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全球之路:原来它也叫主食

长达数千年的人类食物历史中,藜麦和土豆是美洲安第斯高地上“杂粮类”补充食物;而在炎热的美洲玛雅低地,木薯和红薯也仅仅是配角。


美洲主粮的C位,当仁不让的只有它——玉米。


玉米之于美洲,就好比小麦之于西亚和欧洲、稻米之于东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玉米的全球之路:原来它也叫主食

这幅展开的玛雅花瓶图案中,坐在王座上的玛雅统治者正在对跪在他面前的仆人训话。地上放着一个装着玉米粉蒸肉的三足祭盆,图自《美食与文明》


美洲之路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一次播种能结出上百个籽的大粒玉米,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500年。


它的祖先,是公元前7000年出现于墨西哥中部的野生玉蜀黍。当时野生玉米的个头,和人手指差不多大小。


公元前3000年,玉米饮食模式已由南美洲向赤道方向传播,到达厄瓜多尔附近;公元前1000年,玉米大军到达加勒比海地区。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玉米传播之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了。


当时的美洲原住民发现,如果在处理玉米时加入自带碱性的草木灰,能改变玉米的属性。


碱性条件下,玉米坚硬的外层表皮得到软化,剥起来更容易;加水碾成的玉米面会形成有弹性的面团,能拍成面饼(即现在墨西哥玉米饼,Taco);玉米饼放到陶烤盘里烘烤后变得柔软馥郁又有弹性,相当于一个容器,能包进荤素等各种食物1。


有史学家认为,加碱在美洲烹饪中的重要地位,不亚于小麦发酵面包之于欧洲饮食、小麦磨粉做面之于中国饮食。


加碱后更好吃的玉米,传播速度也更快了。


公元第一个千年,玉米传播到美国西南部1。


第二个千年,玉米抵达了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玉米的全球之路:原来它也叫主食

癞皮病/糙皮病症状,主要表现为“3D症状”,皮炎、腹泻、痴呆,图自美国NIH官网


欧洲之路

1496年,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把玉米从美洲带到了欧洲,逐渐成为欧洲农民重要主粮。


问题在于,哥伦布带回了美洲的玉米,却没有同时带回美洲原住民的玉米加工技术。


1753年,意大利种植玉米的农民中暴发了一种可怕的疾病,由于患者的症状与令人恐怖的麻风病非常相似,被称为“意大利麻风”。


1900 年代初,一种症状类似的流行病袭击了美国南部。


为对抗这种疾病,美国国会要求流行病学专家约瑟夫·戈德伯格(Joseph Goldberger)博士对此开展研究。


玉米的全球之路:原来它也叫主食

描写戈德伯格博士研究癞皮病相关工作

的漫画书和部分资料,

图自美国NIH官网。

玉米的全球之路:原来它也叫主食


戈德伯格确信,美国南方典型饮食(玉米+肉类+糖浆)中有某些坏东西导致了这种疾病。


玉米是他测试的第1种食物。戈德伯格找到了11名囚犯自愿参加一项实验,囚犯的食物只有玉米。实验开始后大约5个月,症状出现了。囚犯先是感到头痛和食欲不振,随后6名囚犯出现了“意大利麻风”的所有症状。恢复正常饮食后,6名囚犯康复了。


戈德伯格认为问题肯定出在玉米上。他找对了方向,但没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症状的出现不是因为玉米中有“坏东西”,而是因为玉米中缺乏某种东西。


戈德伯格去世后,接替他工作的康纳德·埃尔维耶姆(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通过动物试验最终证实,这种怪病并非传染病,而是长期缺乏一种名为烟酸的维生素所导致;现代医学称其为癞皮病或糙皮病。


康纳德后来成为著名营养学家、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并终生致力于参与美国国家营养政策制定、倡导天然均衡饮食、建议多摄入各种天然食物,以免缺乏维生素。


玉米中没有烟酸吗?


玉米其实含有丰富的烟酸,但其属于结合型烟酸,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加草木灰煮玉米的过程,恰好让结合型烟酸变成了游离型烟酸,也能被人体吸收了。


如果饮食模式中玉米只是主粮的补充,其他食物提供的烟酸尚能满足人体需要;但若因为饥荒、粮食短缺等原因,仅以玉米为唯一主食时,如果不加碱处理,玉米中的结合型烟酸就无法满足人体需求,糙皮病也就出现了。


玉米加碱这个偶然的伟大发现,不仅让玉米变得美味,也变得更营养。


玉米的全球之路:原来它也叫主食

中国之路

玉米何时传入中国?具体时间已不可考。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河南《襄城县志》中有了玉米在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从美洲舶来的玉米能在海拔高、气温低、缺水的山地大面积种植,可源源不断提供充足能量和碳水化合物,与清朝“康乾盛世”出现人口激增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晚清国力贫弱,内外交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玉米突破了只在山地“穷乡僻壤”种植的限制,在传统富庶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广泛传播;并突破长城,进入到内蒙和东北地区。


到了民国,玉米历经四百多年传播,不仅在中国扎根下来;中国人庞杂而不单调的食物谱,也让横扫欧美的糙皮病在中国几乎没有大面积施虐(上世纪50年代曾在新疆南疆地区小范围发病)。


当玉米跨越南北“甜咸之争”,以或甜或糯的玉米棒子、清香的玉米饼,细腻的玉米窝头、蓬松的玉米发糕,筋道的玉米面条、香甜的玉米烙、酥脆的松仁玉米、醇香的玉米酒等各种形式,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重要主粮时,水稻、小麦、玉米为三大主粮的中国粮食种植结构也最终定型,并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水稻、小麦、玉米。


全球化进程中,三大主粮早已模糊了最初的地域边界,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间搭建桥梁。


无论是稻米的驯化、小麦的传入,还是玉米的种植,每一种主食背后,都是中国人在“吃”方面的天赋与勤劳的体现,凝聚着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玛雅   主粮   玉米   玉米饼   烟酸   美洲   欧洲   囚犯   主食   美国   公元前   小麦   中国   症状   食物   饮食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