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无名英雄的诗

“是谁挥洒了千顷鲜红的血涛,把这世界的腥脏涤净?是谁燃烧了万丈​炳​灼的心火,把人类的罪恶毁​烬​!

我为正义而牺牲的朋友哟,我祝你光荣的死,成为猛烈的导火线,使革命的炸弹早日在赤日光中飞进!”

​​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上面这首诗的作者叫郭伯和,他的名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即使在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馆里,也需要非常仔细才能找到。在上海龙华和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展示的约3000位先烈的事迹中,我们所熟知的可能只有几十人而已。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和郭伯和一样,在建党建国的过程中虽然有无数先烈为革命献身却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会永远被铭记。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前赴后继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当今如此强大的中国。在全球疫情严重的今天,我们可能还像那些国力薄弱的国家一样无法及时接种有效的疫苗,病毒肆虐,民不聊生。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有些人认为,红色文化是只存在于历史当中。其实不然,它不仅存在于历史,更存在于当下。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红色文化的因子。

就像立志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勇敢面对新冠病毒“挂帅出征”的李兰娟院士和钟南山院士、疫情当中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印记、穿上又闷又热的防护服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我们这一代人都是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革命先辈的家庭教育

说到瞿秋白,大家都不陌生。他生于江苏常州,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更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瞿秋白先生能在文学上取得如此高的造诣,得益于他对文学的热爱及广泛阅读,而帮助他建立起对文学热情的正是他的母亲。

1904年,瞿秋白五岁,到星聚堂舅父庄怡亭坐馆的庄氏书馆里读书。书馆的功课,一开始是识字,接着读蒙学课本如《百家姓》、《神童诗》等。瞿秋白在入学之前母亲曾经教他识字,所以先生一教,很快就学会了;有的字先生还没有教,他已经会读会写了。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瞿秋白入塾第一天,庄先生教了八个字:“聪明伶俐,青云直上”。这是瞿秋白在家中就学会了的字。放学回家,他跑到母亲面前,一边写给母亲看,一边得意地说:“早已晓得了。”

吃过晚饭,瞿秋白常常和邻居的小朋友在一起,母亲金衡玉坐在孩子们身边,摇着一把扇子,一边替他们赶蚊子,一边给他们讲故事。有时候她教大家猜谜语,或者教瞿秋白背诵唐诗。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瞿秋白母亲讲的故事也涉猎非常广泛,包括《聊斋志异》中的《鼠戏》、《狐嫁女》、《种梨》、《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和太平天国相关的故事等。

此外,瞿秋白的叔父家中藏书也很丰富,有正史、野史、稗史,并且有太平天国的书籍。这也进一步培养了瞿秋白读历史和文学书籍的兴趣。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好的家庭​教​育应该营造一个学习氛围

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成就孩子。因为孩子学习是非常需要一个氛围的,瞿秋白的家庭教育就是如此,不仅家中各类藏书丰富,母亲更从小教他识字,在瞿秋白的闲暇及玩耍时间也是充满了学习氛围,包括猜谜语、背诵唐诗、讲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历史故事。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久而久之,他在阅读上的广泛涉猎以及知识积累进一步使他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远超同龄人。进一步使他愿意在文学上继续付出更多精力与时间,兴趣与付出的努力相辅相成,最终使他获得了如今在文学上的成就。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如今许多家长虽然非常紧张和关注孩子的教育,但却鲜少有父母能做到像瞿秋白的母亲这样,自然而然地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把读书学习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自己作为孩子的榜样。瞿秋白的母亲能够将文学故事信手拈来,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必定是因为她自己在文学作品上也涉猎广泛,而瞿秋白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建立起了对文学的强烈兴趣。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父母不能总是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要想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就需要学习瞿秋白的母亲身先士卒、广泛涉猎、多多学习,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教授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孩子也会以父母为榜样,将学习和阅读当做一种娱乐和消遣。

这种学习方式是最高效也最能令人感到快乐的!孩子将不再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或一个负担,而是一个能够给他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事情。

成就瞿秋白的,除了他自己,更重要的是母亲

这不就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最高追求吗?我们希望孩子是遵从内心的意愿喜爱学习,而不是为了完成父母或者社会对他的期待。但往往现实是父母没有替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却出于竞争压力强迫孩子学习。

我们与其选择强迫孩子学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不如选择学习瞿秋白的母亲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舒适的学习氛围。

本文由砚七母婴情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雨花台   聊斋志异   太平天国   母亲   先烈   疫情   家庭教育   氛围   成就   父母   红色   兴趣   孩子   故事   知识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