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田河村因傍田家河而得名、历史溯源悠久,周围文物古迹与古树名木繁多。

嘉陵镇所辖田河村北距徽县城二十华里,西北方向田家河源自银杏树乡冻青峡页水河,由石家峡、楼子崖出峡而来,过村北入嘉陵江黄沙河。按《史记•西南夷列传》、《北史•氐传》、《魏略•氐传》等文献记载,氐族聚居和散居于歧、陇以南,南近巴、蜀的广阔地域,氐人多以树木为氏族图腾姓氏。古河池县(元初更名徽县)嘉陵江流域先民为土著氐族,自古至今田家河周围民众多以田、杨、杜、桑、蒲、翟等古姓为主。《元史•列传•汪世显》有“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仕金,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巩昌便宜总帅。金平,郡县望风款附,世显独城守,及皇子阔端驻兵城下,始率众降。即从南征,断嘉陵,捣大安,田、杨诸蛮结阵迎敌,宋曹将军潜军相为犄角”的记载,可知嘉陵江地带的“田、杨”诸姓元代时仍被认为是土著民族。宋、元以来,因田姓土著居民聚居于此而得名田家河、田河村。

田家河的地名在明代杨守敬《水经注疏》与清代杨三辰《江河纪略》及徽县史志有相关记述。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郭从道纂《徽郡志》记载“黄沙废驿,近嘉陵江碑刻大字,题曰:‘四川总领所黄沙驿新仓记’,文字残缺,今田家河仓坪即是。”依此可推知西南方位临黄沙河的“康家坪”是南宋吴玠抗金时贮存军粮的“仓坪”遗址。清代顺治年间杨三辰著《江河纪略》有“(嘉陵江)对河北岸为雷神坝,渊澄水安。靠西南下交田家河口,地平水宽,沙黄流浊,为黄沙滩”的记载。民国版《徽县新志·要道》记载:“(徽)县东南百二十里山石关峡,自田家河逾江,经梨演头,思义川而至入沔、略黑河路。”明、清、民国时期,田河村归徽境南铺中的铁山里所辖。田家河的地名在研究徽县青泥岭地区的古道交通与嘉陵江航运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地理元素,是宋元以来具有历史延续性而不可轻易改名的地名。基于其悠久的历史,2016年11月9日,田河村被国家住建部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在此基础上,田河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布2019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甘肃省10个村(社区)列入中央财政300万元支持范围。

田家河仰仗古老银杏树群落而著名。氐人因有树木图腾崇拜习俗,在聚落周围往往广植银杏、紫荆等珍惜树种。田河村水丰土腴、温暖湿润,极适合古银杏树繁殖存活。今村西台地周围遗存先民栽植的粗大古银杏树二百余棵,树龄多在千年以上,形成今世罕见的银杏树群落,这片银杏树群落与徽县境内其他乡镇广布的银杏树共同为徽县赢得了“银杏之乡”的美誉,而且为徽县发展特色旅游积淀了历史文化资源。2017年10月田河村被中国林学会公布为“中国最美银杏村落”之一,2019年12月25日,徽县嘉陵镇田河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这又为徽县发展以银杏树群落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提升了更大的知名度。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监制:曹鹏雁 审核:吴 鹏 任建强 编辑:郭新亮 何琬

来源于:徽县博物馆

田河村的村名来历与旅游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林学   镇远   田家   嘉陵江   嘉陵   沙河   土著   徽县   银杏树   先民   群落   列传   村落   地名   银杏   来历   价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