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专家提醒:注重综合管理

1/3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专家提醒:注重综合管理

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人数超过1.298亿,患病率居高不下。与高发病率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15.8%。值得关注的是,血糖控制不达标,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代谢指标管理不佳,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指出,“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并发症和肾脏并发症号称三大主要影响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大约有70%左右的人最终是由于并发症而死亡的。”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我国每3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伤心”,如不重视,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2型糖尿病管理困境:血糖控制不佳,心血管疾病高发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综合管理难度加大。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肥胖,近一半合并血脂异常,接近2/3合并高血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我国2型糖尿病管理面临血糖控制和血糖、血压、血脂综合控制达标率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和治疗不规范等挑战,这些临床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


因此,糖尿病治疗需聚焦患者全面获益,兼顾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结局,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关注血糖精准达标,关注血脂、血压及体重等心血管代谢指标的改善,综合管理糖尿病,才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结局,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糖”与“护心”缺一不可,综合管理才是硬道理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表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治疗不能仅关注代谢异常中的某个‘点’,而是应该关注整体代谢因素综合改善这个‘面’,兼顾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结局,综合管理血压、血脂和体重等代谢异常。尽早起始具有明确心血管代谢获益的GLP-1类药物,从源头狙击多重危险因素,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长期治疗结局。”


近年来,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各大指南中的地位逐渐攀升。国内外指南均一致明确GLP-1RA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地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应用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等药物。


纪立农教授指出:“要满足2型糖尿病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一方面是让我们的临床医生、患者更能够去落实在指南上建议的标准治疗,比如说降压治疗、降脂治疗,还有抗血小板治疗,还有体重管理。另一方面是采用新型的、有多重作用的药物。”


在选择治疗降糖药物时,不仅要关注其降糖效果,还应关注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或者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近日,GLP-1周制剂降糖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上市。今年,该创新药物以“双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成为中国首个具有心血管适应症的GLP-1周制剂。


注重全程综合管理,改善生活质量

在有效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方面,母义明教授提醒,首先是要注重糖尿病的“早发现”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是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按照医生要求的防治策略或管理策略,定期复查,也要及早发现是否有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高危人群将危险因素合理控制,同样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随着医学研究和药品科研的进步,对于已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我们依然能够有效遏制疾病进展、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无论在糖尿病病程的哪一个阶段,都要高度重视全程综合管理,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   血糖   心血管   血脂   中国   血压   糖尿病   药物   体重   患者   注重   结局   危险   因素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