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儿童误服药物重在预防,这5条用药规范要牢记

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每年有超过875000名儿童和青少年因意外伤害死亡,其中中毒是导致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5大原因[1]。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 Kids Worldwide-China)发布的数据显示[2],药物中毒是儿童中毒的首要原因,约占2/3。在中国,有调查研究显示[3],有误服药物和药物中毒经历的儿童高达16.07%。

应对儿童误服药物重在预防,这5条用药规范要牢记

2021年7月20号,王忠兰发表在《中国药物警戒》上的“儿童误服药物调查及防范措施研究” [4],调查了山东省16个地市3005名0~18岁儿童的误服药物情况,92.41%被调查家庭中都有备用药品。家庭备用药物主要有儿童感冒药、儿童退烧止痛药(内服)、成人药和儿童止咳化痰药等。47.79%家庭将备用药品放在专用药箱里,45.73%放在未加锁的抽屉、床头柜内,4%家庭随意放置,给儿童带来了安全隐患。另外,儿童误服的药物也主要为儿童感冒药、止咳化痰药、退热止痛药等,可能是由于儿童感冒、发烧、咳嗽这些症状更为常见,家庭储备的此类药物较多,所以导致这几类药物的儿童误服率比较高。

应对儿童误服药物重在预防,这5条用药规范要牢记

该调查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值得我们关注——城市儿童误服药物率(5.93%)显著高于农村儿童误服药物率(3.56%)。大众普遍认为城市家长学历层次较高,用药习惯应该更好,但调研结果恰恰相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城市的家长学历(集中在专科、本科)要高于农村家长学历(主要是初中及以下),在识别儿童发生了误服药物方面更具优势,误服儿童得到了及时的关注;②发生误服药物的儿童年龄集中在1~3岁和4~6岁,被调查者中城市儿童的年龄集中在1~3岁和4~6岁,农村儿童年龄集中在12岁以上,因此调查样本中城市儿童所处的年龄段更容易发生误服药物的情况;③农村家长给儿童用药前总是阅读药品说明书及核对药名和有效期,并且经常咨询专业人士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家长。这说明了农村家长的用药行为习惯是优于城市家长的。

应对儿童误服药物重在预防,这5条用药规范要牢记

儿童误服药物的发生地点主要是在家中,误服药物来源主要是备用儿童药物和备用成人药品,误服药物的类型主要是品种错误、过量使用和用药途径错误,误服药物的剂型主要是片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胶囊。

在误服原因方面,主要是儿童自己主动误服,处于1-6岁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受药物颜色或包装吸引,模仿力强,容易被家长的服药行为诱导;也可能是药物随意摆放、易获得,药物包装易被儿童开启等原因所致。

应对儿童误服药物重在预防,这5条用药规范要牢记

此外,父母、祖父母等看护人也会导致儿童误服药物,主要是由于药物包装、名称相似,看护人易混淆,看护人未仔细阅读说明书、用药说明,以及看护人凭个人经验或道听途说自行用药等。

为了儿童的用药安全,家长(包括其他儿童看护人)要形成正确的用药理念,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用药规范如下[4]:

1、家长在给儿童喂药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核对药名和有效期。做好家庭常用药的日常管理,尽量减少家庭备用药品种类和数量,成人药品与儿童药品分开存放,并且放置于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2、不要在宝宝面前服药,尤其是小宝宝,他们喜爱尝试新鲜事物,又缺乏安全意识和识别能力,容易模仿大人误用。特别是长得很像果汁、糖果的药物,在服用后要第一时间收好。

3、家庭存储的药品,要远离儿童,放置在高处。将可能转移的液体药品放在带有安全瓶盖的容器中。

4、建议最好每隔3个月左右检查1次家庭备用药,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另外家长尽量不要用使用过的饮料瓶盛装药品和农药等有害物质。

5、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乱吃未经家长同意的物品,尤其是药品。

总之,预防儿童误服药物发生,需要家长强化安全用药意识,严守用药规范,识别儿童行为特征,从而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WHO. Original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 2002 estimates[EB/OL].[2020-11-10].

全 秋 儿 童 安 全 组 织 . 2015 儿 童 用 药 安 全 报 告 [EB/OL].(2015-12-21)[2020-11-10].

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 2018 中国儿童家长安全用药科学素养研究白皮书[R].(2018-10-30).

王忠兰,王钰,郝丽娜,胡利华,王晓玲,赵志刚.儿童误服药物调查及防范措施研究[J/OL].中国药物警戒:1-7[2021-08-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儿童   药名   止痛药   感冒药   高于   中国   说明书   药物   家长   药品   原因   发生   农村   家庭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