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之前不了解张桂梅校长,看到一篇文章写她训斥自己的学生:“让你读书不是让你做全职太太。你真的让我太失望了。”当时心里还很疑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为什么对全职太太抱有偏见呢?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但是看了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我才真正地懂得了她内心对孩子们的期望,她内心对女孩的爱,她是多么的渴望女孩能够通过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一辈子就在那个闭塞的山里走不出来,没有机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没有机会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新奇,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原本可以不一样。

张桂梅校长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女孩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一方小天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张桂梅校长得知自己的女学生做了全职太太后,反应会如此的强烈。因为在张桂梅校长的心里,每一个女孩都是自己的孩子,她含辛茹苦地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送去了大学。而结果却是女孩放弃了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做起来职太太。这让张桂梅校长觉得女孩失去了人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放弃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因为在张桂梅校长的心里,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

那些大山里的女孩,更因为家里条件等原因导致不能读书,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重复祖祖辈辈的生活。她想给女孩们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女孩要自强自立的底气。就像花木兰里唱的一样:“谁说女子不如男?”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所以说张桂梅校长的的斥责,包含的却是对女孩的深深的爱和期待,是“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论语》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讲的就是老师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即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帮助孩子们解答心中的疑惑,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但是张桂梅校长,把老师的职责更为扩大化,她是孩子们心中的“张妈妈”。是的,她不仅仅是孩子眼里的老师,更是孩子心目的妈妈。因为她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为前提,希望更多的女孩通过学习,走出大山,走向自己崭新的人生。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一路走来,张桂梅校长所经历的艰辛,不是我们常人所能够体会的,更不是我们常人所能够忍受的。可是张校长心里有一股热火在燃烧,有一个声音在回响:那就是帮助更多的女孩走出大山。

为了让女孩上学,她办了免费高中;为了让女孩上学,她一次次的家访;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她和孩子同吃同睡;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她制定了严格的学习生活计划……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在张桂梅校长的喇叭声中醒来:“起床啦!”看着窗户上闪亮的灯光,张校长脸上是欣慰的笑。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已经有1800多名女孩通过张桂梅校长的帮助,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大学,这是一个多么辉煌的成绩。但是对于张桂梅校长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还有更多的女孩在等待着她。

看着张桂梅校长步履蹒跚,手贴药贴走上领奖台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畏:一个弱女子凭一己之力,改变千人命运,何其伟大?而她却谦逊地说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并且说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站在讲台上。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

“燃灯”校长张桂梅,为什么会叫她“燃灯校长”呢?

我想有两层意思:一是张桂梅校长为山区的女孩们点燃了一盏希望的灯,照亮了她们的人生;而是因为张桂梅校长自我牺牲的精神,就像一盏点燃的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这才是老师的模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张桂梅校长最好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花木兰   老师   实至名归   主动权   勋章   共产党员   疑惑   校长   模样   命运   女子   孩子   女孩   机会   人生   更多   知识   世界   张桂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