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最小的社会集体,夫妻需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集体,夫妻需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

人是集体动物,人的价值取向中最重要的就是集体主义。没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不可能真正地维护好家庭利益。他们会把家庭当作自己休息的旅馆,把配偶当作挣钱的工具、做家务的佣人、陪自己聊天解闷的小丑和满足自己性欲的性伴侣。当对方无法时时刻刻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他们在家里不是只忙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和对方说话没好气、动辄吵架哭闹。很多人甚至在外面寻找他人发展婚外情感关系。

只要不少于两个人就可以构成集体,在日常生活中围绕两个人所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判断人是否有集体意识。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只能通过行为判断,语言绝对不可信赖。很多人自以为有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在具体行为中往往个人利益第一的价值观就会体现出来。当人的行为有时表现得忍让他人,有时候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时,就需要具体分析环境和条件。很多个人利益第一的人只有在自己轻松悠闲时才会做点帮助别人的事情,或者他们觉得帮助别人可以换来未来更大的价值时才会暂时牺牲自我。通常他们极少会主动帮助别人,而且即使是帮助别人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非是对方的真正需求。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集体,夫妻需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

如果一方已经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除非另一方意识到自己需要在经济和个人发展方面完全依赖于对方,愿意围绕对方生活,否则婚后双方很难在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未来发展方面达成共识。

强和雪是一对夫妻,强大学毕业在国内工作了几年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雪后来到美国陪读。一年后雪也自费上学。就在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环境、经济和学习压力时,雪意外怀孕了。他们不得不面临着两种选择:如果将孩子送回国内让爷爷奶奶抚养固然会减轻很多压力,但是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并不理想。如果将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但是强的奖学金有限,不可能请外人照顾。为了孩子能够正常成长,雪最终决定退学全身心抚养孩子。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集体,夫妻需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精神在家庭的反映就是家庭利益第一,任何有损家庭完整,影响每一个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行为和思想都不允许产生和存在。为了使家庭整体能为社会做最大和最理想的贡献,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减少和降低一些个人的欲望。很多夫妻片面地认为只有夫妻具备同样的学历和同样的收入才是平等,夫妻才能感觉到独立。或者很多妻子认为女性必须要工作挣钱才能得到丈夫的尊重。实际上这些意识只不过是夫妻缺乏信任和个人缺乏自信,因此不愿意放弃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已。最大的受害者将是他们的子女。在美国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一对夫妻轮流将孩子接送到幼儿园。有一天丈夫有急事去公司上班,忘掉了后坐上的孩子。当下午妻子去幼儿园未接到孩子来电话询问时。丈夫才想起来。可是悲剧已经发生,孩子在高温的汽车内脱水而死。中国很多父母把子女交托给老人或者保姆,自己忙于工作。结果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时间不够,沟通内容简单重复,导致子女的心理健康受损。但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心理不健康的子女通常在成年有了独立的经济生存能力之后才会反映不健康的心态来。

家庭的集体主义精神不但表现在关心自己的配偶和家人的利益上,而且还表现在关心他人和社会上。虽然能做到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的人极少,但是很多夫妻会意识到关心他人和关心自己同样重要,在行为上有时候会牺牲自己小家的利益维护大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集体   夫妻   家庭   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   美国   配偶   价值观   子女   最小   丈夫   利益   事情   父母   孩子   社会   主义精神   经济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