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的宝宝,家长都应该关注哪些?

随着孩子不断的长大,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而这也是令诸多家长头疼的事情,不同阶段的孩子该如何教育?不同性格、个性的孩子该如何重点培养?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区别重要吗?今天我们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大家一起沟通探讨下。

0-6岁的宝宝,家长都应该关注哪些?

1、0-6岁的宝宝,家长都该关注什么?

宝宝的生长发育很快,尤其是在青少年儿童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也都不断的在动态变化中。而孩子不同的月龄、年龄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家长来说,首先需要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

新生儿期(28天):宝宝刚出生后,一定要多注意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倡妈妈坚持母乳喂养来保证宝宝的营养,还能提高宝宝的机体免疫力不易生病。

婴儿期(28天-1周岁):这时候宝宝的身体发育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需要的营养和蛋白质也相对较高,父母要保障宝宝营养的同时还要注意定期接种疫苗。

0-6岁的宝宝,家长都应该关注哪些?

幼儿期(1-3岁):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出现了第一个生长高峰期,父母要做好孩子营养的补充和保健工作,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持续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可以多带孩子参与户外的活动,让宝宝在户外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在户外活动中让宝宝提前多参与社交活动,锻炼宝宝的沟通能力。

3-6岁(学龄前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生长已经开始趋于稳步增长,心理发育也不断成熟,这个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有些孩子会非常的活泼和淘气,家长要开始注重心理的发育引导和提高安全意识教育。

0-6岁的宝宝,家长都应该关注哪些?

2、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著名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专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经讲过,孩子的性格养成和大人的教育有着脱不了的关系。就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来说,有些家长在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会一边换一边和宝宝互动说:这是谁拉的臭臭啊,你看你臭不臭啊,你真是个臭宝宝……换完尿布后会给宝宝一个亲吻,再继续逗着玩。这种互动型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外向,喜欢和人沟通和表达。而那些平时不怎么喜欢逗宝宝,又很安静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内向,不怎么爱说话和表达。当你发现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来改变她的性格,而不是直接贴上从小就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标签,这种直接贴标签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不公平和可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月龄   家长   宝宝   好孩子   生长发育   疫苗   生理   生长   性格   说话   父母   营养   阶段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