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对高考英语冲刺的最后阶段

传统的备考方式大部分老师都采取了以教材为主的备考方式,它与高考的这个命题方式正好是走错了路,因为高考不考教材,它考的是以高考的考纲与词汇、题型为主,以阅读为主,那么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备考的效率不高,就在这个方面体现出来,这是第一个,就是说他的备考方式走的是教材的路,走的不是考纲的规定的题型的这个考试之路,所以很多老师走了很多弯路,就是在高三炒冷饭,造成的这种方式,所以我们老师也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儿。

如何高效的准备高考英语?一、学生进入了高三阶段,我们必须要让他在短时间内掌握题型的解题技巧,和他解题的策略,那么这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个是他的词汇的重复率的问题,第二是对题型把握的尺度上的问题,那么我们从这两方面考虑,根据考试要求,进行命题规则的训练,然后我们对学生就采用了一种以技巧、专项技能指导的方针,按照命题要求的解题步骤来解题,学生在听了我们的讲解之后,学生就要自己模仿去解题,他的解题能力就会提升,然后又反思,再自测,所以先要让学生在短期之内掌握解题策略和解题技巧,只要他的词汇量能达到一定的量,他的分数提高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如何正确应对高考英语冲刺的最后阶段

这几年高考提倡的就是篇章意识为主,近年考试的,所有的题都是篇章意识,而不是单句,所以这就是我们体现了一种以篇章意识引导学生为主,同样在2020年高考的备考中,要阅读理解的技巧融到里面去,那么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就很快能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要求,那么这个以前我们都有成功的经验,很多学生经过我们的讲解、几次讲解以后,他的成绩上升三十分、四十分、五十分、六十分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现在学生在高考里面丢分是什么呢?

如何正确应对高考英语冲刺的最后阶段

一般有三种现象,第一个是他们的词汇量不够,词汇量不够是因为我们老师平时教学这个词汇量重复率不高造成的;第二是在课堂上的操练不够,我们老师讲的中文比较多,甚至很多老师讲的方言比较多,那么就是说取代了英文的讲解;第三呢是学生自己的,自我操练不够,也就是说对语言的,外语语言的大脑皮层刺激的频度不够,所以他对英语比较生疏,所以就出现了三个陷阱:一、词汇陷阱,词汇陷阱就是词汇量不够,看得懂,似乎懂了似乎又不懂,就在那儿磨蹭了半天所以他就答不出来;第二,他对英语的语感不够,也就是说看到这个句子不知道如何理解,也就是说因为他的见面的频度少了,重复率少了,所以他对理解力就弱了;第三个是自己操练不够,也就是说该做的题没做,该读的文章没读,该练的写作没写,所以造成这三个陷阱,那么词汇陷阱是最主要的,因为没有词他就看不懂,那么,第二,如果他的阅读量不够,他的理解能力就比较偏弱,如果他的写作能力平时练得不够的话呢,那就无法表述出来,所以说在阅读上面能力弱了,在写作上面能力弱了,所以他这个陷阱就出来了,遇到这三个陷阱,学生就掉坑里了。所以说我们备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这三个陷阱里面跳出来,更好地把英语学好。

那么我们针对高考英语备考,按照试卷的顺序来编写的,从阅读开始,到完型,到语法填空,然后是短文改错,最后是写作这个题型的顺序来的。实际上高三的教学是以题型复习为主,所以我们根据这个策略,让学生从专项技能提升,然后扩大,进一步扩大他的阅读量,那么阅读量扩大了以后他对英语的熟悉度就多了,熟悉度多了以后他慢慢的领悟能力就多了,那么词汇量的重复,和他的篇章的重复,就会导致他写作的基本造句能力提高,那么他写作能力就会慢慢会提升了,所以我们反对模板式的教学,我们采取句型应用式的,或者说常用句型应用式的,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因为高考的学做能力他不要求你华丽无比,他只要求你通顺、达意、内容要点齐全,能表达所需要的、所有的内容要点,就可以拿到他该拿的分数了。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策略。

因此只要我们把解题的步骤是一步一步告诉学生怎么去解,也就是说给他一个这种叫步骤化,他就知道这个问题出现在什么情况下我就马上找到症结所在,进行一个正确的判断,就是说我们采用的策略和解题技巧就是让孩子不走错路,走正路,走规范的路,去进行解题,规范答题,规范思维,规范的一种图示的原理,让孩子呢在短期内纠正自己以前的一种不正确的学习方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也是教师和学生在备考中要重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频度   词汇量   英语   题型   篇章   命题   词汇   陷阱   也就是说   策略   阶段   能力   老师   方式   技巧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