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每每周末自己上阵带小孩,就发狠似的带他出门溜,可能是为了逃避在家做饭和承受无聊的四目相对吧哈哈哈。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这不,刚过去的周末行程也是满满当当……去佘山西郊吃烧烤看露天电影,小孩热成猪头但兴奋得不行;二刷自然博物馆,挤成沙丁鱼也要看恐龙不肯走;去萌宠摸摸乐园亲近真动物,被热情的鹦鹉们吓得自闭……

但还是好喜欢这些活动,很想推荐给大家吖。毕竟我们现代爸妈的职业基本道德就是但凡小孩觉得高兴,我们就尽力服侍!哦不,配合!

视频加载中...

露营似乎更适合春秋季呢,但热火朝天地聊天,酣畅淋漓地出汗,喝酒,撸串,偶尔为之,也是快意人生吧。照余光中先生的标准,昼蝉夜蛙,汗流浃背,才是合格的夏天呐。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若不是假日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自然博物馆真是避暑胜地。30块门票,简直不能更值,能待足一整天,光是这头会吼会动的大恐龙,就让我儿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来来回回一个多小时看了四五次。

“我们去旁边看看蝴蝶好吗?”

“No no,(要看)大,嗷呜!”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总算见到了平时看的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立体版,夜里睡前还在说个不停,太爱了,到最后直接说:大呜,大呜。完全不记得上次来,还是一个动不动被吓到的小哭包,这次已经非常enjoy了。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博物馆看得不过瘾,隔天又陪他去可以触摸小动物的室内动物园。这位朋友小时候胆儿不大,现在倒是十分生猛,就没有他怕的,平时见到猫狗,也是一个箭步冲上去就要抱,把我和狗都吓一跳。

去的是宠物摸摸乐园,结果我儿子一进去,就把它变成了……

揪揪乐园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戳戳乐园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压压乐园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捞捞乐园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经过教育,才把摸摸这个名字还回去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被成群鹦鹉吓自闭的是我,我儿子,是生猛的勇士——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周末的这些活动,无论热不热,有没有蚊子,人流挤不挤,东西好不好吃,他都毫不困扰,欢喜得很。

小孩真单纯啊,从没什么多余的情绪,搞得我反而有点莫名心疼他了,夏天不出门的日子占多数,他只能在家吹吹空调,搭搭积木、看看书、玩玩车。

他们这一代城里小孩,拥有的高级玩法看似挺多(各种游学、夏令营),但却大有可能因为城市化而患上“自然缺失症”。还真不是我危言耸听,是美国作家Richard Louv的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到的一个术语,不是病,却会因为长时间与自然割裂而出现身心问题。

前几年在《爸爸去哪儿》看到杨威的儿子杨阳洋不愿到田里去的时候我还没孩子,心里就已经在想,实在不愿意将来我的孩子会嫌弃泥土。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乡下人,我的整个童年那可全是和大自然在一起的(说得自己住在亚马逊一样)。

还好,目前他看起来不怎么在意地上是否脏兮兮,路边捡的石头、树叶都是心头爱。所有小动物,也都是他主动要摸主动要喂的。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希望他保持住这种劲头,长到能去参加博物旅行的年纪,我们一起去探险,好把夏天过得更丰沛。毕竟我还是很满意我拥有过的和大自然在一起的夏天的。

有作家写江南的仲夏,是一副天上乐园的景色。一路上没有一块荒土,都是绿的稻,绿的树,绿的桑林。偶然见些池塘,也都有粗大的荷叶与细小的菱叶浮泛在水面。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 路过西湖的随手拍

夏天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季节,池塘,蚯蚓,天牛,蜻蜓,西瓜,葡萄,梨子……蝉鸣和蛙叫,那都是真实存在的,知了是可以捉可以烤着吃的,不需要像现在,得特地驱车开到郊外或景区。

多年前我老公到乡下玩,指着田里的芋艿叶子说,哇,好多的龟背竹!

诶,你们这些没见识的城里人~(后来他说逗我的,我严重怀疑只是为了挽回尊严才这样说)

乡下人的夏天,没有钢琴课,也没有跆拳道,我和我弟每天醒来只有一件事,玩儿!暑假作业这种东西,我都是开学前一周才开始补的(想起我小学时候是远近闻名的学霸,太尴尬了,人生巅峰居然已经过去了,在十岁……)。

每天一早我就开始盼着卖冰棍的爷爷,骑着老式自行车,载一箱盖了被子的冰棍,那时也不明白,为什么它们不会热得化掉。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有时听到卖手作豆腐的吆喝经过,我都要向奶奶讨了硬币冲出去替准备全家饭菜的她打上一块。

白日漫长,阳光亮得晃眼。无论空气有多热辣,把一只铁制水桶倒扣扔进井里,左右晃荡,捞到半桶水,用粗粗的绳子提上来,洗把脸再冲冲手脚,神清气爽。有时,西瓜也拿水桶装着,沉到井水里镇着,晚点拎起来吃,沁凉无比还省电。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午后高温我们也是会躲的,老式的空调长得像巨型微波炉,靠旋钮调温,吹空调睡午觉,醒来再吃西瓜,吃冰棍。那时候自主入睡的午觉,我妈都会给我们奖励,她让我哄睡我弟,我都用讲5分钟鬼故事的方式草草搞定……

我小时候,还没有普及电脑和网络,醒来打开影碟机,一抽屉的DVD,郝邵文和释小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我儿子的朋友换成猪了,还能自己偷偷打开朋友送的小度给自己早教……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无数的傍晚,热气褪去,拿一个鞋底子夹在竹棍里扎紧,我和我弟就煞有介事地出门拍田鸡,像两个斗士(自从被一只昏厥的田鸡尿失禁尿了手以后,我就不干这事儿了……)。武侠剧盛行的时候,我弟还央求爷爷给他做了个爪钩,拴一根绳子,因为也想学电视人物那样翻墙……

和泥土和水亲近的日子都是非常有趣的,在竹林的土里挖个小坑做陷阱,用树叶盖上,有时坏男孩会再扔一只死蛤蟆进去(感觉是我老公小时候能干出来的事儿)。

我们到泥里挖蚯蚓,扎在线上做饵,钓虾钓螃蟹(好像就是现在的小龙虾),有时跟大孩子去溪里捕鱼,溪水浅而清净,没收获也好开心。而我儿子这代人,居然只能用个小网,在商场或公园两平米小池子里捞捞鱼,还得付钱,孩子们还总一脸乐此不疲的知足,看着真是有点儿心酸。

在水泥路、柏油马路修起来之前,我们都非常勤劳,总是拿一块吸铁石,带上小工具,去泥巴路边挖小铁块,而且还要非常有技巧地用最小的破坏程度凿出来才算厉害。我发小后来做了医生,不知道童年挖铁是不是锻炼了她的手眼协调性呢……

想想那时候,傍晚的活动真是丰富,所以被大人喊回家吃饭时总是恋恋不舍。

饭后,小伙伴们还会去池塘里游泳,用轮胎的胎心做救生圈。后来我去宁波读大学,还看到东钱湖附近不少居民在轮胎上漂浮着,哈哈哈想想也是怪好笑的,真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纳凉情怀,要是都换成现在的网红火烈鸟,场面真是很壮观了……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夜里,坐在院子里,乘凉,半村的人搬着小竹椅子聚在一块儿看露天电视,大人唠嗑,摇着蒲扇,小孩瞎玩,都是搽过六神的人,不怕蚊子!

不过后来家家都有电视了,也很少干这事了,但印象里,那是什么神仙日子啊。可能是浪味仙吧!

和我们拥有过的狂野夏天相比,这届娃的童年有点心酸……

啊,好想念乡下的夏天哦。

虽然乡村生活丝毫没有教会我贝爷那种生存技能,连游泳、栽秧、捕鱼都没学会,但却还是十分不希望孩子对水,泥土,小动物有什么抵触。都市娃与自然的联系注定了是有断点的,但希望他们还是能尽可能得到一些野趣,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自然保持敬畏。

之前看《旅行家》杂志,有位做游学的独立教师说:全人教育的概念就是,野蛮其体魄,高贵其精神,健康其心灵。

那我必须要送他一句童年时学的金句了:I can't agree with you any more!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童年   夏天   田鸡   生猛   乡下人   冰棍   田里   狂野   泥土   心酸   西瓜   博物馆   小时候   小孩   自然   孩子   乐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