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最近我在悟空问答上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公强烈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无独有偶,在知乎上我又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下面的这个问题写的比较详细,妻子认为学琴是为了提升自己增加生活情趣,而丈夫似乎是个不懂情趣的人,觉得弹琴太吵,非让妻子在钢琴和他之间做个选择。

“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这样的夫妻矛盾,听起来让人哭笑不得,两方谁都不肯迁就谁,难道罪魁祸首是那架钢琴吗?

这让我想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件影响我深远的“小事”。

那时我受邀到南方某城市,经人介绍给一位颇有威望的企业家的妻子教授钢琴。

女主人端庄漂亮,她一见我就向我讲述了她和钢琴的不解之缘,幼年学琴后被迫中断,但依旧没有忘记那个美丽的钢琴梦。

我心里想着,教学生弹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于是就按照我的一贯教法教了她一段时间。

奇怪的是,这位学生从不在丈夫在家时弹琴,一开始我以为她害羞认为自己弹得不好不想在丈夫面前献丑。直到有一次,我教学时,她的丈夫回家了。

学生急忙中断了我们的课,直说:今天就上到这里。

我没见过这样的学生,觉得莫名其妙,我是老师,我课没上完,你怎么可以就不上了呢?那好吧,我从此以后就不用再教你了。

“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离开一段时间后,我收到了一封长达四页纸的信,字字真切。那位学生非常诚恳地表示了她的歉意,并请求我回去再教她弹钢琴。她讲述了她这大半生的故事,从她第一次接触钢琴到再次学琴,结婚后郁郁寡欢的日子,以及丈夫的不理解。

我这才知道,原来她的丈夫,并不赞同她学琴,甚至厌恶钢琴、厌恶音乐。在那个年代,艺术学习还不像现在的推广力度那么大,在他丈夫的眼里,弹琴不是艺术和文化,是戏子才会做的事情,这种错误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他的血液中。

没有人生来就讨厌音乐

那是第一次,让我的内心有了触动。一个家庭,一对夫妻,却因为两人对于钢琴的不同喜好,产生了矛盾。我的这位学生,为了顾及丈夫以及家庭的和谐,就放弃了自己的钢琴梦想。

“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人不爱音乐一定是有原因的,没有人生下来就厌恶音乐。在几十年前,大搞工业建设,造成重理轻文,重技术轻文艺,社会精英阶层充斥着大量技术人员。这位先生作为一位企业家,怀着傲慢与偏见,厌恶琴声与音乐,造成了他和妻子的不和谐。优美的旋律他听不懂,也不能和妻子共同欣赏音乐,这其实是他最大的损失。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依旧有人不赞成学钢琴,这是他们观念上的错误,他们认为学钢琴并不是学艺术学文化,所以学不学钢琴本身就是一件无所谓可以不学的事情。

“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我要说的是:大错特错!学钢琴就为了学艺术学文化,不能让学生从钢琴学习中学到艺术和文化,那这就是老师教学的失败,但学钢琴这件事本身,是没有错的!

音乐能够触碰内心深处的灵魂,丰富你的生活,从学钢琴到爱上钢琴,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也是上面这件“小事”,坚定了我此生对钢琴和音乐教学的艺术追求。我希望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音乐,长大了依旧是喜爱音乐的大人,这是不是就能解决这样的家庭悲剧?至此,我一直都在寻找一种能够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合理教学法。

音乐能赋予孩子无边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没有人生早期的音乐教育,干什么我都会一事无成。”作为一位热爱音乐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出色众所周知,而音乐在他人生中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音乐的神奇奥秘不仅在于欣赏,更在于参与。在接受音乐的微妙变化时,孩子们的听觉、动觉、视觉等变得敏锐起来,拥有了一套灵敏度极高的信号接受系统,这对孩子发展多元潜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音乐教育越早越好。

“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无论从事科学类还是艺术类工作,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都需要同时兼备,任何一种都不可偏废。而音乐学习就能够很好地同时训练这两种思维。

学习音乐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自由感受音乐,从音乐里想象到的可以是颜色、可以是景物、可以是情绪、情感,可以是任何元素。所以说学习音乐是最高级的形象思维训练,能够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对提高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十分有利。

“声音概念教学法”如何培养孩子爱音乐?

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音乐为本,声音为主,概念先行,琴情合一。”也就是我的“声音概念教学法”。我倡导把学琴提升到学音乐、学艺术、学文化的高度,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审美、培养对音乐的爱好。

在我的逻辑里,一位不爱音乐的一流演奏家和一位热爱音乐的三流演奏家,毫无疑问,后者会活得更开心些。就算你有了高超的演奏技巧,但你打心底里不喜欢音乐,那你只是一个熟练操作键盘的工匠。

钢琴音乐是一种听觉的文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学生们的弹奏技巧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们对审美听觉的培养!

“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声音概念”教学法是我在总结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钢琴构造的特点,借鉴国际上优秀的弹奏理念,引导学生如何分辨“好声音”演奏“好琴声”,将钢琴作品中多层次的细腻丰富的声乐弹奏出来的先进的钢琴教学法。它颠覆了不合理的传统理念,坚决反对、抵制只把学琴做为机械式运动的现象和做法,引领教学新思维,还原学琴的本质就是学音乐学艺术,提出了学琴最终还是学文化的观点。

面对一个作品,要教会学生从建立好“音色”弹奏好“音乐”两个方面相铺相成来弹奏,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去诠释每一个作品的风格与情感。

“老公反对我学钢琴该怎么办?”钢琴就是家庭悲剧导火索?并不是

音乐是什么?它不是音符的堆砌,而是一种活生生的语言。 尼采说:“没有音乐的人生将是一场错误。”我深信不疑,并且执迷不悔。只有让孩子们从小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学会“听”音乐,才不会让这样的家庭悲剧出现。

我们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听惯了轰鸣的噪音,而在独处的时候,为什么不给这段美好的时光一段美好的声音呢?学习钢琴,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技巧,而是要听到自己内心和人生,从你弹奏的音乐中,感受自己所有的心情。

为了给大家更多更全面的指导,解决视频教学不够有针对性的问题,现在购买专栏或是曾经购买过专栏的朋友,可以获得杨弋夫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导师们的专业指导,私信“我要学习”四个字,按照回复内容操作即可。

另外,大家还可以在圈子里发布自己练琴的视频,杨弋夫教授每周会选择几位进行一对一指导,请大家把握机会,马上行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爱因斯坦   钢琴   教学法   导火索   听觉   厌恶   悲剧   丈夫   妻子   老公   概念   声音   孩子   家庭   人生   艺术   文化   学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