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说起最近有什么文化类的综艺节目,《登场了!敦煌》一定是榜上有名的,而且还名声很大,在很多app的开屏图上都能看见它的身影。然而,真想要说说这个综艺给人的感受的话,就不得不先说一个典故了。

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曾于汉中对垒, 两军相持不下。当时的情景是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生烦恼。正好这个时候有一个士兵来问当天晚上的口令,曹操看着手里的鸡肋正在想心事,就顺口回答说:鸡肋。

《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事后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儿,那家伙自作聪明的分析了曹操的心思,并且还猜对了,他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引起了曹操的忌惮,最后甚至丢了性命。当然,我们今天想要说的并不是杨修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作死的,而是“鸡肋”两个字。

是的,《登场了!敦煌》看过之后,给人的就是这样的:鸡肋。


《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误以为很文化其实很综艺的敦煌

近几年,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这一次由汪涵主导的《登场了!敦煌》是具体到针对这样一个城市,深入的去探究和它有关的历史、文化,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人和事。

《登场了!敦煌》的节目定位是国内首档聚焦敦煌的原创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这个足够长的称呼似乎是想表达它与其他节目的不同,节目形式上结合了纪实与真人秀两种拍摄手段,共十期的节目会分别以音乐、美食、艺术、飞天、匠心、运动、潮流、风俗、边塞、文书这十个核心展开。

《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在实际上的观看效果却是,节目似乎是试图把文化节目受众较少这一局限打破,因此嘉宾的选择上特意安排了几名流量明星来共同参与,节目的内容上除了学习和探究也包含了互动性游戏性的东西,只是两者的结合反而让这个节目失去了应有的文化韵味。

《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另外,节目提倡拍摄也要保护文物,因此拍摄的壁画、雕刻等都是仿制品和数字影像。这种意识和做法都是好的,但既然要展现文物之美,那种过于鲜亮的颜色和在画面基础上加上的动画效果是几个意思?

加在一起,文化走了味,娱乐的味道也远远不够,这样的形式创新怕还是好好想想吧。


《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宣传很重要,但还是要看实效

前面就已经简单提到了《登场了!敦煌》的宣传,大品牌冠名、各种app的开屏画面、以及汪涵的坐镇和美轮美奂的节目海报。在节目正式开播之前,很多人是以为这会是一个更倾向于历史和文化的节目、甚至是纪录片样式的。

在节目拍摄期间也还曾经有过一个看似关联不是那么大的热搜。就是在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出现了一只白狐,这只白狐频繁出现在游客的视线范围内、甚至是不怕人的、和人类会有一些不是那么亲密的。

《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登场了!敦煌》的拍摄取景画面也拍到了这只可爱的小狐狸,画面看上去还挺唯美挺和谐的,一眼看去就能讲出一段故事的那种。不管那则热搜是有意为之、还是误打误撞,确实让一部分人通过它知道了这一档节目并且产生了兴趣。

但是,等到节目正式开播之后,甚至有人直接说看了五分钟就关掉了。为了看文化历史节目的人发现,它就是个综艺;为了看个乐呵的人们会发现,这档节目没那么好玩好笑,流量明星,其实也真的没那么流量。

《登场了!敦煌》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小编坚持看完第一期了,当然有些地方是快进看的。第二期更新之后也试着去看了,但真的只坚持到不到三分钟,还会不会继续尝试,真的不好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敦煌   鸡肋   汉中   飞天   相持不下   弃之可惜   白狐   口令   无味   文物   综艺节目   流量   画面   综艺   节目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