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你家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认字、背诗词的呢

前几天,闺蜜找我发牢骚:

“爷爷给我儿子送来了一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说是我老公小时候用的,跟我说别光让孩子在外面瞎玩了,要抓紧时间读书了,隔壁家的孙子2岁多都已经能背十几首诗还会认几十个字了

我就呵呵笑笑不说话,也太看得起我儿子了吧,要知道,他才只有两岁,是个连话都讲不利索的孩子啊!”

我俩相视一笑,如今在“不要输在起跑线”思想的引领下,家长们似乎都像魔怔了似的给孩子报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各种绘本、玩具一筐筐地往家里搬。

只要两个养孩子的人一聚在一起,少不了一番比较,生怕自家孩子会落后,难得有个像闺蜜这般头脑清醒的人啊!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被逼着长大

仔细一想,攀比之风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好多爸爸妈妈似乎都有这样一股执念,别人家孩子会了,我家孩子也必须得会;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我们家孩子要不要也学一个?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

“xx的孩子不到1岁就会走路了,你怎么连站都站不稳呢?”

“xx家的孩子老早就不尿床了,你家儿子为啥要包着纸尿裤?”

后来我们上了学:

“xx家的孩子都能认识500多个字了,你怎么还大字不识一个?”

“xx家考试得了第一,你真没出息!”

直到长大以后的我们:

“xx家孩子月薪2万!你要更加努力才行!”

‘’xx家孩子买房了,太有出息了!”

小到吃喝拉撒,大到人生规划。这些话,是不是非常熟悉?

从小到大,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被父母嫌弃过来的:优秀都是别人的,你和别人家的孩子,永远存在距离。

也因为距离的存在,我们被父母推着走着,近乎艰难地前行着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为了追赶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开始“打鸡血”

我们的父母什么都想要,最终在不断的比较中让自己变得焦虑无比。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了一个鸡娃群,家长们的育儿激情瞬间让我打开了一个新奇世界。

有位妈妈在群里抱怨,给自家的孩子学习英语分级读物,半小时的时间孩子跑走了好多回,根本读不下来。一问她家孩子才2岁。

研究表明,2岁的孩子专注力只有7分钟,你想让她连续学习半小时,孩子能做到吗?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而另一位5岁学霸的妈妈则更让人震惊了,她晒出了儿子的课表如下

除了正常上幼儿园外,她给孩子安排了每天的必修课有逻辑思维课、阅读课、英语课、数学课,周末还要额外上围棋班、美术课、主持人班、舞蹈班、乐高班……

她说,不抓紧学怎么行,等到孩子上一年级了就没时间了。

但是事情的结果是,孩子很吃力,连正常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妈妈并不想放弃。

就问你有没有颤抖?

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家长一味地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齐,疯狂进行填鸭式灌输。孩子年龄还小,还没有到能消化掉那么多课程的时间,理解起来怎么能不累呢?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而假如时机成熟了,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小的时候,你试图跟他讲道理让她不要哭她根本不会给你任何回应,而慢慢长大了以后,孩子甚至都能以哭做威胁跟你讨价还价、讲条件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了一个研究,他在研究中就发现,对于8个月以下的孩子,当你把一个玩具藏在木板后面,他就不会再去寻找了,在他们的意识里,看不见就等于没有了。而当年龄大点后,你藏起来后,孩子会扒开木板,把玩具找出来。

也是基于自己的研究分析,他将人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所有的孩子的成长都会按照这个顺序发展,并且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只有前一阶段发展完成了才能进入后一阶段。

比如你让1岁的孩子会说话,几乎很少有人能办到,但是你让3岁的孩子学说话,几乎很少有人办不到。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给2岁孩子讲道理,孩子怎么也听不进去,而你给6岁的孩子讲道理,孩子就能立刻领会你的意思。

暂时的落后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许只是时机未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规律,在此之前,有些事情他还没有能力办到而已。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遵循成长规律,平时的付出比盲目打鸡血更重要

虽然学习的事情不能揠苗助长,但是并不代表父母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能坐享其成,因为只有辛勤的浇灌,才能换来后天的花儿盛开。

研究表明,新生儿呱呱坠地时,就有一种通过模仿即复制他人行为来学习的原始能力。

因此,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让自己在润物细无声中持续影响孩子

大名鼎鼎的“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无人不知。孟子小时候住在墓地边上,孟子就小伙伴玩起了办丧事的游戏;孟母一看不对,带着孩子去集市边上住,孟子又学起了商人做生意。孟母又觉得这地方不适合孩子住,于是搬到了学校的边上,于是孟子终于开始守秩序、懂礼貌、爱读书了。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另一个是发生在我自己家的例子。

还记得儿子豆豆2岁的时候,刚刚会说完整的句子不久。有天对着自己喜欢的娃娃有模有样地说:“你再不听话,我会打你哟!”

我听了瞬间觉得很震惊,这不就是头一天孩子爸爸吓唬孩子的一句话吗?居然这么快就被学走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如此强大,为人父母真的注得意自己的每一句话呀。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而很多家长还不以为然,根本不能给孩子好好做个表率:一边在孩子面前玩着手机,一边还要求小孩子不能看手机,不能看电视。“为什么爸爸妈妈能玩,我不可以呢?”难道孩子心里不会犯嘀咕吗?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一战成名的武亦姝,年纪轻轻即书香气质,成为很多家长心目中的最佳女儿模样。

而她的成绩并不是书呆子似的死记硬背而来的,而是离不开父母的耳濡目染。据说,武亦姝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十分用心,从小就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一下班就可以放下手机,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女儿看书、学习、练字。

你想想,如果平时功夫不做,让孩子背下那么多诗词,孩子得多痛苦呀。试问,又有几个家长可以有这样的耐心呢?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我邻居家的孩子3岁了还迟迟没有开口说话,只会简单地蹦几个词。

看着同龄的孩子们都已经能正常沟通了,邻居着急了,专门带着孩子跑了好几家医院,全面检查下来孩子并没有任何生理上的问题,最后找了一位专家才得出了结论:因为前期的语言输入太少了

邻居后悔不已。原来孩子从小由外婆一手带着长大,爸爸妈妈一个月才能见到一回,而外婆因为听力不太好话也很少。孩子能接触到的人有限,没人给他学习模仿的机会,前期言语储备完全不够,如何能顺利开口说话?

孩子并不是靠打鸡血长大,他才2岁,你就指望他诗书满腹?

家长的角色是给孩子打开一扇窗。

功夫花在平时,成长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多大了?多大开始学习认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孟子   孩子   诗书   满腹   边上   诗词   平时   规律   爸爸   儿子   家长   说话   父母   事情   阶段   妈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