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婶婶那美如烟花般地前半生

那年叔叔16岁,婶婶14岁,他们第一次见面。婶婶是在她姑姑的带领下,来到我家。穿着破烂不堪的旧衣服,一脸稚嫩的小姑娘,来我家拜师学艺来了。

叔叔婶婶那美如烟花般地前半生

爷爷看小姑娘还够灵性,留下了婶婶。从此婶婶和叔叔,每天朝夕相处,一起学手艺。三年后,叔叔和婶婶手艺已经可以出师了。不满18岁的婶婶,在叔叔的带领下,去深圳打工了。他们一起进工厂,一起加工成品,当时都是流水线生产,计件拿工资的。

当年的深圳,就是一个靠海的小渔村。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如流水马如龙。就是比较多的家庭作坊。年轻再加生活条件的贫瘠,叔叔和婶婶不分日夜地加班,熬了一年到头,带着省吃俭用的几千块巨款回到老家过年。当年几千块在当地可是巨款,对于祖祖辈辈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当地人来说,这真是多么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当年的叔叔婶婶在我们那偏远而又落后的当地,可是名声四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到过年前后,总有那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我家,就希望我叔叔婶婶能收他们的孩子做学徒,将来也能在叔叔婶婶的带领下,去外地淘金。那几年叔叔婶婶也收了许许多多徒子徒孙,带着他们一起南下打工。

叔叔婶婶那美如烟花般地前半生

折腾了几年,叔叔婶婶想着该结婚成家了。以后有了孩子总不能还出去没日没夜的打工。于是带着这些年打工挣的几万块回老家了。叔叔脑子灵活,两人一决定不再外出打工,立刻转变了思路。去了离家稍近的市里,凭借着手里的几万块,在市价三四百一平方的市中心,买了店面。准备开始做生意了。

最初叔叔婶婶两人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当年的市里,大多数做生意人还是摆地摊,没有几个小生意人是有店面的。初来市里,什么都不会的两人做起了老本行,开裁缝店。那个年代没有网购,没有淘宝,京东。所以有着好手艺的叔叔婶婶店铺一开就生意兴隆。最初做一般布料衣服,后来山羊皮流行时,又做起了皮衣,皮裤,皮裙。后来又随潮流开起了最早的干洗店。眼光好,脑子灵活,一直走在潮流最前沿的叔叔婶婶,生活地顺风顺水。两人之前吃了不少苦,之后又心齐,运气财气旺,日子更是过地芝麻开花节节高。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买了市里最好的商品房,手里有着不菲地积蓄,两个闺女也都买了城市户口。这在我们当地老家,叔叔婶婶可是不折不扣的当地传奇人物,而且多年以来一直稳居当地传奇人物风云榜首位。

当年叔叔婶婶带出的大批徒子徒孙,依然奋斗在大都市。其中不乏有些脑子灵活的聪明年轻人,做起了服装加工厂,服装批发,在外混的相当好。我们当地很尊师重教,当年那些徒子徒孙无论混的好与不好,到过年前后总是要上师傅家门的,总是要看看师傅的。所以每年过年,我们老家在我们当地是最热闹的,来往的人是络绎不绝。叔叔婶婶不负众望,一直把日子过地红红火火。

随着时代变迁,服装行业因为竞争太过激烈,缝纫店也落寞了。那么聪明的叔叔早在服装店还没落寞之前,已经成功转行了。

在住宿,宾馆还没流行起来时,叔叔用自家买的商品房做起了家庭式旅馆的尝试。走在时代前沿的叔叔,可想而知,转行异常成功。短短几年,扩张到开宾馆,开连锁宾馆,买地皮。一步一步,用自己踏实的双脚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叔叔婶婶那美如烟花般地前半生

叔叔婶婶这人生前面几十年,用自己的聪明脑子,肯干的双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给自己的人生前半辈子交上了另人满意的答卷。如果人的一生就这样过下去,似乎也很好。再没有高潮,也能凭借前面精彩的几十年回味,过好这后半生,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像叔叔婶婶这样的风云人物,一生怎可能就这样一直走上坡路,没有大起大落又怎么叫风云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婶婶   叔叔   徒子徒孙   巨款   生意人   市里   手艺   老家   烟花   脑子   灵活   当年   聪明   我家   宾馆   孩子   前半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