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必读的反诈骗手册:《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人人必读的反诈骗手册!

骗子不会把“我是骗子”写在脸上,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也无法测谎,我们到底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免于被骗?最佳办法就是了解骗局背后的心理学原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本《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从最原始的圈套到最复杂的阴谋,从设计之初到得手之后的心理,一一解剖。连把FBI耍得团团转的骗术天才都认证的参考书,尼尔·盖曼也直呼精彩!骗子会把每个人当作目标,读了这本书,别想再让我中招!

人人必读的反诈骗手册:《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这本书中那些受骗的人,有欧洲贵族后裔、有纽约著名艺术品交易商、有大学教授……他们被骗并不是因为他们太蠢,而是骗子刚好卡住了他们需求的七寸:有的人是渴望变得更好,有的人是急需应对困境。而骗子利用了这点编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这本书并不会提供给你一个普世防骗大法,事实上,也没有这种无敌护盾。但是,正如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德里克提醒到的:了解你自己最容易相信哪种人,你的信任最容易在什么情况下被调动,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冷静。人对事物的解读需要连贯性,意味着我们很容易用过去来推测未来,但是,未来往往是独立事件,所以需要用证据解读事情的走向而非意愿,要记住这点很难,而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受骗的全部理由...

人人必读的反诈骗手册:《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黑尔指出,精神变态者大约占男性人口的1%,而在女性中则极其少见(但并非为零)。这意味着在你遇到的每100名男性中就有一个人可能在临床上被诊断为精神变态者。但这个人是否也会是天生的骗子呢? 从某个层面上看,数据似乎显示骗子和精神变态者之间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如果一个人身上存在与精神变态相关的神经缺损,他们就会表现出显著的精神不正常行为一一同时也会表现出显著的骗子式行为。在创伤研究中,早期受过额叶极皮层和腹内侧皮层一这两个区域与精神变态相关——损伤的人会表现出与精神变态者和骗子极为相似的行为和性格变化。比如,有两位此类患者在研究中出现了说谎、操控他人及破坏规则的行为。他人对他们的描述是“缺乏同情、内疚、悔恨、恐惧等………对其行为的违法性毫不关心”。如此看来,精神变态这种生物学上的病态体质可以导致很多骗子式行为的出现。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精神变态只是所谓的“黑暗三角”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另外两个特征一自恋( narcissism)与马基雅维利主义( Machiavellianism)也能够解释我们在骗子身上所常见的很多特点。 自恋会导致浮夸、自命不凡、自我膨胀、过高的价值感和操控他人等。简言之,这似乎说的就是弗雷德・德马拉。他不甘屈于人下,迫切需要成为众人眠目的焦点,并不惜一切代价去达到这个目的。自恋者会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形象。正是因此,弗雷德才会去糖果店行骗,以避免在同学面前丢丑一一这算不上什么伟大的骗局,而是这种自我中心倾向的后果。 不过,也许能更准确描述他行为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一一这种人格几乎与欺骗画等号,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最著名的骗术高手的故事中都能找到这种特征,两者都冷酷无情而极具成效。 在心理学语境中,“马基雅维利主义”指的是一系列特定的属性,具备这种属性的人会为达成其目的而操控他人一这几乎是对骗子教科书式的定义。

人人必读的反诈骗手册:《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斯坦福大学   额叶   糖果店   目的   皮层   骗术   骗局   骗子   人格   属性   特征   身上   男性   主义   精神   手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