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保单位——竹林寺石窟

县保单位——竹林寺石窟


竹林寺石窟

竹林寺位于榆树乡火站村马磨社村西200米处下何山山麓,西距乡政府约8公里。宋、明时代徽州北通秦州的茶马古道上的佛教寺院,重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原名珠临寺。中心坐标:东经106°01'351"、北纬33°55'585",海拔1214米。石窟系红砂岩崖面人工开凿,座西北朝东南,1大3小共4眼石窟,从南向北(由左上至右下)编为1—4号窟。1号窟:位于窟群左上部,有人工凿平窟面。宽2米、高2.5米、深3米,穹顶;窟外穹顶部凿有“人”字形沟槽与建筑桩孔,窟内无遗存物。2号窟:位于窟群左下部,就山岩斜面直接凿进,无人工垂直窟面,简陋矮小。宽1.5米、高1.6米、深1.66米,穹顶,窟内有结跏跌坐,无遗存物。3号窟:位于窟群左中部,宽1.33米、高2.2米、深1米,穹顶。残存石雕结跏跌坐佛像1尊。石窟外台阶高0.4米,窟内跌座高0.3米,浮雕佛像高1.2米,垂耳、平肩、面部修长,佛身厚0.20米。4号窟:为主窟,位于窟群右下部。底面高出地平面1.3米,凿进山岩斜面0.4米,石窟高6.7米、宽6.7米。整体外呈拱顶窑洞式,立面如“开”字形,内部以木板分隔出上下两阁,上层可经左侧坡面开出的一尺小径进入。下层开三门,门均为拱顶,旁门各宽1.1米、中门宽1.5米、门柱中部宽0.6米、厚0.5米、高2.2米,门额宽0.35米。三个门洞之间的间隔外观如同上粗下细或逐渐收分的方形立柱;内部平面呈横长方形,进深3米、宽4米、高3米,后壁处凿有坛座,原有造像无存。上层自外立面至内部呈拱顶,明面雕圆形石柱两根,直径0.45米。中间门或窗呈竖长方形,左右呈半月形;窟门柱外壁及上部拱顶两侧均开凿小佛龛86个,内壁门柱拱部及左右岩壁上部凿有小佛龛22个,分方形和拱顶两种, 13×20厘米见方,其内佛像无存。石窟周围有杀僧地、莲花洞、雷神庙、庙湾里、娘娘石、炮台等古地名,邻村遗存石雕佛像一尊。2014年12月,公布竹林寺石窟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保单位——竹林寺石窟

县保单位——竹林寺石窟

县保单位——竹林寺石窟

县保单位——竹林寺石窟

县保单位——竹林寺石窟

监制:曹鹏雁 审核:吴 鹏 任建强 编辑:郭新亮 何琬

来源于:

徽县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竹林   石窟   榆树   炮台   拱顶   佛龛   穹顶   斜面   遗存   门柱   长方形   石雕   字形   佛像   方形   单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