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什么是腹直肌?


腹直肌就是图中腹部中部的那几块肌肉,中间的那条白色的线叫腹白线。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主要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随着腹部的增大,大多数女性腹部肌肉中间都会出现一个空隙。这个空隙通常在产后4-8周后会逐渐关闭。


对于一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有可能会被过度拉伸,导致产后无法自动修复,这种情况称作“腹直肌分离”。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


据报道,产后6-8周的产妇,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剖宫产发生率为71%,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91%。




腹直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 生理原因


除妊娠生产因素外,2次以上剖宫产、怀有巨大儿或多胞胎、羊水多、怀孕前体型瘦小等也是易致腹直肌分离的因素。


2、饮食原因


孕期未控制好饮食、营养不均衡、体形肥胖,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下降。饮食过少也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不足。


3、 其它原因


年龄因素、缺乏运动、过度宽大的衣服对胎儿没有承重作用。




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危害?


1、腰背痛


腹直肌分离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对躯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后背部肌肉的负担,容易出现腰背痛,进一步限制了其活动、哺乳等日常行为。


2、 脏器移位


腹直肌分离严重者还可使内部脏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3、体形臃肿


大肚腩,使产后妈妈失去自信。




如何自测有没有腹直肌分离?


仰卧位,双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脐下2指处,身体放松,将上身抬起,下颌抵胸。


以两手指触压,感觉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


若感觉不到挤压,将手指向两边挪动,直至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在产后5~9周可出现腹直肌分离。2指以上提示可能存在腹压增高、盆底压过高等情况。


正常:2指以内。


需改善:2-3指。


注意不可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会加重症状。


需就医:3指以上,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 可能会引起疝气,需要就医。




如何治疗腹直肌分离?


1、呼吸训练:腹式呼吸、3D呼吸法均可。


2、运动治疗:适合2-3指需改善的患者。


注意在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前,要先检查盆底肌力,肌力达3级以上(提肛运动可以做3次,每次可维持3秒)才能进行腹直肌分离治疗。


按如下六个动作训练。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3、神经肌肉电刺激:促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对腹部肌群进行强化。


腹直肌分离康复指导训练


4、针灸配合中医康复按摩手法:通过按摩和穴位刺激,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恢复肌肉、筋膜弹性和紧张度。


5、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切除突出的脂肪,将分裂的腹直肌进行重新缝合复位。腹白线缺损较大的,可通过纤维网片面修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可能会   脏器   躯干   产妇   空隙   体形   产后   腹部   肌肉   弹性   呼吸   因素   饮食   原因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