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如果你要造船,不要招揽人来搬木材,不要给人指派任务和工作,而是要教他们去渴望那广袤的大海。 ——安托万 · 德 · 圣埃克苏佩里


这段话印在《一个数学家的叹息》的扉页。


开门见山地说吧,无论你喜不喜欢数学,这本书会改变你对数学的认知。尤其对于我这样的数学渣来讲,还有治愈童年的奇效呢。


纠结了一阵要不要读,毕竟我是一个与数学为敌的女人。直到翻开这本书还在不停感叹:我,竟然,会读,和数学有关的书……


更恐怖的是,我还读了三遍!


记忆中的数学课,是小学被老师扇耳光(因为没有考满分),中学被数学班主任无尽奚落,高中已经不再听数学课,彻底放弃了。那么高考呢?自然是不及格……我衷心希望,我的人生不要再碰到这两个字。

我的数感差到什么地步呢?现在碰到20以上的加减法还得在心里默默列算式……电商大促时候的各种满减满赠薅羊毛,对我而言就是酷刑,永远算不清楚!

因为数学成绩不好,一度十分自卑,仿佛数学不好就天生低人一等,活该到处垫底。记忆中,唯一让我稍稍得以喘息的是几何,我喜欢空间想象推理,而不是陷入一堆莫名其妙的符号里。平面几何、立体几何都学的不错,但到了解析几何就翻船了,而三角函数又是什么鬼?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可以说,完全是出于对孩子教育的关注让我拿起了这本书。亲生的没办法。
全书分为两部分:


上篇“悲歌”,旗帜鲜明地对现行数学教育发起讨伐;

下篇“鼓舞”,细致妥帖地告诉我们如何理解和进行数学游戏。


作者在书中抛出了许多惊世骇俗的观点,痛斥现行数学教育是如何破坏了“这么丰富且迷人的想象力探索过程”,试图让我们明白何为数学的原始创造力和美学感受力。


他说,我们的数学课堂里,没有数学。问题在提出来的同时就被解答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和其他类型的艺术(如音乐和绘画)的差别只在于,我们的文化不认同数学是一门艺术。


许多数学优等生甚至专业研究生在被人夸了十几年之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数学天分,只是很会遵循指示而已。


唯一了解问题所在的是那些最常被责备,但是又最常被忽略的人——学生。他们说“数学课愚蠢又无趣”,他们说对了
数学改革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举办一堆研讨会,组成数不清的专家小组,遗憾的是,整个改革运动一直都是失焦的。数学课程不需要被改革,它需要的是被砍掉再造


我们的文化如果只是对数学无知,这已经够糟了,但更糟的是,人们真的以为他们了解数学——普遍地误以为数学对人类社会具有实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这些观点的阐述和论证,模拟了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用辩论的方式展开,清晰易懂,精彩绝伦。有反驳欲望的同学可以借步一阅。


他用一个数学家特有的傲娇口吻说:


你不需要让数学变得有趣——它本来就远超过你了解的有趣!而且它与我们的生活完全无关,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有趣!
想要让数学和我们的生活产生关联,不可避免就会显得牵强而做作:“小朋友,如果你会代数,那你就能算出来玛丽亚现在的年龄,如果我们知道她现在的年龄是她七年前的两倍!”


这里可以划重点:数学和音乐绘画一样,从人类活动中发源,又凑巧能够对现实生活有一些指导,但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这个目的。一件事物如果有实际的用途,并不表示它的本质就是如此。音乐可以让军人上战场,但这不是人们作曲的目的。艺术的本质永远是创造和表达,而世俗上的“有用”只不过是艺术的副产品。


至于几何,他说的确有很多人喜欢几何题,但那是因为——“要完全摧毁这么美丽的事物,是非常困难的。” 绝倒!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顺带语重心长地cue了一下“老师”这个职业:


教学是开放与诚实的,是能分享兴奋与惊喜之情的能力,是对教学的热爱。没有这些,世界上所有的教育学位都不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好老师,反之,有了这些,教育学位就完全是多余的。


然而老师们也很无辜:我的老师也是这样教我的呀,我能怎么办?


麻烦的是,数学就像绘画或诗篇,是“费劲的创意作品”,因此很难教。数学是一个缓慢、沉思的过程。产生一个艺术作品需要时间,而且需要有能力的老师可以辨识出来。


甚至对现行数学教学大纲的阶梯内容逐一进行解剖,讽刺到位,令我等学渣有种复仇的快感。(我们必须承认,好的作家都是自带刻薄属性的。)



代数一。为了不浪费宝贵时间去思考数字及其模式,这门课程将焦点集中在运算时的符号和规则。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到文艺复兴时期,这一路走来长达数个世纪的数学家们的探索,完全略过不提。因为某些原因,学生必须要背记二次方程式的公式。

几何。让渴望投入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的学生燃起一丝希望,然后又破灭。介绍一堆奇怪的符号,不遗余力地让简单的事物看起来很复杂。这门课的目标是将残余的数学自然直觉连根拔除。为代数二做准备。

代数二。这门课的主题是不知所谓地使用坐标几何,然后学生要学习没来由地把二次方程式重写成各种标准格式。还会介绍指数和对数,尽管这并不属于代数……为什么把几何摆在代数一和代数二之间,至今仍是个谜。

三角函数。两个星期的课程内容,靠着反复耍弄定义,硬是拉成了一个学期的课。真正有趣的现象,比如三角形的边是由夹角决定的,其篇幅还不如过时的sin符号,以避免学生对于这个主题的真义产生一点清晰的概念。


……


以上所述,能有效根治好奇心。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如果仅仅只有批判和无能为力,这本书当然算不上经典。然而,作者打开他的宝藏,耐心地向世人展示了数学的真实魅力。
让我们跟随他一起来想象一下:


在一个充满奇怪生物的丛林中,有一种绝妙的野兽:1,2,3,4,5……它们的行为很有趣,而我们想要了解它们。


事实上,这些生物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在数学上,我们应当注重事物本身而不是表征。你可以觉得它们是一群仓鼠,在挖地洞、配对、跑来跑去、晒太阳、做窝。重点是,你注意到了它们,开始观察,然后变得好奇


为什么有些仓鼠的行为和其他的不一样?

可以把仓鼠做有趣的分类或分组吗?

什么样的特征会遗传下去?


你自然而然有了关于仓鼠的问题,想要得到答案。这就是我们进入数学之门的钥匙。


作者显然更喜欢小石子的概念,“432”这个数字在他看来,就是有432颗石子的石头堆,而其中每一颗石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就像仓鼠,有特征,有行为。那么,这些小石子到底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首先,关于数字的基本概念。


5+7=12,不只是说5个柠檬和7个柠檬,变成了12个柠檬。而是有一种叫“5”和“7”的东西,喜欢进行一种活动(就是“加”),当它们这样做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新的东西,我们称之为“12”。


并且!12并不是一个以“1”开头或是“2”结尾的东西,它就是自己。只有阿拉伯数字十进制才将12表征为12,以1开始,以2结尾。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关于奇偶数


数字的本质就是聚落的大小。让我们想象数字就是这些会做出有趣行为的石头堆(这正是人类一开始遇到它们时的样子)。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然后有人注意到,它们之中有些石堆可以排成两个相等的行列: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数字4,8,14具备这样的属性,而3,5,11则没有。这不是因为它们的名字使然——而是因为它们本身的样子和行为决定的。从而得出一项行为区别:有些会这样做(即“偶数”),而有些则不(“奇数”)。
我们发现,偶数具有温和平滑的个性,奇数则总是有些头角突出。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由于将石头堆在一起,我们很自然就会想知道加法对奇偶数的区别有什么影响,所以我把这些石头堆摆来弄去一番,结果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模式:


偶数 和 偶数 成为 偶数
偶数 和 奇数 成为 奇数
奇数 和 奇数 成为 偶数


我尤其喜欢两个奇数配在一起的样子: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奇妙的“负负得正”特性在此发扬光大,那些烦人的头角正好彼此填平了!
我们再深入这个丛林一些,好吗?你把前面几个奇数相加,会得到什么结果?


1+3=4

1+3+5=9

1+3+5+7=16

1+3+5+7+9=25


4,9,16,25……这个序列可绝对不是一组随机数字,这些正好是平方数。也就是说,正好是你要做完美的正方形时,所需要的石头数量。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因此,“平方数”因为具有这种特别吸引人的特质,而从其他数字中凸显了出来。这个序列名单当然会无限延续下去,因为你可以做任何规模的石头正方形(我们的头脑可以无限量供应这些想象中的小石子)。


但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呀!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这里,艺术就产生了。观察和发现是一回事,但说明是另一回事,数学证明的标准高得要命,在推理上绝对不能有缺口,或者任何模糊空间。就像很多人可以完成一副漂亮的画,但要画出能够传递情感的有内涵的画,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的学生通常会从这里开始思考,研究,看看会搞出什么样的说明。比如,这个模式要说的好像是任何正方形都能分解成奇数的碎片。因此你开始尝试各种切割的方法,但没有真正的统一性——它们看起来像是随机的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然后,突然之间,屏住呼吸云开见日,你终于看到了: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一个正方形是L型叠起来的集合,这些L型里面全部都是奇数,我发现了!
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要怎么做,只能不断尝试,忍受失败,在挫折万分中渴望灵感到来。这个火花闪烁的瞬间就如同我们在几何图形中画下的辅助线一样,属于“神圣天启”,这种最终的愉悦完全补偿了痛苦。数学就是一场探索之旅。
我们继续启程。当正方形大到一定范围后,这个L型模式也会持续下去,它可以是任意大小: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任何L型都可以分解成两条“臂”和一个“交点”。两条臂是相等的,所以它们包含相同的数目,而交点则只有一个。


这就是为什么总数永远是奇数!


更进一步,当我们从一个L型到下一个L型时,我们看到每一条臂都正好多了一个石子——这表示每个L型都比前一个正好多了2个石子,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模型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由此,我们不但知道“连续的奇数相加会得到平方数”这个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为什么。如果我们将连续的偶数加起来呢?将所有的数加起来呢?是否有更简单的模式存在呢?你可以解释为什么是这样吗?


…………


我所举的例子只是一小部分,无法完整呈现这本书的精彩,书中还有更多美妙的几何论证等着各位去发出惊叹。
跟着他的仓鼠、小石子和线条走了一趟下来,现在我终于了解,为什么这个毫不实用的游戏,会令数学家从浴缸里跳起来,裸着身体冲到街上了……因为连我的眼睛都开始发亮了。


能改变人们对一个学科的整体认知,引发群体性思考,才是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不要再让孩子埋头刷题背定义了啊同学们!


我们可以教孩子用运算法则做出各种演示和计算,可以用大量刷题来提高计算速度,可是对于这些计算和概念背后的真正含义,有多少人关心?又有多少人理解并且能够耐心地传递给孩子?


是时候拿出积木,豆子,木棒,甚至小纸团带着孩子一起好好玩一下了,说不定这其中就会产生无数的奇思妙想,说不定就可以激发起孩子对数学探索的真正热情……虽然我们成年人已然忘却学习和游戏是一回事,但小孩子毫无疑问是了解这一点的。


作者所痛心的,是我们的数学教育里面缺少了“思考的过程”,存在大量的“死记硬背”,呼吁人们尽可能放弃对符号的在意,去关注数学这种生物的内在属性。而这种拨开表象深入本质的思维方式,恰恰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受益终生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这本薄薄的小书原本只是一部手稿,在美国数学教育圈里无声流传,后来被斯坦福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教授获知,推荐出版,风靡全美。台湾率先引入,2019年在大陆正式出版。


第一次听闻书名,是在我女儿的数学俱乐部。据说这个俱乐部首次招生的时候,就要求家长必须阅读此书,并提交读书笔记作为筛选条件,使得当当网上繁体字的台湾版一度脱销。没错,他们不选孩子,选家长


后来这个要求没能坚持下去(不然他们可能招不到学生了……)。但创始人和教职人员一直都在身体力行地实践“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学数学”,也在各种场合推荐家长阅读此书,以及其他数学教育类书籍。深谙“鸡娃不如鸡家长”之道。


我,作为一个毫无疑问的数学学渣,为什么能与这家俱乐部一拍即合,退掉其他机构的学费,不远千里风雨无阻横跨黄浦江把孩子送去上课,也是个谜……


可能它击中了我的痛点


可能我潜意识里并不甘心,只好承认数学很重要,但怎么教更重要。


在读到作者如何理解奇偶数时,我不禁一阵脸热,羞愧不已。


因为不久前在一个数学游戏中,我是这样教孩子的:


0,2,4,6,8是偶数,1,3,5,7是奇数。

孩子本能地问,为什么呀?

哎呀,没有为什么,你记住就行啦。


……


因为疫情关系,勉强在家教了两次之后,自己就先崩溃了。然后发现在数学学科里,越是看似简单的定义,越是看似基础的概念,越难说清楚!特别是当你要求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时候!Talk math,臣妾真心做不到啊!


我们自己,就从未在数学中习得过“所以然”,代代相传。

还记得两年前,为了考研重新学习中学数学时,我有隐约窥见数学之美。当然,重点是因为遇到了一位对数学富有激情的教授,令我多次惊呼——数学竟然这么有趣!高考可以重来一遍吗?!


这次境遇有效改善了我从小对数学噩梦般的体验。


我们迫切需要真正热爱数学且懂得这门艺术的老师,来打破这个死循环。


坦白说,我仍然不太可能像热爱音乐和绘画一样爱上数学,也无法改变教育的大坏境,唯有扩充自己的认知边界,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让孩子用对的方法学会重要的数学。若能由此带给周围的人们一些启发,也算为这团迷雾发出了一丝微小的光。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童行学院介绍

童行学院创办于2017年,创始人是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核心团队均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级学府和国际学校、互联网教育公司等一线教育机构的优秀教育从业者。童行学院专注3-12岁儿童通识启蒙,通过科学系统、趣味有效的探索型课程,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培养具有创造力思维的未来人才。童行学院建立四大思维模型,培养十二种思维能力。让孩子一通百通,学任何学科都游刃有余,目前已经服务超过20万家庭。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童行学院为孩子搭建进阶式课程体系,通过几年深度进阶学习,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创造力人才。幼儿阶段让孩子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小学低年级让孩子学习大师经典、建立多学科思路;小学高年级让孩子发现兴趣方向,进行精深钻研,创造作品。以驱动性问题引导思考,让孩子爱上学习,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童行学院”。

一个文科老母亲的迷思——我们是如何被数学打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迷思   数学   奇数   偶数   仓鼠   正方形   代数   几何   符号   石头   有趣   孩子   数字   艺术   喜欢   学院   文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