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妇女之家”,创建“宜居之家”—上海市黄浦区妇联“绿街坊”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妇联通过激活“妇女之家”,以绿色为抓手,以生活为平台,以居民为主体,打造了一支“绿街坊”志愿者团队。

以“微更新”嵌入社区治理

激活“妇女之家”,创建“宜居之家”—上海市黄浦区妇联“绿街坊”的探索实践

“微更新”是一种以“空间重构”和“社区激活”为模式的治理方式。“绿街坊”以“果色Family”项目为依托,通过建立时间跨度长、内容递进、形式生动的微项目,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以“微机制”保障长效活力

“微机制”是一种以“小而精”“精而优”为特色的保障方式,建立了软硬兼顾的社区绿化服务长效机制,形成了“1+5”带动模式,把居民从小众爱好的“独乐乐”引导至大众行为的“众乐乐”上。

以“微平台”传递共治理念

线上平台是由妇女之家组建的“绿街坊”和“果色大家庭”微信群,线下平台被称为“WE”家。例如,黄浦区江阴路72号通过建立“WE”家,自下而上协商制定卫生执勤、公共厨房、公共卫生使用公约;黄浦区成都北路254号通过建立“爱吾嗣”的“WE”家,解决楼道杂物堆积等社会治理难题。

以“微课堂”触发参与动力

“微课堂”包括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及社区活动。基础课程以“走进绿色”为主题,以“五居家”为核心,以居民生活中的“小事、烦心事”为需求开发课程。进阶课程则通过居民“自助点单”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50门课程。

激活“妇女之家”,创建“宜居之家”—上海市黄浦区妇联“绿街坊”的探索实践

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妇联把“果色family·绿街坊”引入口袋公园。项目采取实景化教学模式,用小创意、小创新来改造社区微环境,吸纳社区内的爱绿人士。通过对口袋公园“共享空间”日常维护,不断强化社区公共责任意识,加强主人翁意识,推动绿色团队建设,进一步激活基层“妇女之家”,扩大“妇女之家”在基层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为社区自治的模型建立创建打下基础。

瑞成居民区妇联妇女之家成立了果色family“绿街坊”绿色志愿者队伍,以绿为主,建立起一个“有人建、有人养、有人看、有人管”的软硬件社区绿化服务长效机制,带动了一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爱绿、护绿的活动中。

南京东路街道营造“WE家宝贝”儿童友好社区环境,创新开展系列儿童友好型实践活动,多渠道引导儿童参与社区微治理、微更新。

激活“妇女之家”,创建“宜居之家”—上海市黄浦区妇联“绿街坊”的探索实践

“绿街坊”志愿者团队正逐步在社区形成“微治理”中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较好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全市乃至全国层面为在社区治理中彰显社区细节、活跃社区细胞、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化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黄浦区   上海市   街坊   妇联   进阶   妇女   志愿者   居民   模式   课程   儿童   基础   项目   平台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