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是准备从幼儿园离开到小学的这一个过程,有许多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稀里糊涂的就送孩子进了幼小衔接班.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错误的理解了幼小衔接的概念,认为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小衔接就一定会比没有上过的同学“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幼小衔接的误区

幼小衔接班并不是在教小学的课程,而且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孩子小学化。

它还是按照这孩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教会孩子一些应该在上小学之前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一些好习惯。

同时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纪律性也没有小学的那么强,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必须端坐。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有很多家长觉得,既然自己报了幼小衔接的班,那么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学一些课程。

其实在这个阶段并不是在教孩子们知识,而是在培养他们的能力,至于多学一点课程,完全是拔苗助长的行为。

在幼小衔接里面教的知识,并不是强迫性和机械性的灌输给孩子,而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心智发育程度,做针对性的课程训练,做到因材施教。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小衔接班,那么在进入小学之后,就一定比同龄人优秀,学习成绩一定会好,上面已经说到了,整个课程中并不是教孩子知识,而是在培养他们能力。

家长们花了大价钱送孩子去学幼小衔接班,那么这个幼小衔接对孩子来说究竟有什么好处?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它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好处

1、心理建设

有许多孩子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时候,都会因为两者天翻地覆的改变,感到不适应,从而出现抗拒上学和不想上学的情绪。

那么在幼小衔接班,就能够有效的通过课程,来减轻孩子们的这种不适应,换一句话说,孩子们会更加乐意的去上小学,不会出现一开始进入小学的时候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2、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里大多数都是在教会孩子们对于“规矩”的意识,自理能力是薄弱的,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无论是上厕所还是睡觉,都需要老师们的帮助。

但上了小学之后老师们并不会再帮助孩子上厕所和睡觉,没有了老师的帮助,有的刚刚上小学的孩子,甚至还会出现不愿意在学校上厕所,导致拉裤子的情况。

所以先提升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就能让孩子们在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更加独立环境的时候,能够悠然自得的适应下来。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3、社会性能力

让孩子们学会社会性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和人交流和交往。

在幼儿园里大多数的人际交往都是有着老师在一旁加以辅佐,孩子们无法真正的通过自己去和别人交流和维护人际关系。

在幼小衔接中,教会孩子们社会性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在进入小学之后,更快的和同学们交流起来,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4、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进入到小学,进入到相对来说更加独立的环境,那么也就意味着家长们对孩子的监管少了许多,危险也就变多了起来,那么对于危险的识别能力则需要进一步加强。

有的孩子遇到危机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就是缺少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果孩子们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只会一步一步的逃避,那么逃避就会成为他们的习惯,会容易在今后的学校生涯中造成更大的危害。

家长们把孩子送去了幼小衔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并不是,我们把孩子送去了幼小衔接,同样的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幼小衔接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1)保持和老师同样的地位。

在孩子的心目中,需要保持和老师一样的地位,有许多孩子在提出“可是老师不是这样说的”的时候,家长们都会说出“别听老师的,听我的。”

这样容易让孩子出现“两面派”,导致家长和老师的两套理论在自己的脑子中对冲,最后导致孩子什么也学不到。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2)不要让幼小衔接成为强迫孩子成绩的理由。

当孩子学了幼小衔接,进入小学之后,如果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各位家长也不要着急。

性子急的家长甚至会说出“送你去读了幼小衔接有什么用?”,这只会加深孩子们对学习的恐惧。

幼小衔接并不是教孩子们知识,而是教会他们一部分能力,对于知识的掌握,每个人都不同,所以学了幼小衔接班并不代表在小学学习成绩一定好。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3)家长必须参与其中。

在家里我们就是孩子的老师,有很多家长觉得反正一切都交给老师了,那么自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其实家长们在家中的教导有的时候甚至比老师都还有效,幼小衔接并不是只有老师一个人就能做得好的,同样的需要家长们和老师共同的努力。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我们总会认为孩子的文化教育主要在学校,但是却不知道学龄前的教育会为孩子带来多大的作用和影响。

孩子幼小衔接的“实用指南”,父母学会正确看待,让娃适应上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幼小   孩子   小学   都会   同龄人   人际关系   教会   幼儿园   家长   危险   父母   正确   能力   课程   老师   指南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