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哇"的一声,我顺着声音望过去,看到一个妈妈正在用手打孩子,边打边说:"都告诉过你了,不要和他一起玩,你看他浑身脏兮兮的,要是有病怎么办?走,赶紧给我回家去,洗干净。"

可是孩子就是蹲在地上不走,最后妈妈没有办法,直接抱起来孩子走了。

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这是怎么回事?我听旁边的几个老太太聊了起来。原来,这个妈妈带着孩子在楼下踢足球,结果过来一个浑身有点脏的孩子,想一起踢球。好像俩孩子还是同学,在学校经常一起玩。孩子的妈妈见了就不高兴了,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应该和这样脏的孩子一起玩,于是教训孩子。孩子又不听话。

唉,这又是一个爱操心的妈妈。

孩子在我旁边问我:"妈妈,怎么回事?"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指着那个有点脏的孩子问他:"你愿意和这样的小朋友一起玩吗?"他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他好脏啊,我不想和他一起玩。"

我想告诉孩子说,这样想别人是不对的,可是又觉得直接反驳他,也许会误导了他。因为一个人的穿着不一定能代表全部,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人的习惯。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讲卫生、懂礼貌,所以孩子不喜欢脏东西也是对的。

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对于孩子交朋友这件事,我们家长都非常的看重。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习好、品德好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因为孩子的心性未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自己好朋友的影响。

如果朋友勤学好问,态度认真,那么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会变得认真;如果朋友贪玩,调皮,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导致成绩下降。这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力。

所以家长干涉孩子的交友,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这一点是肯定的。只是如果是粗暴的干涉和拒绝孩子交友,效果并不好,甚至会适得其反。

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因为无论是孩子处于小学阶段还是初高中阶段,心理都还处于成长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叛逆期。小学阶段孩子处于第二叛逆期,初高中的孩子处于第三叛逆期。如果家长采取强硬的手段,压制孩子交友,拒绝某些人做朋友,可能会激起孩子内心的反感,让孩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话,家长更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也就更不能了解和解决孩子的问题。

对于孩子交友这方面,我们家长要怎么样做,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呢?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内心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尤其是内心对自我的肯定,孩子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的判断,有了自己的主见。这其实是好事,证明孩子的心智在一天天的成熟。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的是引导的作用。

首先:要先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对于孩子的朋友,我们家长或许只能从外面上进行认识,至于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并不了解。所以如果我们强行的制止孩子和某一个朋友的友谊,就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丽丽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学校里就经常和一个学习不好的女生一起玩,后来丽丽的妈妈知道了,有点奇怪,可是并没有直接指责丽丽。而是在一天接丽丽放学的时候,随口问她:"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经常和谁一起玩啊?"丽丽回答到:"我经常和程芳一起玩。""为什么啊?"妈妈又接着问。丽丽说:"妈妈,虽然程芳学习没有我好,但是她很喜欢诗词,我们经常在学校玩飞花令。太好玩啦。"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这才想起来,最近丽丽迷上了诗词。

虽然孩子的朋友学习不好,但是激发了孩子对诗词的兴趣,这也是好的,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影响力。

其次:帮助孩子分析这个朋友的优缺点

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每一个身上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孩子毕竟年纪小,对朋友的认识不够,有时候只是觉得俩人在一起好玩。而作为家长,我们是希望孩子能够交到良师益友。所以当我们觉得孩子的朋友不适合他的时候,我们要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和孩子进行分析,让孩子明白和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就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个孩子,妈妈可以多一些耐心,和孩子进行沟通:"你看,这个孩子浑身脏脏的,不爱干净。你觉得他这样的形象好看吗?""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吗?""你要是特别想和他一起玩,那你就告诉他,请他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这样你们就能一起玩了。"

我想,也许孩子会对那个朋友说:"你回家换身衣服吧,我在楼下等你玩。"

再次:鼓励孩子交友

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长处,也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认识朋友,多和朋友交流。因为朋友能够给孩子真正的内心的快乐,这是家长给予不了的。

昨天下午孩子在楼下玩,见到了久违的小伙伴,俩人一见面就亲热的打招呼,然后玩在了一起,虽然都带着口罩,但是依然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和兴奋。

后来回到家,孩子对我说:"妈妈,今天是我玩的最开心的一天,我终于有找到有朋友的感觉了。"

我感慨道:我天天陪着他,却抵不过朋友陪他一个小时。这就是朋友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交朋友,交好朋友,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让孩子感觉到真正的快乐,感受友情的快乐。

最后:我们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孩子和谁做朋友,不是家长说了算

其实我们家长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

我们只有成为了孩子的朋友,我们才能更了解孩子,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引导孩子。

所以,家长要放下自己的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体会孩子的感受。

放下手机,陪孩子来一场运动;走出家门,和孩子一起共赏夕阳;改变心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多一点爱,多一点微笑,少一点脾气,少一些批评,就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我是小风车妈咪,家有9岁男孩,现在一手带娃一手写作,专注分享育儿知识和亲子沟通。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孩子成长路上的问题,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往期回顾:

我有一双彩色的翅膀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改编散文,原来孩子也可以这样优秀

"再不听话怪物就来抓你了"家长的这些话吓走了孩子的安全感

"你怎么这么笨?"家长的口头禅竟成为了孩子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家长   孩子   朋友   好朋友   友谊   说了算   俩人   叛逆   诗词   浑身   楼下   内心   不好   阶段   妈妈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