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玩网络游戏的根源和举措在这里

国家出手整顿网络游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很多家长发现,那些曾经沉迷游戏的孩子,只能用四个字概括:防不胜防!孩子会想尽各种办法。拿父母的身份证件,老人的身份证件,甚至去网络店家那租赁一个账号。

有研究报告显示,长期沉迷网游的孩子,其大脑结构竟然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大脑结构相似!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越沉迷游戏,越容易变笨,不管是语言能力还是想象力,都会随之下降。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如此痴迷游戏,以至于无论多严的举措都屡禁不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倪子君说,网络游戏之所以吸引孩子沉迷其中,有三个原因。

第一,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是即时奖励的。

孩子通过一关,就会有积分或金币奖励,因此很容易从外在的刺激和回馈上得到一种欢愉,会有一种虚假的自我强大感。

可惜这种“强大感”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因为孩子的本领没有通过网游增加,他为这个世界贡献的价值也没有增加。

第二,所有的游戏都是从简单开始的,随之慢慢提高难度,这个过程会激发孩子自我挑战和自我满足的欲望,一旦欲望被打开,就很难关闭。

第三,孩子在网游世界中会有一种虚假的人际交往满足。

特别是在现实社交过程中比较害羞的孩子,会通过虚拟世界产生和现实世界的链接感,能体会到全神贯注的感觉。

遗憾的是,这种“全神贯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垃圾沉浸体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当然,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和家长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相关数据显示,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和关心他们,也没有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所以他们会到网络世界寻找认同感,渴望和他人产生情感上的联结。

中国文化部特聘心理专家银娟进一步指出,时代在改变,孩子也在改变。

十多年前,孩子希望在游戏里感受成就感、优越感,如今却是在网络里漫无目的的游荡。

“关键是这一次有的父母跟他们一起成瘾,沉溺网络,不能够自拔,握着手机就像握着全世界,他不能自控,但是并不快乐。”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防微杜渐,帮助孩子从网游的泥潭里走出来呢?

以下四个方法,可以试试看。

1、从小抓起,该限制就限制

面对哭闹和顽皮的孩子,电子产品曾是无数父母的“救星”,扔一个手机或者平板,孩子可以安静大半天。

立竿见影的效果背后,往往也埋下很多隐患。

大家知道吗,包括乔布斯在内的很多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家里从不给孩子使用电子设备。

即使是周末玩一下,也会严格限制使用时间。

因此,无论是出于保护孩子视力,还是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目的,我们都真诚呼吁:

对于18个月以下的孩子,父母不要让他们接触电子屏幕;

对于3-6岁的孩子,父母要严格管理,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比起娇惯和心软,父母的限制和严厉,才是更深远的爱。

2、转移兴趣,增加宣泄途径

同事儿子上初一,听到防沉迷规定那天晚上,崩溃得大哭一场。

好在他喜欢篮球,在同事鼓励下,他每天早晨6点就早早跑去学校,找同学一起打球,然后到教室学习。

同事欣慰地告诉我,儿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顺利转移了关注点,既能通过运动增强体魄,又能和同学增进交流,在学习上变得更加专注。

家长细心一点也会发现,“双减”政策和“防沉迷”规定出来后,很多小孩组团到小区里玩,大家一起打打闹闹,尽情释放情绪,看上去十分美好。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人际交往,多拓展兴趣爱好,当孩子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就能慢慢摆脱网络世界中无聊和无意义的全神贯注。

3、转变认知,明确上网诉求

心理学指出,认知影响行为,当一个人的认知明确,那么就能“深根固柢”,让人的行为不容易随环境动摇。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法阻碍孩子接触网络。

尤其是孩子慢慢长大,不可能时刻在我们视线之内。

那么引导孩子学会分辨网络庞杂的信息,明确上网诉求,养成自律习惯,十分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父母付出时间来引导,从陪着孩子甄别信息,到逐步放手,让孩子慢慢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人。

4、亲子陪伴,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前不久,腾讯游戏、网易游戏发布了关于国庆节假期未成年人限玩的通知,并提醒玩家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适度游戏。

不得不说,这个提醒来得非常贴心和及时。

其实,限制只是通过外力来约束孩子,真正的防沉迷,还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满足。

父母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好好陪陪孩子吧。

共同阅读一本经典好书,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

共同探索一个没去的公园,感受身边细微的美好;

共同分享一个孩子喜欢的故事,让孩子体会被尊重和被爱……

那些点点滴滴的爱,会化作珍贵的记忆,滋养孩子的心灵。

要知道,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防沉迷游戏路上最好的解药。

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孩子   网络游戏   目的   全神贯注   人际交往   网游   举措   根源   认知   大脑   同事   家长   父母   时间   世界   游戏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