
做事前不问清需求,只会徒增自己的工作量

我原来有一个同事,经过他电脑旁边的时候,他总是在写文档,写呀写似乎写不完的样子。

有一次我问他:“怎么这么多东西要写?咱们最近有这么多案子吗?”

他回答:“老板不满意,推了重写,改几遍下来,就相当于多了好几个案子的量啊!”

我又问:“他为啥不满意啊?”

他很郁闷:“老板说我写的东西不是他想要的,他也不说清楚。”

我很纳闷:“你动笔之前可以先花点时间沟通呀。”

他疲惫地说:“哪有时间啊,每次要得那么急,文案又这么多,马上开始写都不一定写得完呢!”

为什么有人,不用很忙却能得到很多赞誉?

抄题的那个同学说班里同学:“你看那个刘X,平时也不怎么熬夜,还考了第三名,说不定是老师给他泄题了呢。”

加班的那个人说单位同事:“你看那个王X,到点就下班,现在都升经理了,论资历,经理的位置应该是我的。老板太偏心了。”

为什么有些取得成绩的人,显得那么轻松?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问问那个学习不熬夜的刘X,他说:

错题我先研究为什么错,概念不清、思路错误还是马虎。


概念不清的重新研究概念,思路错误的回忆当时的思路,正确答案的思路是什么。


以后同类的题是否都是一样的思路。只有特别有价值的才会抄下来。

问问到点就下班的王X,他说:

写东西之前,我先问清楚老板的要求、目的和背景。


他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东西是拿给什么人看的,对内还是对外,专业人士还是业余人士。


写之前还要先列出大纲,给老板看,确定还有没有增加减少或者修改。


确定不会再改之后再动笔。


最后完稿的时候通常跟老板的需求就差不多了。

这就是“努力”和“重复劳动”的区别!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低效率环节中,努力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最高效的环节。

所以,最可怕的是别人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而不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用更多的时间。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上图:重复劳动就是你总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


重复劳动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复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事情。

就拿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充分理解每一题的思路,彻底明白某一个知识点并会综合运用。

至于抄在错题本上的字迹是不是美观,排列是不是工整,对于解题能力不会有一点提升。

03
如何摆脱重复劳动的怪圈?

重复劳动的人是可悲的,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牺牲了生活与娱乐,却始终无法得到提升。

这样的努力,除了感动自己外,没有其他的意义。

再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来。

对于考试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对题,要做对题,就要充分理解每一题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思路。

至于是不是每一题都原封不动地抄到了错题本上,错题本上字迹是否工整漂亮,对于提升解题能力,并没有实质影响。

而对于写文档来说,最重要的是将信息用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传达给阅读文档的人,达到传播、解释、说服等作用。

同样是介绍春夏秋冬四季,对着三岁小孩要说春姐姐来了,她带来了一篮子绿色撒向了大地;对着中学生要解释四季成因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对着博士生导师要写《冬季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异常规律和遥联成因研究》。

若未了解写文档的背景、目的和阅读对象就贸然下笔,自是难如愿的时候居多。

要摆脱重复劳动,首先要坚持做最有价值的事。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

对目标最有帮助的事,就是最有价值的事。

开始做事前先确定目标,先问问做这件事是要达到什么效果?

如果想不清楚,就先花时间搞清楚。

不要因为时间急就匆匆忙忙开始。

想清楚再开工,永远比匆忙开工搞着搞着发现不对劲再推倒返工要省时间。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上图:不以结果为导向的劳动都是徒劳无功


04
如何确定哪些事情对实现目标有帮助?

如何确定哪些事情对实现目标有帮助?

知识、经验和悟性三者缺一不可。

从书本、课堂、别人嘴里学习到的是知识,从过往经验中积累的是经验,凭感觉直觉的是悟性。

父母带第一个孩子主要靠知识,带第二个孩子通常靠经验。没带过孩子也学习过育儿知识的小保姆,带孩子只能靠悟性了。

只有知识的,是刻板的书呆子;只有经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不敢摘香蕉的猴子;只有悟性,呃......你要先确定自己确实天赋异禀。

可能有人要问:不能光靠知识,不做事就没有经验,可没有经验就不知道哪些事情对目标有帮助,又不能指望悟性,那我到底该怎么办?

办法只有一个:持续思考,反复探索,勤复盘、勤总结。

没有人可以一直不犯错,不同的是:

重复劳动的人不停地跌入同一个坑里,需要花大量时间辛苦爬出来。

而高效努力的人,每跌倒一次,都要研究自己为什么会掉进坑里,再花时间研究以后怎样才能不掉进同样的坑里。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3张动图演示得明明白白:用功≠努力,方法错,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在反复思考中积累出的经验,与从不思考而单凭反复试错而得到的经验,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若是花大量时间学习了相关知识,再花大量时间总结出经验,知识与经验互相验证促进,99滴汗水再加上最后那1滴悟性——怎还会有不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明明白白   用功   努力   目的   悟性   演示   思路   事情   老板   成绩   目标   东西   经验   文档   时间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