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如何?吃什么?鸟类的眼睛大小能说明一切


生活环境如何?吃什么?鸟类的眼睛大小能说明一切

图片来自pixabay.com

近日,一项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杂志的研究表明,鸟类眼睛的大小可以反映其生物学和行为的普遍模式,包括它们生活在哪里、在哪里产卵、吃什么以及如何捕食。该研究对将来的保护工作起到了潜在启示作用。

在陆栖脊椎动物中,鸟类的眼睛-身体比例极大,仅次于蛙类。这是由于鸟类的味觉和嗅觉灵敏度有限,主要依靠视觉导航、觅食和躲避天敌。然而,鸟类眼睛大小如何影响行为,我们知之甚少。现在,Ian Ausprey博士借助数据库分析了2777种鸟类的眼睛大小,证实这一特征比体型大小和解剖结构等特征更能代表鸟类的生境和行为方式。不过,结果令人不安:眼睛较大的鸟类会避开农田,继续待在不断缩减的森林生境中。

Ausprey想知道这种模式是否适用于所有鸟类。由于眼睛的大小往往与体型大小相关,Ausprey将每个物种的所有指标都根据体重进行了标准化,并剔除了那些在极端光环境下活动的鸟类,如远视的猛禽和夜行的猫头鹰,这些物种眼睛格外大。他主要关注陆栖鸟类,它们在地面附近觅食,在白天最为活跃。

研究结果显示,眼睛较大的鸟类生活在赤道附近,那里的热带雨林创造了昏暗的林下生境。无论纬度如何,在林下地面附近捕猎和觅食的鸟类都长着大眼睛,以便尽可能多地吸收光线;而那些在天空中翱翔时间较长的鸟类则长着相对小的眼睛,以减少眩光。

此外,鸟类眼睛的大小与食性也密切相关。大眼睛不仅能吸收更多光线,还能增加焦距和分辨率,这就相当于给相机升级了一个长焦镜头。不论生活在林下还是开阔生境,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往往具有更大的眼睛,以便远距离发现猎物。食花蜜的鸟类,眼睛相对最小,这表明它们在寻找食物时可能更多地依赖颜色,而不是形状。

Ausprey还分析了鸟类的眼睛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他发现,在一个特定类群中,一旦大眼特征出现,就会一直保持下去。这意味着即使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群体,也可能长着大小迥异的眼睛,如蜂鸟和雨燕。然而,对同一科的物种来说,眼睛尺寸变化不大。Ausprey说:"以捕蝇鸟为例,它们会花很多时间外出觅食,这需要远距离的双目视觉。正如所料,所有捕蝇鸟都长着较大的眼睛。"

编译:灯丝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期刊编号:0962-8452

原文链接: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鸟类   林下   生境   大小   眼睛   物种   生活环境   学报   体型   光线   英国皇家   地面   特征   较大   期刊   视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