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当我们以为孩子需要的爱很多很多的时候,其实他们需要的或许只是沟通与陪伴;

当我们以为孩子不需要过多的关注的时候,其实他们需要很多很多的关心与爱护。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01

16岁高中生失联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四川雅安一位16岁的高中生小任,在返校途中离家出走,已失联8个月,家长非常担心。因为孩子离家时没带手机和身份证,身上只有300元生活费,希望知情人士能够提供消息。

看到这样的消息心情总是很沉重。只希望孩子平安无事,能早点回家。

首先孩子选择离家出走这样的方式是很危险的,存在相当大的隐患,16岁的孩子心智毕竟还没有足够成熟,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更没有足够的生存必备的常识,出走后可能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他可能无法自如应对;

其次是失联8个月,这么长的时间里,身上仅有300元的孩子如何生活。按理说无论是出于何种理由离家出走,都足可以消气了,然而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是不知道如何联系家里,还是无法联系,都实在令人担心,也难怪家长担心孩子被人骗或是被人控制了;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三是孩子之所以选择离家出走这样极端的方式,会不会也与家长的沟通不畅有关。家长说孩子失联前无异常,翻看聊天记录和日记也没发现问题,父亲还透露孩子的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是靠药物控制病情,想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也会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会不会是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某些心理变化,或是情绪变化的小细节,以致于未能及时察觉?毕竟,孩子离家出走,总不会无缘无故,寻找到原因可能对了解孩子的去向有所帮助。

孩子小时,父母更多的是操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孩子长大了,父母更多的要操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02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

有天晚上,大雨滂沱。妹妹说家长群里有位家长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原来是姨甥女小画的小同桌放晚学后失踪了。小画读小学三年级,刚换了新同桌。

群里一片担忧声,放学到现在已经过去3个多小时了,一个才9岁的小孩,他能去哪里?大家都担心会不会被人骗走了,忧心忡忡。年轻的班主任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赶紧去调取校门口的监控,确认是孩子是一个人离开的。但这担心也没有丝毫减少,因为不知道孩子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会遭遇什么事情。

家长在家长群里发出救助信息后,有小同学说在十公里外的江南路见过他。这个信息无疑更加剧了家长的担忧。江南路和他们家南辕北辙,他们家就在学校附近,走路也不过10分钟左右的距离。而现在他的小同学却说,在十公里外的江南路见过他。谁带他去那里,他在那里干什么,他又为什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家长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这个小男孩子的消息,牵动着所有家长的心,担心他会遭到什么不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群里才传来消息,说小男孩找到了。

家长在警方的帮助下,通过调取监控才知道,小男孩居然一个人走回了二十几公里外的老家。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累得蔫蔫的,毫无生气。很难想象,一个才九岁的小男孩,居然仅凭印象,就走了二十几公里,其间有一些路段更是漆黑难走,难为他竟然能坚持着走了回去。

也庆幸,一个小男孩单独走这么远的路,最终能够安全到达。但是,相信家长想起来都会后怕。毕竟,不可控的因素那么多。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才9岁的小男孩这么想不开,要选择离家出走?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是因为他爸爸要送他去全托,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他不想去。他觉得是爸妈都不想要他,他不知道怎么和爸爸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家中妈妈角色的缺失,他爸爸一个人实在是没办法照顾他,他爸爸说:我但凡有点办法,也不会想送他去全托。这句话道出了单亲家庭的无奈。

然而孩子最需要的始终是父母的关心与陪伴,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弥补不了的。

最后爸爸表示会和孩子好好谈谈。相信经过耐心的沟通之后,父子两人可以达成和解与理解。

千万不要让孩子再有离家出走的念头了,太危险。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03

7岁小孩说要“炸掉”学校

谁说父母的离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疏于照顾,父母亲角色的缺失不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心其实是很敏感的。父母相处的每一点变化,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变形计》里青海那一期的主人公张赢天说:父母既然不能好好照顾孩子,那为什么要把孩子生下来?

听起来是孩子的气话,但也不无道理,虽然有时生下孩子是非计划内的事情,但孩子既然生下来了,照顾好孩子的责任便无从逃避。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小姨家的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小姨和小姨父整天为生意奔忙,实在没有精力去照顾小孩,又怕孩子在乡下学校读书无人管教,孩子的学业会荒废,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把孩子送到县城一所全寄宿的私立学校去上学,周末就由我妈接回我们家照顾两天。

本以为这是能替孩子做的最好的决定了,结果令她始料非及。一开始孩子就很抗拒,说不想去。小姨和小姨父千哄万哄的,终于把孩子送进学校,以为过一段时间孩子就适应了。

但孩子一直都很不开心,周末我妈送他去学校的时候,他闷闷不乐,他说他想把学校“炸”掉,他就不用去那里上学了,他说那里的老师不好,同学也不好。

每回他都可怜兮兮的央求我妈说,“姨妈,你能不能跟我妈说,让她不要送我去全寄宿学校好不好,我真的很不喜欢,我想回家,我在家里也能上学,我不用爸妈管,我也会好好上学的,好不好?”开始的时候,我妈以为是孩子刚去不适应,就跟他讲道理,哄他听话。

没想到两年过去了,孩子不但没适应过来,这种排斥的情绪反而越来越强烈,最后小姨妥协了,只好带他回乡下的学校上学了。

可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最想呆的地方永远是自己的家,孩子最想要的人,永远是父母。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结语

不管是离家出走的小孩,还是说要“炸掉”学校的小孩,他们所要的其实都很简单,就是父母的爱与陪伴,是一个完整的家。

美国的约翰﹒布雷萧在《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一书中表示,孩子童年的每个阶段都有正常的依赖需求,如果孩子的这些依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带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步入成年,成为一个永远带着童年创伤的“成年小孩”。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打着爱的旗号,做着为孩子好的决定,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情绪与想法,这种爱是自私的。

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的爱应该是顺畅的沟通,是父母以平等的态度,以陪伴为宗旨,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宽松友爱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9岁小男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愿你我共勉!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生下   父母   孩子   姨父   江南   必修课   情绪   小孩   想法   担心   爸爸   路上   家长   消息   时间   地方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