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时期的亲子共读方法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关于终身阅读的内容,雷夫老师分享了一个很好的关于亲子共读的方法。趁此机会,也盘点一下大宝的亲子共读之路。

不同年龄时期的亲子共读方法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亲子共读,是孩子被妈妈怀抱着,一起共读绘本,男孩子好动,有时候是他在我身边玩着别的玩具,我在他身边认真讲我的故事。

那时候我们共读了大概上千册绘本,有些是在家里共读买回来的,或者绘本馆借来的;有些我们是在绘本馆或者书店读的。另外,好给大宝订过《婴儿画报》《东方娃娃》《小牛顿》。

但杂志阅读效果一般,《婴儿画报》还可以,另外两个,有好些都没有怎么读过。一些低幼的绘本故事,孩子喜欢反复听,那时候基本以讲图为主,可以避免让孩子留意上面的文字。

后来孩子入学还是习惯读图,对文字不敏感,我认为,共读过程中还是适当指读为好,以便建立孩子对文字的初步意识。

不同年龄时期的亲子共读方法

后来,读的书字数渐多,我开始给他读睡前故事。那时候读完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绿野仙踪》,大宝听得津津有味,但自己不能独立阅读文字书。

自己读文字书,应该是在从大宝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的,起初入学,他是以识字零基础、算数数不满十、英语仅限接触过几位中文很好的外国朋友,基本一窍不通开始的,应该算零基础适龄儿童。

他读到了一本蛮有意思,且很适合他当时年级阶段的书,书籍有拼音,排版、开本都很舒服,书名是《一年级的大个子和二年级的小个子》。也许因为书本内容跟他当时所处的学段很相宜,他拿起来就没再放下,直到默默读完了整本书。

这件事让我很惊讶也很惊喜,曾经一度让我有些担心的阅读零基础男孩,开始爱上了阅读,且在阅读中寻得了趣味。

不同年龄时期的亲子共读方法

如此来说,孩子选读适龄书籍很有必要,适龄书籍,因为贴近孩子的生活,更容易引起阅读兴趣。就像米小圈系列,很多孩子喜欢,但不能以此类书籍为唯一选项,要不断引导孩子阅读更优质的书籍。

后来,我们两条腿走路:我有空就给他读书听,他也练习着读一些别的纯文字书籍。

我给他读的,一般是较难的,没有拼音的名家作品,比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间会有一些讲解。他自己读的,一般是有注音的较为有趣的纽伯瑞精品读物,以及一些桥梁书。

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宝读书的速度渐渐提升,现在一本三四百字的书,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读完。

但,通过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意识到,孩子的阅读缺少了评估,是否习得了一些新字词,是否会应用新字词等等。

雷夫老师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在学校以及家庭都可以操作的好方法——读书会。我以家长的角色来复述。

即每周共读一本书。其实并非是幼年那种亲密无间的共读,而是孩子和家长各自持一册,规定好完成的时间和阅读范围,每周拿出1~2小时,做阅读讨论。

如此,不仅仅可以培养了阅读兴趣,家长和孩子之间还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这是格外难得的 。

假期第一天,一切进展都还不错,感恩。还有两天,一点一点前行吧。假期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绿野仙踪   亲子   画报   拼音   不同年龄   婴儿   假期   教室   时期   家长   兴趣   奇迹   文字   书籍   孩子   基础   方法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