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疫情让网课成了孩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催生了一批近视的孩子,还有抱着手机不撒手的孩子,当网课结束,孩子们进入暑假,很多父母发现孩子离不开手机了。

接连着出现了父母不给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父母不让玩手机,孩子就自伤的事件。

宁波的一位医生一晚上接诊两个孩子:一个连砍自己6刀,刀刀见骨,另一个从6楼跳下,没能抢救回来。这两个孩子自残,自杀的原因,都只是父母不让玩手机。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父母的焦虑和压制,催生了玩手机的兴趣

生活中,我们往往是越不让孩子做什么事情,他就越是要做什么事情,这其实是“禁果效应”带来的一种反应。我们反对和禁止会增大孩子的好奇和内驱力,让他更加的喜欢手机和网络游戏。

我们这一代家长见证了网络从无到有,再到它的爆发,而我们的孩子则直接生活在网络时代,我们对网络的看法和孩子是有所不同的,我们享受了网络带来的红利,同时也看到了网络带来的伤害,所以对于网络成瘾我们是恐惧的,我们看到过他的迅猛和吞噬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孩子拿起手机的时候,我们条件反射地就想到了:他爱上了玩游戏!他可能上瘾了!他玩的时间太长了!他会影响学习的!但真实的情况是,他们这一代把网络当成了工具,合理的使用这个工具既可以消遣时间,也可以增加见识,还可以帮助学习。

所以当我们不停地阻止,迎来的就是孩子各种花样的玩,藏和反抗。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满足人类需求的设置,加速了孩子对游戏的着迷

从游戏的特征而言,游戏世界是一个有限的,简化的世界,相比现实世界的复杂模糊,游戏中的任务和规则是明确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孩子很容易适应这样的规则。

从人类心理而言,喜欢看自身行为产生的成果是我们的天性,而游戏世界恰恰满满足了这种需求,在游戏世界里,个人行为可能立刻就能得到反馈,例如增j加经验值,增加金币增加或级别提升。

在游戏的世界里,犯错了可以重来,人死可以复生。同时很多游戏是有及时社交功能的,孩子可以在里面找到和自己聊天,倾听自己的人。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游戏这种低成本,低风险的自我实现方式,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时,游戏就成了一种逃避现实世界的方式,孩子可以在游戏里建立社交关系,不断升级,在游戏中体验持续的挑战和个体存在的意义。

青少年因为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社交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普遍较高,加上青少年自制力弱等因素,青少年却是比成人更容易对游戏上瘾和着迷。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爱玩和病理性成瘾是不同的

只是爱玩,未必就是游戏成瘾。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最终版本为游戏成瘾列出了三条诊断标准:

第一条,对游戏行为的控制力减弱,例如无法控制游戏的频率,强度、时长和具体情境等。

第二条,游戏的优先级不断提高,优先于日常生活和其他正常兴趣爱好。

第三条,在出现消极影响后,依旧继续加大游戏行为的力度,以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遭受巨大损失。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怎么来理解这三条呢?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如果游戏成瘾了,那么他不仅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他还不在意现实的生活,每天就是游戏,头不梳,脸不洗,不出门,不社交,一切重点都是游戏。而且对自我行为失去了控制力,不玩游戏就难受,睁开眼睛就是游戏,否则浑身不舒服,抓耳挠腮,精神萎靡。

生活中很多孩子,其实根本到不了成瘾的程度,他们只是喜欢玩,并且自我管理能力不够,加上父母比较焦虑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基本上就会出现孩子一碰到手机,我们就觉得他们完了,他们迷上这个东西了。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

1、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让孩子远离环境诱惑

孩子喜欢手机游戏除了游戏设计本身之外,环境也是一大主因,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很看重友伴关系,他们可能会相互模仿,一起去玩同一款游戏;攀比同时有网瘾的家人,你天天下班就拿着手机,为啥我不行。

所以要想孩子远离手机,父母需要先从自身出发,自己不做低头族,而是花时间去陪伴孩子,搞好亲子关系。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好,孩子就越不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父母和孩子关系越紧张,双方存在冲突时,孩子就会在网络上寻找亲密关系或认可,不良影响就有了可乘之机。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夫妻和睦,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对于玩手机游戏,从小就跟孩子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和孩子交朋友,家人一起坚决执手机使用规则,当孩子上了高中之后,父母则可以把手机管理权利和责任交给孩子,相信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个可以自我管理手机使用的少年。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2、多方面帮助孩子满足基本需求以避免手机游戏成瘾

从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知道爱和归属与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它们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向网络的虚拟世界寻求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

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好,社交面太窄,或者是有社交恐惧症,社交羞怯,又或者缺乏社交技巧,存在现实社交的挫败感,就会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就感,自信和群体皈依感,网络的私密性也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天地,当孩子的归属感,爱和尊重都是从手机游戏或者某些社交软件上获得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现实世界。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所以父母要要在现实生活中多给予孩子认可,赏识,尊重和信任,培养他们自信心和价值感,有了自信心和价值感,孩子就不需要在虚拟世界里追求认可和价值感了。

网络成瘾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成瘾者的现实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转而利用网络或到网络中寻求满足,因此,戒除手机游戏成瘾的重点是满足成瘾者在现实中的合理需求,干预的目标不是戒除手机游戏行为或者是隔绝网络,而是合理的使用手机;不是排除手机游戏,而是平衡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

对于手机游戏成瘾的干预,通常需要家庭的参与,尤其是儿童手机游戏成瘾,需要家人从亲子关系入手,进行家庭干预。

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跳楼:成瘾背后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一些父母通常只对孩子学习进行要求,而禁止孩子玩游戏,其实父母们需要明白学习和游戏是可以兼顾的,如果父母对孩子玩游戏,秉持着开放的心态,不对游戏抱有敌意,不禁止孩子上网或游戏,而是要求孩子合理管理上网和游戏时间,那么孩子也许就能兼顾游戏和学习。

对孩子来说,如果他们玩游戏的同时,也能兼顾学习,那么父母反对他们游戏的态度,也就不那么强烈了。因此,兼顾游戏与学习,不将两者对立的态度,可能对解决手机游戏成瘾问题有更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父母   孩子   手机   社交   现实   规则   需求   东西   关系   方式   家庭   时间   喜欢   世界   游戏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