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教育一直是人们久盛不衰的话题,国家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也重视自己孩子学习情况。

现如今即使开放三胎政策也很难再让家长们生孩子,对一个孩子的投入不只是精力上的付出,还有金钱上的支持。现在养孩子是最费钱的投资,给孩子选择学校就非常头疼。民办学校虽然好进但是学费比较贵。公办学校学费亲民但是人数有限,上学都要供不起孩子,怎么还敢多生?

家长迎来好消息民办中小学或将全部停办

目前江苏和湖南宣布不再审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这只是部分省教育厅宣布说不定会在全国实行。两个省份还要求民办中小学就读人数在5%以下。也就是说民办学校的生源大大降低,公办学校要提高招生计划。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陕西一所民办学校已经停止办学,河南一所民办中学捐给当地政府,四川某教育集团他们停止招生。种种迹象都表明,民办中小学或退出教育舞台。

好消息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民办中小学或退出教育舞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绝大多数的家长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民办学校的学费不亚于大学学费,学生进不了公办学校,就只能进私立学校,从而加大了家庭负担压力。总不能让孩子不上学吧,家长也只能咬牙坚持,让孩子上民办学校。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家长爱子心切,望子成凤只要是关于学生学习的费用自己省下来的钱都愿意付出给孩子。为的就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学有所成,出人头地。

现如今,民办中小学或停办已经看到希望绝大多数的家长身上的压力减轻不少,希望这个政策能落实减轻经济压力。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而有些家长却犯了愁,民办学校不招生,以后该让学生去哪上学?原来这批​家长的想法是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比公办学校好。而且民办学校也为教育贡献了力量,每年民办学校都有优秀的升学率为什么要取缔民办学校呢?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民办学校的教师比公办学校教师更负责,民办学校奖罚制度和教师的薪资挂钩。教师也想拥有高工资,对教学工作就会更认真。学生的教学成绩和自己的薪资待遇挂钩,肯定不会对学生松懈。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民办学校的升学率比公办学校高,学校的教师也比公办教师更负责,教学质量更好,教学方面也更上心。尤其像河北河南这种高考大省民办学校数量居多,能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上的民办学校。如今要取缔民办学校家长犯了愁。

民办学校为何被取缔

大家都知道复读生的存在,复读生对于应届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存在。他们高中读了四年,吸收的知识也比应届生更多学习四年的人和学习三年的人一同去参加高考,显然就是对应届生的不利。更可怕的是,有些复读生并不是因为成绩不优异选择复读。他们是想上清北这种名校,才选择复读。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民办学校就愿意要这种学生,通过高分复读生,提高自己学校的升学率。民办学校的升学率不只是应届生提供的,制造一种假现象。让考生和家长认为,自己学校升学率高。让学生来自己学校就读。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公办学校已经不允许招复读生了,民办学校会以昂贵的学费收复读生,给家长经济压力给考生学习压力。这不是教育的初衷,所以取缔民办学校是必然的。

民办学校破坏教育的公平性,而且多数民办学校都没有办学资格甚至和当地房地产勾结呈现学区房,抬高学区房价格。自身也没有​相应​的办学资格也没办学实力,欺骗大众。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不否认有些民办学校确实为教育贡献力量,也助广大学生完成了大学梦。但是民办学校的存在威胁到公办学校的权威,民办学校一旦有过多的资本加入,教育将会成为​一件​商品。民办学校的学费就是一道门槛,多少求学的学子因为昂贵学费而上不起学?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家境普通的学生无法进入私立学校,而有钱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在私立贵族学校上学。从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有钱人与生俱来的优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家境普通的学生,没有这样的优势,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久而久之,会造成有钱人只会更有钱,穷人只会更穷。

民办学校大力挖掘优秀的公立教师,教师队伍不能有太大的流动性。一旦流动这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来说非常不利,所以说民办学校被取缔也完全有可能。

民办中小学或被取缔,明明是好消息,家长却喜忧参半

写在最后,民办学校被取缔也是他自身存在种种因素,没有哄抬学费,有相应的办学资格,公平招聘教师就不会有现在的情况了。

公办学校才是中国教育的正统渠道,保持正确教育初心才是学校长久之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中小学   好消息   家长   升学率   民办学校   学区   喜忧参半   现如今   河南   学费   压力   资格   孩子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