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我给闺蜜讲完自己的遭遇后,她当场把我拉黑了


口述 | 我给闺蜜讲完自己的遭遇后,她当场把我拉黑了

原创插图:喵喵夏,讲述:小芬,女,33岁


01


就在昨天,相识了十多年的闺蜜把我拉黑了。


因为借钱。


她借的不多,但也不少,5万,用来换车。


5万块,我是有的,但没有借给她。


她说,原来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连5万块都不值。


然后,我就给她讲了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我对她说,听完后,是选择继续做朋友,还是拉黑,你二选一。


02


回忆起这个故事,不得不从我刚记事时讲起。


大概是六岁左右的时候吧。


那一年,体弱多病的妈妈患上了肺结核,这让本就贫穷的家更是雪上加霜。


但病总是要治的。


没办法,爸爸就带着我去亲戚家借钱。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张嘴向人借钱时,爸爸语气里的低廉与卑微。


以及从此以后,在这些曾经借过钱的亲戚们面前,爸爸的脊梁就再没有挺直过。


面对他们的犹豫为难,爸爸把我推到前面,让我叫人,他则哀求着:“孩子还这么小,总不能让她就这么没了妈妈……”


那种感觉,好屈辱,好难过。


所以,大概从上小学起,我就在心里发誓:这辈子,穷死难死,也不张嘴向人借钱。


03


大学毕业之前,我其实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可是,但凡能够过下去,我都不会轻易张嘴跟爸妈要钱。


我知道他们没钱,我宁愿饿肚子,也不愿意让他们为了我,去向别人乞求。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学校要参加县里的广播操比赛,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穿小白鞋。


可是,我没有,也不想让爸妈再额外掏钱买。


于是,我用白粉笔把一双旧鞋子涂了厚厚一层,企图以假乱真。


可是,偏偏比赛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小白鞋”露出了真面目,在一片齐刷刷的白色里,格外刺眼。


老师让我出列,取消了我的参赛资格。


那天,我站在所有同学面前,看他们整齐划一的蹦蹦跳跳。


他们做得真好,最终取得了全县第二名的成绩。


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个笔记本,唯独没有我的。


但我依然笑得很开心,虽然在心里藏着那么一丝丝难过。


可是,比起让爸妈赔尽笑脸,卑躬屈膝地跟别人借钱,我当一天的观众也就没那么难堪了。


04


所有人都觉得,考上大学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逆袭。


事实上,大学四年却是我这辈子最艰难的时光。


弟弟正在上初中,父母土里刨食的收入根本无力支撑我的大学费用。


记得当年交完第一学期学费时,我兜里只剩下不到100块钱。


为了压缩开支,我喝了整整一学期的食堂免费紫菜汤。


以至于现在,就算闻到相似味道的东西,胃都会本能地痉挛。


开学两个月后,辅导员了解到我家的状况,帮我申请了助学金,还帮我找了一份在图书馆打工的兼职。


05


大学四年的寒暑假,我从来没有休息过,而是忙着赚下学期的学费。


记得那是大三的暑假,因为我做家教的学生考入北京一所知名院校,一时间,我成了“校外辅导名师”。


一家培训机构当即付了一万元的订金,签下了我。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笔巨款,我迫不及待的买了车票回家,跟爸妈分享这份狂喜。


那些钱还来不及捂热,我爸便带着我,挨家挨户地去还钱。


我永远不会忘记,还完钱后,走在乡村的田埂上,我爸突然蹲下身来,抱头痛哭。


他说:“闺女,你爸这辈子就没这么扬眉吐气过。”


那种感觉,既心酸,也骄傲,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06


大学毕业后,土木工程专业的我应聘到西安一家监理公司。


虽然一个女孩子,每天都泡在建筑工地里很辛苦。


可是,这份工作的回报也远远超出我的预期。


我的努力与付出,让弟弟的学费有了着落,让妈妈再也不用把止痛片掰成两半吃。


只是,随着我们家生活的改善和老房子的翻新,前来找爸妈借钱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前,爸爸是跟别人张嘴时,满脸通红。


现在,他因不好拒绝别人而为难。


有时,他手头真的很拮据,可是,对方就会道德绑架:“你现在是儿女有能耐了,看不起人了?这么大新房子住着,你说自己没钱,谁信?”


有好几次,爸爸背着妈妈给我打电话,嗫嚅了半天,才说明来意:“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分不借以后不好见面啊?”


直到后来弟弟大学毕业,也留在了西安,爸妈搬离老家时,还有三四户人家欠着我们的钱,却绝口不提不念。


更伤心的是,爸妈离开后,老家好几次传出流言,不是说爸爸出了车祸,就是说我结婚生不出娃。


后来一打听才发现,就是那几个欠钱没还的乡亲制造的谣言。


爸爸很伤心,觉得好心没好报。


但我也是在那一刻明白,“救急不救穷”的古话把关于借钱的事,都说透了。


没有原则的借,换来的可能不是感激,而是人性中的贪婪。


07


2012年,我和老公李鑫结婚时,是地道的裸婚。


公公婆婆都是普通工人,将李鑫供至大学毕业,已经倾尽全力。


那时,我俩住在与人合租的房子里,甚至连洗澡的设施都没有。


但我们无比怀念那些时光,每个月工资一到账,就一起转到共同账户里。


然后,两个人规划着:“这个月的工资可以买3平方米”“卧室有了”“卫生间也有了”……


那会,弟弟已经参加工作,看我们如此艰难,他强烈要求我们赶紧买房,不够的他可以帮忙凑上。


可是,我和李鑫异口同声地拒绝了。


我还借机给弟弟讲了儿时陪爸爸四处借钱的经历,并对他说:“姐姐对你没有别的要求,这辈子,不张嘴跟人借钱,就是好样的。”


08


就这样,我和李鑫靠着省吃俭用和拼命工作,在2014年贷款买下一套两居室。


签购房合同的那一刻,那种踏实与骄傲,仿佛自己买了一套顶级豪宅。


而弟弟呢,有样学样。


他身边的小伙伴穿名牌,泡夜店,以月光族为荣,弟弟却是他们中的另类。


自己做饭带饭,他在外企上班,但总共就两套西装,两双皮鞋一直穿破了,才会买新的。


工作第三年,弟弟也按揭买了自己的房子。


签合同那天,他让我陪着去。


走出售楼部大厅,弟弟跟我说:“姐,我咋觉得,有种拥有全世界的感觉。”


09


而命运对于我和弟弟这种苦孩子来说,是有所考验的。


就在我们通过努力,以草根的姿态,终于在西安有了一席之地时,本就体弱多病的妈妈再次病倒。


这一次,是胃癌,还好发现的比较及时。


确诊当天,我和弟弟几乎同步说出一样的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咱妈。”


是的,以当时我们在西安的人脉,想要借点钱也不难。


但我们的想法却无比一致:但凡自己能想办法,就绝不开口求人。


10


妈妈的病,前前后后花了将近30万。


刚开始经济上还可以支撑,但到了后来,越发捉襟见肘。


最终,还是李鑫主动提出把我们的房子卖掉。


他说:“弟弟还没结婚,房子在,就多一份谈恋爱的底气,咱俩老夫老妻的,住什么也无所谓,大不了像当年一样,再重新白手起家。”


他还说:“老婆,只要咱们脑袋里的本事和心里的骨气在,咱家就随时都有出头之日。”


李鑫这句话,我会记一辈子,也感激一辈子。


这个男人,我真的没有选错,而余生,也会掏心掏肺的对他好。


11


那应该是我这辈子最为狼狈的日子。


卖房、租房、搬家,工作、医院两头跑。


可是,每次到交费处,卡里有钱的感觉,我就觉得心里很踏实,很有安全感。


尤其是看着同病房的病友,有人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时,我们就更觉得卖房没什么可遗憾的。


至少让我们在担忧妈妈病情的同时,不必在金钱上再焦头烂额、心惊胆颤。


尤其当医生让我们在药物间做选择时,我们可以从容地选择副作用小,而价格相对高一点的。


我们心里是安慰的,为妈妈,也为自己。


12


妈妈的手术很成功。


出院后,弟弟每个月都会往我支付宝里打2500元钱。


他说:“姐,妈是共同的,所以,亲姐弟明算账,医疗费一分为二,还有你卖房的损失,我也会用按揭方式还给你。”


弟弟的另一句话则让我彻底欣慰:“姐,知道咱妈病了,有好几个朋友想帮忙的,我都拒绝了,放心吧,作为你弟弟,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教养,咱有,让家人治得起病的志气,咱也有。”


13


值得一提的是,妈妈生病期间,爸爸白天陪护,我和弟弟、李鑫每天晚上轮流值班。


我们仨,从没有耽误一天工作。


舍不得全勤奖是真,三个人竞赛着拼毅力也是真。


因为越是家里有病号,我们也就越发明白金钱与工作的重要。


有了它们,不管我们身体如何疲惫,但心灵却一直保有体面。


14


说来神奇,一向体弱多病的妈妈在经历了那么大的手术后,身体恢复得很快。


而且,她的状态甚至是这辈子最棒的时候。


从前每天跟各种疼痛和药罐子打交道的她,慢慢开始学跳广场舞,学打八段锦,甚至还参加了夕阳红广场舞比赛。


这实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表扬她,鼓励她,结果她说:“以前都是让穷给窝囊的,现在,背着儿女用30多万换回来的命,必须得活出点样来,否则,你们的钱就白花了。”


15


妈妈愈后第五年,我和李鑫不仅买了房子,而且是花园洋房。


记得我们开着弟弟那辆二手捷达去看房时,售楼员一脸的爱答不理。


还有我们当场买下时,她的一脸惊喜和不可置信。


闺蜜康丹也是在我们搬进新居后,看好了我们家的户型和地段,非要在同小区买一套和我做邻居。


我和康丹是大学同学,她是属于那种家境好,嫁得也好的西安女孩。


在我大学每天为早餐发愁时,她已经每天开着车在校园里呼啸而过。


大学同学只有我和她在西安,所以我俩的关系还算亲密。


而这些年,她也让我见识了啥叫有钱任性。


毕业后,她被家里安排进了城建局工作,每天开着豪车上班。


用她的话说,每个月那点工资都不够养车的。


我俩一起约个饭,我去买个咖啡的功夫,她可以钻进奢品店,拎个名牌包出来。


跟她走在一起,我俩的反差不要太大。


用我的话形容,就是佟二堡秧歌队到巴黎时装秀的距离。


而我俩之所以这些年一路走来,没有走散,也得益于这巨大的落差。


她奢侈得让我无力嫉妒,我低端得让她不忍鄙视。


我俩每次约饭,无论谁请,我都提前声明:超过200元的就不要叫我。


于是,她就忍气吞声地低就,把每次跟我约饭当成体察民情。


偶尔看着我艰苦朴素的穿搭,她也会恨铁不成钢地说:“做你这行的收入又不差,你说你是图什么?心理学家说过,不敢给自己花钱的人,就是觉得自己不配。”


因为太了解她,所以知道她并无恶意。


但我从不试图跟她辩解。


我们生于不同的家境,对待金钱的态度,大概将永远无法同在一个维度。


这无关对错,所以,也没必要争个输赢。


16


但我没想到,有一天,我和康丹也会因为金钱反目。


事情起因是,康丹搬了新家后,又看中了一款新车。


以她的个性,人生短短几个秋,看好什么千万别隔夜。


但这一次,她老公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是房子买得就有些冲动,如今马上换车也太不理智了。


康丹哪里受得了这个,非买不可,而且为了跟老公治气,她决定拿出私房钱,自己买。


但她的钱刚好差5万。


于是,她理所应当地跟我张嘴了。


她觉得,以我们的交情,以我可以买洋房的实力,是断然不会拒绝的。


但我拒绝了,而且特别干脆:“如果是家里有急事,我肯定会帮的,但你要买车,我借不了。”


17


可想而知,康丹是多么的意外。


她当天就杀上门来,兴师问罪:“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连5万都不值吗?”


我说:“我曾经很穷很穷过,也曾经走投无路过,所以,我知道在哪里该一掷千金,也知道在何处一毛不拔。”


于是,我给她讲了以上的故事,关于我儿时的经历,大学时的拼命,还有卖房救母的经过。


康丹吃惊极了:“你妈病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


我对康丹说:“我不想用自己的事,给别人添麻烦。”


康丹却冷笑道:“你就是说不想借我钱呗,原来,你一直在我面前装穷,就是怕我跟你借钱,算了算了,咱俩不是一路人,借钱的事,就当我没说过,你也不想想,阎王爷能欠小鬼钱嘛……”


说完,她掏出手机,当面拉黑了我,表示绝交。


再后来,我们几次在小区里不期而遇,她都一副不共戴天的样子。


只不过,我内心一片坦然。


18


说实话,我不怪康丹,就像她说的,我们不是一路人。


她没有走过我走的路,我也无法接受她的生活方式。


而且,不借她钱,不仅是出于自保,也是对她的一份保护,对我们之间关系的保护。


因为我太了解了,借钱的嘴一旦张了,就会习惯成自然,而借来的钱,对人性中的惰性最具腐蚀力。


同时,被拒绝的尴尬与羞辱,或许最容易令人从此学会“免开尊口”。


而我,也是用这小半生的经历,换来一份最大的心得:


这世上大多数的宽裕,都是自我为难与苛刻的结果。


存钱与不向别人借钱,是成年人的顶级自律。


没有之一。

PS:关系社会里,关于借钱与被借,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把辛酸泪和一肚子苦水,今天的留言区就交给大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都会   体弱多病   学时   添麻烦   西安   交情   弟弟   家里   爸爸   金钱   房子   妈妈   感觉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