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文 | 卿晨

图 | 网络

8月23日下午四川宜宾,一名两岁多的幼童在游泳馆游泳池玩耍,结果不小心翻沉进泳池。刚开始,男童挣扎得比较厉害,试图摆脱游泳圈的束缚,可等游泳圈自动脱离身体时,他已经没有力气挣扎了。最终男童抢救无效死亡!

男童苦苦挣扎了一分钟,最终还是没有等来希望!

视频显示事故发生前后6分钟之内,没有任何大人出现!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事发视频,希望能给更多监护人提醒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整整6分钟,没有任何大人出现

然而,他的父母竟是这家游泳馆的负责人!母亲赵女士说她只是去了一趟厕所,没想到回来就发现孩子已经没有意识呼吸、脉搏丢失......

看着男孩儿在水池里挣扎,真的感到非常的心痛!难受!

短短几分钟,孩子就没有了,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的父母身为游泳馆的负责人,本应该比普通父母更注重孩子在泳池内的人身安全。

身为游泳馆的负责人,这位妈妈是失职的;身为孩子的监护人,这位妈妈更失职!

由商务部发布的《沐浴业管理办法》,对沐浴企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卫生消毒设备、明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都有规定,但却未明确提出婴幼儿游泳洗浴应参照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监督体系。

由于国内没有出台统一的婴幼儿游泳馆监管条例,所以一切全靠宝爸宝妈的“火眼金睛”!

然而当双眼被手机蒙蔽后,悲剧就会再次上演…

2018年7月31日下午5时左右,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游泳馆游泳,自己在池边玩手机。结果小宝翻沉在游泳池,尽管大宝多次提醒妈妈,但妈妈始终在旁边玩手机,最终没有及时发现事故,孩子经抢救仍无法自主呼吸,宣布脑死亡。(厦门日报)

根据监控:福州吴女士带两个宝宝游泳时,觉得工作人员给的背心式泳圈太松,便给女儿换上了坐式儿童游泳圈。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随后吴女士走到一边背对泳池,这时坐在泳圈上的女婴,伸手去拿泳池中的球时,不慎翻落入水。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吴女士返转身时,并没有抬头看向孩子们,而是站在泳池旁边看手机,这时女婴已经沉在水下不停挣扎,男童试图用游泳圈施救未成功。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男童第一次向吴女士求救,但小手被对方甩开,此时,女童挣扎的动作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停止...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男童趴在泳池边上,第二次、第三次向吴女士示意,都未引起妈妈的反应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直到男童第四次提醒,粗心的妈妈才发现大事不妙,赶紧奔过去将女儿救起…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送到医院已经是20分钟以后,最终抢救无效宣布了死亡。

最让人心痛的是:大儿子已经多次提醒妈妈,多次拉扯她的衣服,提醒妹妹出了问题,可惜妈妈依然看手机,对儿子置之不理, 最终酿成大错!

及时回应孩子是做母亲的本能。

尽管偶尔累了,但也不应该在游泳池边放空自己。

一时的疏忽,就结束了孩子的一辈子!

有些大意真的一次也不能犯!

“婴幼儿游泳”这项从国外传来的运动让无数年轻的父母非常乐意接受,并且非常愿意让孩子参与其中。

有研究表明,人的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出生至6个月,尽早让孩子参与婴儿游泳,能有效地刺激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肌肉和骨骼系统,促进婴儿大脑、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激发婴儿的早期潜能。

任何一项运动都会有风险,那么婴幼儿游泳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如何选择游泳馆

1、环境怎么样?

尽量选择连锁店,价格低廉肯定硬件软件有欠缺。

游泳馆营业手续是否齐全、池水是否清澈透明、地面是否防滑、卫生情况是否达标、救生器材是否齐全。

选择可靠而舒适的场馆更有利于孩子玩耍。

2、工作人员够不够?

工作人员一定要有亲和力,才能安抚害怕或不适应泳池的宝宝,否则对待孩子就像是对待流水线上的玩具。

工作人员数量足够多,保证宝宝至少能得到一名工作人员看护。

除了正常接待的工作人员,还应该配备足够的安全员。随时对泳池进行巡查。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游泳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1. 进行必要的被动操

大人在游泳以前都要做热身操,孩子也需要提前热身!

被动操可以防止宝宝出现抽筋、不适应等问题,帮助其尽快适应水中的环境。

2. 选择合适的游泳圈

根据宝宝的实际年龄、身高、体重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泳圈。

一般来说:

0-6个月的宝宝使用脖圈;

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使用趴圈;

1岁以上就可以使用腋下圈;

2岁以上就可以使用座圈;

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使用臂圈。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像福州吴女士那样私更换孩子的游泳圈。避免因为婴儿游泳圈不合适而出现翻圈的危险。

家长必备的安全常识:

1、游泳圈≠救生圈

除了材质,重量,颜色等明显区别,其本质区别为:游泳圈是玩具,是游戏用品。救生圈是救生设备。

一般在游泳馆都会给孩子使用游泳圈,但家长不应该认为孩子带了游泳圈=安全!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2.游泳时间要适当

游泳会消耗大量体力,孩子会从刚开始的游泳变为戏水玩耍就已经脱离“游泳锻炼身体”的本质。

长期呆在水里会让身体体温下降,所以游泳时间最好为一个小时左右。

游泳前不要吃的太饱,半个小时后需要吃东西补充能量。

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也要适量!

3.出现溺水怎么办

发现宝宝溺水应立即将其从泳池中捞出,观察宝宝是否有意识。

如果有意识有呼吸:需要给他保暖,并拨打120等待急救就可以。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如果无意识有呼吸:给宝宝进行保暖并且把宝宝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然后立即拨打120等待急救。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无意识无呼吸:必须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等待急救。

2岁男童在自家游泳馆溺水,妈妈: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游泳的好处再多,也没有安全重要。

带孩子去游泳不是去玩耍,家长一定要随时盯着。不要把看护责任全部交给工作人员或者游泳圈!

带孩子出门,随时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面对在水里玩耍的孩子,更不能失去半分钟的“火眼金睛”!

各位家长,您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游泳馆   男童   妈妈   泳池   婴幼儿   婴儿   厕所   游泳   呼吸   工作人员   女士   家长   父母   宝宝   孩子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