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身体里“静悄悄的杀手”,一不小心就让你骨折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全身性的骨骼疾病,特征为骨内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性别、年龄及病因不同,其病理变化不尽相似。临床处理亦区别对待。


这个身体里“静悄悄的杀手”,一不小心就让你骨折了


其本质是人体功能形体退化后在骨骼的表现形式。大部分人群平常无特殊表现,仅仅在发生轻微暴力导致骨折后才发现自己的骨骼出了质量问题,骨质疏松了,故又称之“静悄悄的杀手”。


一旦出现骨折,往往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困惑和痛苦,尤其出现脊柱和髋部骨折后,病人无法下床活动,因疼痛影响饮食和睡眠,躯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往往对机能衰退的老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常因并发褥疮、肺及泌尿系感染甚至多器官衰竭而危及生命,故有“人生最后一摔”的说法。


那么在骨折出现之前就没有骨质疏松症的蛛丝马迹吗?其实并非如此,正如打喷嚏前会皱眉,刮风下雨前天气会有变化。在骨质疏松发展至骨折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能抓住些征象,进而检查并明确诊断,及时做出干预和治疗。


首先,骨质疏松症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我们可以做个骨质疏松症风险的自我评估。常推荐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下图)


这个身体里“静悄悄的杀手”,一不小心就让你骨折了


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Asians,OSTA) 作为疾病风险的初筛工具。如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再结合自我的症状,则可作出初步判断,必要时去医院骨质疏松门诊以明确诊断。


这个身体里“静悄悄的杀手”,一不小心就让你骨折了

这个身体里“静悄悄的杀手”,一不小心就让你骨折了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腰背不灵便、板结、僵硬、腰背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伴有肌肉痉挛痛,活动受限。


如拔草、轻扭、搬运小花盆、坐车时受到减速带的颠簸、滑倒撑地等等发生了突发的骨折。


这个身体里“静悄悄的杀手”,一不小心就让你骨折了


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再次骨折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如出现症状,高度疑似骨质疏松症,应及时去医院进行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相关影像的检查,给予相应的治疗,已出现骨折者,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促进骨折愈合,积极康复,重返社会。


日常生活中,对于年轻人,应积极锻炼,维持充分的骨量储备,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中老年人群,应注重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


国人维生素D普遍不足,每日摄入维生素D2胶囊,将体内羟基维生素D维持于正常水平,饮食中,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虾皮、乳制品、豆制品等适度增加摄入。


中医认为,肾可强筋壮骨,五行入水,黑色及发酵的食品如酸奶、腐乳、黑芝麻等均可食用。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适度的运动锻炼改善骨结构、骨质量,预防肌萎缩,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泌尿系   跖骨   腓骨   微结构   肱骨   骨骼   维生素   症状   部位   病人   杀手   疼痛   人群   小心   身体   疾病   风险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