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根据近6年的亲子共读经验,我发现,孩子对科普类绘本的兴趣大致是从3岁开始的。

3岁左右,可爱多就变得特别好问,每天都会提出不同主题的十万个为什么,还特别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得不到满意的解答,绝不轻易罢休。

比如:“为什么我的肚子里经常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为什么人的血是红色的?”“为什么吃饭一定要用嘴巴,我用鼻子不行吗?”“我是怎么出生的?”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命起源产生好奇。

比如:“为什么天上的云有时候是白色的,有时候却是灰色的呢?”“为什么白天的天空看上去是蓝色的,到了晚上就变成黑色了呢?”“风是怎么来的,雨又是怎么来的?”

他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产生了浓郁的探究兴趣。

比如:“飞机这么大,还这么重,它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天上的星星跟我们有多远,它们真的是我们死去的亲人变的吗?”“天狗吃月亮,如果天狗真的把月亮全部吃进肚子里了,以后晚上天上没有月亮了怎么办?”

他对会飞的交通工具,遥远的外太空萌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和猜想。

“为什么有的人皮肤这么黑,有的人皮肤这么白?”“为什么男孩子也扎辫子?”“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筷子吃饭,不能用手抓着吃饭?”“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小鸟一样住在树上?”

他对周围的人,对不同的文化习俗产生大大的问号。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为了呵护可爱多蓬勃发展的好奇心,他的每次提问,我都会竭尽所能去网上查询资料,尽量给孩子最全面最权威的解答。

然而,网络上的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时候让人真假难辨。这让我颇为头疼。搞了半天,倘若给孩子灌输的是伪科学,那不是把孩子往坑里带吗?

于是,我开始搜寻市面上适合给幼龄孩子做科普的绘本。

我知道,给幼龄孩子的科普绘本,不能单单追求内容多,范围广,最重要的是孩子看得进去,读得起劲,看了以后能建立起对世界清晰的认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近,我还真的找到了一套特别适合给学龄前儿童看的十万个为什么——《3-6岁科学启蒙小百科》。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这是一套比较全面、权威的幼儿科普书,分为《身体》、《天气》、《文化》、《宇宙》、《世界》、《航空》、《星空》7册。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说它全面,是因为它覆盖面广,知识量大,能满足3~6岁孩童绝大部分的认知需求。

说它权威,是因为这套书每一册的内容都由该领域专家监修/审订。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这个领域研究最前沿的人,参与到童书的撰写和编辑中来,而不仅仅是在童书出版前审阅把关一下。

01.《身体》

这本书有复杂的人体结构示意图——身体“地图”,有关于心脏循环、大小的图文解说;有关于血液成分的拟人化表达;有关于呼吸系统以及相关器官的图解说明;有食物进入口腔、途径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排出的全过程;有尿的来源,一天的排尿量,影响排尿量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等科普知识;有骨骼、皮肤、肌肉、眼睛、耳朵、神经、大脑的专业介绍。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看了书上检测脉搏的方法,可爱多忙不迭地伸出右手按在左手的手腕处,感受自己“怦怦怦”的脉搏跳动声,“这是我活着的证明。”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看了书上有关心脏大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解说,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心脏的大小。原来,每个人的心脏就跟自己握紧的拳头一样大。

“妈妈,你的拳头比我的大,说明你的心脏比我的心脏大。”可爱多盯着我们俩的拳头仔细看了看,略加思索后继续说,“等我长大了,我的拳头也会跟着长大。等我长得跟你一样高的时候,我的心脏就跟你的心脏一样大了!”

“是的呀,你长高长大了,心脏也会跟着一起长大。等你长得跟妈妈一样高了,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的拳头更大,谁的心脏更大!”

血液通过血管流经全身。输送血液流出心脏的血管叫动脉,动脉血是鲜红色的。输送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叫静脉,静脉血的颜色是暗红色的。

皮肤表面能被看见的血脉都是静脉血,比如我们手背上能看见的全是静脉。动脉血一般在人体深处,从外面是看不见的。

血液中占比最高的是血浆,其次是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

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红细胞是负责输送氧气的;血浆是负责运输营养物质,并顺带细胞产生的“垃圾”的,它还会帮助人体调节体温;白细胞会源源不断地制造抗体,用来对抗和吞噬从体外入侵饿的病毒和细菌;血小板主要功能是和血浆合作帮助止血。

02.《天气》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看到天上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乌云密布,可爱多会发出疑问,“妈妈,天上怎么突然黑了?是到晚上了吗?”

在孩子的概念里,白天就是明亮,夜晚就是黑暗。白天突然变黑,这简直太奇怪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孩子讲一讲云的由来,白天黑夜的故事,乌云和白云的区别。

“云是由非常微小的水滴和冰粒聚在一起形成的。”


“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另外一面就是夜晚。”


“云会反射太阳光,因此看起来是白色的。可是太阳光无法穿透非常大、非常厚的云,这样的云看起来就是黑黑的。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天上的云朵为什么有时候是团状的,有时候是絮状的,有时候像一条直线,有时候像一层波浪……

它们都有不同的名字,也象征着不同的天气预兆:如果天空中能看到一大片鱼鳞状的卷积云,预示着天气会变坏,明后天可能会下雨;如果天气中出现一条又细又长的直线云——飞机云,天气会渐渐转为多云,甚至还可能会下雨;如果天空中出现波纹状的卷积云,那么说明高空中有强风,接下来可能会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

书中还有关于冰、雪、雷、风(台风、龙卷风)、彩虹、蓝天、极光、天气预报等相关知识点的科普,每一点写得通俗易懂,又典型实用。

03.《世界》和《文化》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可爱多很小的时候,就对自己所处的方位很好奇,“妈妈,爷爷奶奶住的地方跟我们远吗?有多远?是在我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呢?”

为了更好更直观地解答他的各种有关距离、位置、方向的问题,我很早就买了两张地图,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

没事干的时候,他就喜欢站在床上研究世界地图,边看边呼唤我过去看他的新发现,“妈妈,看,这里有一座高山!我发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岛屿!”

当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时,科普地理知识和文化知识就显得相当有必要了。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这本书用特别直观的图画方式画出了我们曾经的地理教科书上赫赫有名的那些高山、河流和大海。

地球上哪座山最高,哪条河最长,哪片大海最宽广,一目了然。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书上还有各种小动物们的栖息地划分。看到一些小动物面前的感叹号时,可爱多忍不住询问,“妈妈,为什么有些小动物面前有标红的感叹号,有些没有?”

“前面有感叹号的小动物正濒临灭绝,数量在急剧减少。”我看了看书本上的文字注解才发现,濒临灭绝的小动物竟然这么多。“这也在提醒我们,要更好地保护环境,不然以后就见不到它们了。”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书上还有关于各地各国的时差、语言、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工具、娱乐方式、节日、宗教等内容的图文介绍。可以让小朋友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种族、不同区域和不同风貌。

04.《宇宙》、《航天》和《星空》

这是关于浩瀚星空的探索,这是人类突破天际的冒险之旅,这是我们带领孩子驶向未来与未知的宇宙飞船。

看了这几本书,孩子将会知道人类多么的渺小,宇宙多么的浩大。人类又是多么的聪慧,可以突破自身极限,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去太空遨游探险。

夜晚外出散步,可爱多常常会指着天上的星星问我,“妈妈,这颗星星好亮,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呢?”

这时,地理知识存储量不够的我只能尴尬地回应,“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天上最亮的星星是北斗七星。”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的困难。关于星座的名称、图形、由来都讲解得非常清晰,还详细介绍了每个季节几月份几点钟能看到哪些星座。

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知道,星星的亮度是分等级的,星星的颜色是有区别的,最亮的1等星的亮度相当于最弱的100颗6等星叠加起来的亮度。

星星的颜色取决于它的表面温度。表面温度越高的星星越接近蓝白色,温度越低的星星越接近红色。跟我们地球上用蓝色标识冰块,用红色标识火焰的概念完全相反!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在《宇宙》这本书里有关于太阳系和银河系的详细图文介绍。

“太阳是太阳系所有星星中的中心,可以说是大家的老大!它是一颗可以自己发光发热的星星,我们把这样的星星叫作恒星。”

太阳是个高温宝宝。

“太阳的表面有5500℃,这么高的温度让我们根本无法靠近。”

太阳是个中年人。

“太阳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还可以持续发光50亿年。用人类的年龄来比喻的话,太阳如今大概算是个中年人吧。”

太阳是个巨无霸。

“如果太阳是一个大西瓜,那么地球还没有一颗西瓜籽大。”

太阳离我们很遥远。

“从地球上乘飞机飞往太阳,需要大约20年才能到达。”

日食不代表世界末日。

“有时候,月亮会正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把太阳的光芒挡住。”

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看太阳的时候,必须用日食观测眼镜或两张黑白减少叠加才可以看哟!”

书中还画出了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并依照个性和特点给它们贴标签,比如太阳系中最大的星星是土星,最热的行星是金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最冷的行星是海王星。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看到金星是最热的行星时,可爱多提出了质疑,“妈妈,我觉得水星才是最热的行星。因为水星离太阳最近,应该是最近的最热才对。”

“那我们打开书本后面找一找答案就知道了。”我不与他争执,只是鼓励他翻页去看书上的科普内容。

“水星上的白天温度高达400℃,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500℃,原来真的是金星的温度高一点呢!”

另外,书上还有很多关于每一颗行星的趣味解说。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 如果有一个跟木星同样大小的容器,里面至少能放下1300个地球。

土星很轻,如果把它放进水池里,土星应该可以自己扑腾几下浮起来。它的光环看起来就像一个游泳圈。

《航天》这本书也是内容颇丰。既有人类进去太空,登录月球的历史;也有载人火箭进入太空如何在轨道上运行,如何在月球上登录,如何回归地球的路线设计图。

可爱多看了以后,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期盼,“妈妈,以后我也要带着你和爸爸坐宇宙飞船去太空旅游。我还想离开地球,去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冥王星上去住。”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迄今为止,只有经过严格筛选的宇航员才有资格飞向太空。但是以后,说不定可爱多期盼的太空旅行真的就会像今天的出国旅行一样,虽然有点昂贵但不再遥不可及了。

“5大洲山川河流,100国风土人情,300个天气小贴士,500个身体秘密,1000个宇宙太空小常识……”如果你家也有个每天冒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宝宝,不妨选一套这样的科普童书来读一读,真的好看、有趣又涨见识哟!

“孩子什么时候对科普类童书感兴趣?”陪读6年全职妈妈分享答案

窗外的世界,对于孩子而言,是迷人的;地球外的世界,对于人类而言,是奇妙的。

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人家懂得可多了,想知道的也更多!


注:图片源于实拍。

本文由茶茶说道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简介:持有语文教师资格证的全职宝妈,爱孩子,爱文字,爱做梦的80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妈妈   孩子   月亮   太阳系   行星   书上   太空   血液   心脏   天上   星星   地球   答案   天气   可爱多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