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你:演奏钢琴复调作品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练习方法

随着钢琴教学事业的发展,复调作品的学习已成为学习钢琴的必弹曲目,让学生学习演奏具有三个乃至四个、五个声部的复调作品已成为钢琴学习长期的重要任务。

钢琴以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被誉为“乐器之王”。其中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演奏各种多声部的音乐。因此,学习钢琴就必须学会驾驭这件乐器来演奏好多声部音乐作品。目前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用得最多的是巴赫的作品,从程度最浅的《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与赋格》到中等程度的《二部、三部创意曲集》、《法国组曲》,高级程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帕蒂塔》等形成了一个系列。此外,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19世纪后期比利时作曲家弗朗克的《前奏曲、圣咏调与赋格曲》,20世纪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也是复调音乐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练习复调作品有畏惧心理,主要是感到弹奏复调作品时练熟慢、背谱难,弹好就更不容易。如果练习的时候,方法不得当,抓不住要领,往往出现事半功倍的情况,更会增加畏惧感。

复调作品不同于练习曲和其他主调音乐作品,有它自己的特殊性,练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品的分析

当拿到一首复调作品时,不要急于上琴练习,先要认真读谱,对作品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找出主题声部。每首复调都有一个主题声部,主题声部的性格和形象决定了整个乐曲的性质。例如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三首《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生动,活泼。运用了左右手两个声部的呼应,先是右手进入,在进行到第二小节右手5指弹完G音,手腕提起的同时,左手落在G音上开始另一个声部。在上琴练习前就要对作品里每次主题声部出现的时间、地点和调性弄清楚。

其次,还要分析全曲结构。 巴赫的赋格曲是最典型的复调音乐作品。赋格是以一个主题在所有声部中一再出现而构成的以模仿式为主的复调作品,一般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部分和结尾构成。呈示部通常是主题与对题在各声部以主―属―主(主―属―属―主)的次序先后出现;展开部则是以主题调式、调性上的变化展开对比,并常常采取多种变形,如扩大、缩小、倒影等;再现部是呈示部的变化重复,主题在这里返回主调是再现的标志;每首赋格的结尾各不相同,作用是使终止更加完满。通过认真仔细的读谱分析,在找出主题、对题的基础上分清乐曲的组成部分、调性分布、高潮所在等问题,方能进行有效的练习。

转给你:演奏钢琴复调作品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练习方法

二、分声部练习

上琴练习的第一步是分声部练习,因为复调音乐作品都是以若干独立的旋律线条结合在一起进行发展的,尤其是巴赫的复调作品中声部比较复杂,要强调保持各个声部层次清晰,要提高手指控制声部和提高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所以练习时必须从每个声部的独立旋律线条开始。通过分声部练习目的在于训练手指控制声部和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使脑部对各声部都保持条理清晰。分声部练习时必须兼顾其他声部的音位。单一声部的练习中要明确地区分主题、对题与过渡句的音色变化,注意乐曲的分句、力度层次处理,并开始背谱。在单一声部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手练,两声部合练特别是两个中声部都要单独抽出来进行训练。分声部练习是弹好复调作品的关键,只有当任何两个声部都能配合自如时才能进行所有声部的合成练习,这样才能使每个声部都演奏的清晰、正确。

转给你:演奏钢琴复调作品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练习方法

三、主题的地位

在复调作品中,各声部的旋律线条都在平行进行,但地位各不相同。主题是乐曲的主要乐思,占主导地位,每当主题出现时,都要给予突出,强调奏法、处理要严格统一,尤其要特别强调主题的开始进入,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有效的方法是在某声部主题出现前先做渐弱,为主题的出现做铺垫。主题可能在各个声部不同的调上出现,但永远是主角,其他各声部要让位于主题声部,不能盖过主题,主次必须非常鲜明。对题及过渡句也要精心演奏,但它们都是配角,要弄清与主题的关系。在复调作品中,主题的性格与形象决定了整个作品的性格与形象。因此,在练习时要将每个声部每次出现的主题的奏法、处理严格统一,这样才能真正使主题起到它在整个作品中的主导作用。

转给你:演奏钢琴复调作品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练习方法

四、声部间的关系

练习复调作品时,在注意到各声部横向线条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各声部间纵向的关系。只有各声部间的相互配合烘托,才能使整首作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否则将显得混淆,杂乱无章。当相邻的两个声部音高距离越近时,越要注意运用不同的奏法——连音与跳音、力度反差和音色变化来加大对比;当声部交叉时,首先要注意重要声部的链接,次要声部尤其要放轻。当主题在不同声部采用紧接模仿形式出现时,要突出它的开端,抓住每个主题的分句,而与主题同时进行的其他声部线条也要清楚,有适当的位置。对题声部往往是很有表现力的部分,有时需要加以突出,以增强复调音乐的美感,不能简单地认为把每一次主题的出现都弹清楚就可以了。

转给你:演奏钢琴复调作品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练习方法

五、作品的时代特点

在学习复调钢琴作品时,作品的时代特点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巴赫生活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上半叶的巴洛克时期,他的复调音乐作品都是为古钢琴而作的。因此在演奏时不能忽视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特点和古钢琴乐器的特性。在弹奏巴赫作品时尽量少用踏板,演奏跳音时要想象半连音的效果,奏法中多用non legato,力度的变化、音乐的起伏要相对平稳些,不能像弹贝多芬作品时那样强烈,对各种装饰音弹法的要求等也要考虑到上述因素。弗朗克《前奏曲、圣咏调与赋格曲》作于1884年,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作于1950年――1951年间,虽然两者同属复调钢琴音乐,但分别属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期。只有深入地研究两位作曲家生活的不同的时代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

复调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艺术,对后世音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在每一首作品中都通过刻苦、严谨、细致的训练,严格按照各个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点来演奏学习,一定可以演奏出好的复调作品。

*本文作者董天华,原载《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年第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肖斯塔科维奇   巴洛克   巴赫   钢琴   赋格   调性   作品   前奏曲   声部   乐曲   作曲家   线条   音乐作品   方法   主题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