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朋友问我,“你一个理科生,程序员,怎么还能写文章、写书、出产品啊?”

我当时很认真地想了想,其实我的文笔一般,但最大的优点在于——“科学思维”,也就是能把一件事情的逻辑分析的很透彻。

所以无论是写文章、给孩子讲课程、还是写书,这个思维逻辑能力就非常重要。

就比如说我和DK合作了两年的《DK天才百科日历》,DK以前从来没有这类产品,我应该是国内第一个能得到英国DK出版社认可,并能合作出版的人。

我们当时给DK写了厚厚的方案,内容是万物的进化史。这个方案就是源于平时阅读的积累,以及很缜密的科学思维。

对我来说,科学思维的培养很重要,它给我事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可能短期从成绩上来看,这个思维能力对孩子影响没那么大,但是从长线来看,它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孩子科学思维一般包括4个方面:

  1. 提升理科思维

  2. 训练数学思维

  3. 了解过去的科技发展史

  4. 认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我之前一直在物色这方面的书,不过市面上很少有这类题材。

后来我找到了两套书,一套来自于日本,另一套来自于DK,我把它们做了一个组合,差不多就能覆盖科学思维训练的四个方面。

说实话,这类书不鸡血,它也不能给孩子提分。但是它会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视野,去俯视人类科技发展,去规划自己更好的未来!

Part.1 提升理科思维

第一步是提高孩子理科思维。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这本书主要讲了两个方面:

这是作者——日本著名的教师、理科教育顾问小森荣治的教育方法。他的理科教育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让孩子“热爱思考”。

简单4个字,想做到,不容易。

他从孩子的角度来设计培养的3个过程:

1、认识什么是理科——不可思议的综合体

2、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多想、多找为什么

3、在实验中探寻方法——解决问题,怎么办

书一共分了8个章节,全部跟兴趣、生活、身边有关。每一节都是一个认知小主题。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1 什么是理科

比如最开始第一章,带孩子认识“什么是理科”。这一整章,不说教,只举例。

我们生活里好多“奇怪的事”:不同蝴蝶吃不同的植物;红茶里放柠檬和放蜂蜜颜色变化不同;我们吃猪肉摄入猪的DNA但是我们不会变成猪。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只要想一想,我们都会问“为什么”。

问了“为什么”,才会想“怎么回事”,才会有“怎么办”,才会有发明。

小朋友自己的鞋子上、书包上经常用到的“魔术贴”就是发明人从自然里得到的灵感。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冬天我们用的暖宝宝饼干也有不可思议的关系。而且这个还跟失败有关,知道为啥吗?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还有著名的"失败"案例——青霉素的发现。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你看他所有的例子,都“不可思议”,都因为“思考为什么”产生,都因为“思考为什么”而解决。这是理科的最本质的学习动力。

2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接下来的几章,就是从生活实验自然科学的方面来教孩子用“怎么办”来解决“为什么”。这时候就开始教各种各样的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有生物类的,比如植物的观察。

去公园里找蒲公英,有一种常见而另一种不常见。

为什么呢?从观察最开始,到要观察什么,怎么记录。书里用具体的例子,展示完整的植物观察思考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有动物的。上面提到的那个:纹白蝶的幼虫和凤蝶的幼虫吃不同的植物。这里给了结论,孩子可以模仿之前植物的记录,自己写动物观察记。

这两个是最开始的观察记录了,书里有28个各种各样实验和观察。

物理的,像电和力。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化学的,比如观察溶解。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3 在实验中探寻方法

书里会让孩子通过观察实验去探寻方法。

比如书里有个“芸豆”的生长实验。从发芽到初期这段时间,要遮光、泡碘酒来确定它的淀粉含量多和少。得出芸豆种子里的“淀粉”的秘密。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再来,为了更进一步验证“秘密”的存在和意义,再完成一个复杂的光照作用实验,再得出一个结论。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其实书里做的这些,就是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理科实验”。但是这本书没有强调关系,抽象的理论,一切从“为什么”开始,自然地教孩子用“理科方法”解决“为什么”。这是学理科最核心的动力。

Part.2 训练数学思维

第二步是训练孩子数学思维。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数学是一切理科的基础,它特别考验“思考能力”。

这书训练数学跟常规的练习、刷题、讲方法都不太一样。它的训练是反过来的,从教孩子思考开始,去一点点掌握逻辑、方法和各种数学思维技巧和应用。

这书一共分了8章,是8个数学思维的要素:

我们看第一章,讲数学需要思考力。常规引导孩子学数学,基本都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教孩子怎么解。孩子需要思考的是解法。这里是反过来的,它让孩子思考的是题目本身,不是解题

比如这个“看图想故事”,一张游乐场的图,有3个游乐项目:摩天轮、咖啡杯、过山车。这里不给现成的题目,要孩子自己出一个题,讲一个游乐场的故事,通过自己出题,去搞明白为什么应用题里,会有加、减。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你看它给的两个例子就特别有意思。女孩提的问题相对简单,减法题。男孩的问题就略复杂一些。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孩子可以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游乐场一共有多少个人?”“XX项目一次可以最多玩多少人?”都行。通过训练孩子自己去思考出题,用这样的方式让ta理解应用题的出题含义。

再往下看,它强调语言能力的训练。孩子有时候应用题做不出来,不是数学不好,而是题目没读懂。特别是应用题,非常明显。

它这里入手的训练跟刚才一样,反过来练。给一个等式,要求把题目出出来。比如10+5=15,自己出10道题。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我们做题,看的是中文,写的是数字和算式。这种训练刚好反过来,让孩子用中文表达数学,一旦明白语言词汇和算式含义的关系,题目再怎么变都不怕会做错。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后面章节会讲逻辑比较等数学思维上常用的方法。这里不剧透太多了,拿到手自己看啦!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Part.3 了解过去的科技发展史

第三步是了解人类过去的科技发展史。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如果说前两本书教的是基本工具,那么科学思维的下一步,看看我们有了这些思维,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科学发展的思维又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熟知我们人类的科技发展历史。

这是DK出版的《1000 Inventions & Discoveries》最新版本的中文版,里面收录了1000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发明与发现。

当我翻阅这书的时候,不得不慨叹人类的智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博物……大到各种大型仪器,小到各种你现在司空见惯的小工具小玩意儿,都是人类一点点发明出来的。

它也是一本科学发明发现史的大事件编年史。

一共7章,按照时间的顺序和文明的发展程度划分为:

从300万年前人类制作的简单工具开始(石器、手斧、火的使用、采矿)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一直讲到如今我们的智能手机合成器官移植可回收火箭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就看这一头一尾的两页,你想象一下这中间还要经历多少的发明创造,才能从那么简单的工具,进展到如今的高精尖科技。

这就是编年体的优势:深刻体会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发明和发现都是建立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之上的。

当你看书的时候,你想想“如何制造一本书”?

造纸术的发明让我们从昂贵的羊皮纸、笨重的泥板或脆弱的莎草纸中解脱

印刷术的发展让书籍的刊印从手抄本、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一路进步

越来越便宜美观的图书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人们获取知识变得更方便。

手中的图书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但它真正变成一本书是经过了漫长又艰辛的发展过程。

这是从书里能看到的过程:

文字→莎草纸→泥板书→羊皮纸→纸张→页装书→

羽毛笔→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木刻版画→

金属印刷版→凸版印刷→罗马字体→

半色调雕版印刷→乐谱活字→报纸→浇筑铅版→

石印术→铁架印刷机→圆压式印刷机→

莫诺铸排机→照相排字……

这是其中一部分,从公元前3100年人类有了最早的文字,到1894年可以照相排字,经历了将近5000年。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很多东西你都无法想象它已经存在多久了!

比如女生用的化妆品眼影睫毛膏香水润肤膏。你觉得我们人类什么时候就开始用这些东西了呢?5000多年前就有了。埃及古墓里发现了人类最早的化妆品,公元前3000年的。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我们的针灸丝绸,天天用的椅子镜子玻璃……这么多东西,源头都已经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了!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这本书包罗的内容特别多,天文、物理、化学、经济、生物、医药……你能想到的重大发明基本上这本书都有了。配上DK高品质的插图,成人看也不会腻。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对于一些人类重大的科技发明或者进步,它都有单独的篇幅介绍。即是看故事,又是看历史,更是看到人类用智慧,用科学一点点推进,一点点创造。

牛顿的苹果你肯定知道,他对宇宙认知的贡献你知道多少?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而到了爱因斯坦,他的理论,照亮了牛顿的宇宙。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书本和书本之间还能互相印证,更完整地培养科学思维。

比如说到科学中的失败也一样有价值时,举例讲到了“青霉素”的发明。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在《DK图解科学简史》里,就详细讲了青霉素的整个发明,中间曲折的过程。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学物理时一定会学到一个东西——钟摆。学物理时我们要去学会理解它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在《DK图解科学简史》则正相反,你会看到发明家是如何利用原理把钟摆一点点做出来的。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Part.4 认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第四步是认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科学思维更重要的应用还是在将来。我们有了前面这些,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了。那面向未来怎么办?

这本《一起来认识人工智能》就讲了学习人工智能的三点:

先搞明白人工智能,我们常说的AI到底是啥?这里不会讲的很枯燥,有很多现实的例子帮助理解。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了解人工智能的3个发展历史,从1956年开始,到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助手谷歌猫脸识别等等,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最后是目前的新应用,AI现在都可以写作了。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AI还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这套书不鸡血,但我却很推荐

看看这些,未来真是有无限可能!

Part 5 团购信息

《DK图解科学简史》《有趣的科学思维课:(全3册)》,人民邮电出版社,适合年龄6~12岁,重量共2kg。

《DK图解科学简史》+《有趣的科学思维课(3册)》,总定价218元,团购价129元

团购时间:4月15日上午8点~4月18日晚24点

北京发货,中通 、圆通随机发货,全国包邮 (新疆、青海、西藏补运费40元,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不发货。)

可开电子发票,开票内容图书或明细。如需发票,请在订单备注好抬头、税号和电子邮箱,截团后7个工作日内开出。

- 购买方式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印刷术   应用题   人工智能   简史   理科   逻辑   思维   人类   数学   未来   发现   孩子   科学   方法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