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1

春暖花开,越来越多的家长都趁着周末带孩子来到户外,放风筝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亲子活动。放风筝好玩,可安全隐患却不少,别提孩子了,有时候连大人都躲避不及。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就在前几天,江苏南通两位50来岁的成年男子在市区放巨型风筝,一场狂风突袭,二人双双遭遇了风筝线断手的惨剧:一人四根手指离断,另一人手掌部分离断,伤口处流血不止。

所幸,经过16个小时的手术抢救,两位伤者离断的手指终于被顺利接上。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这还是两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成年人,如果换作不谙世事的孩子遇上风筝线,那可真是步步惊心,处处险情。

其实每逢春季,各地都有新闻报道风筝线伤人事件:

4月4日,洛阳韩先生骑电动车不慎被风筝线割伤,脖子上留下一道长达10cm的勒痕。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4月5日,山东淄博4岁女童,在奔跑时不小心撞上风筝线,脖子处也被割伤。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虽说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好时节,可风筝能放,注意安全很重要!

2

一根细细的风筝线,怎么就成了“伤人线”呢?风筝线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事发后,上海金山消防特地做了一个实验,事实证明,风筝线的威力令人触目惊心!

实验过程中,消防员戴上手套,拿香蕉倾斜角度划过风筝线,香蕉瞬间被切成两段;随后,消防员换用稍硬一些的苹果,没使多大劲,苹果应声也被切掉半个;

紧接着,消防员拿着质地更硬的胡萝卜砍向风筝线,谁料,纤细的风筝线犹如菜刀一般锋利,眨眼间,一整根胡萝卜就被切成好几段;

最后,消防员用一块猪肉模拟人的脖子在风筝线上切割,风筝线稍加拉扯,肉也很快被切为了两半。

可想而知,如果风筝线勒到人体,其伤害场景不敢想象啊。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风筝线之所以伤人,主要是线以及风力作用的关系。

风筝线越韧,伤害越大!

市面上风筝线的种类多样,仅按材质分,就有尼龙线、轮胎线等多种,而如果以线的直径粗细、弹性优劣、强度大小分,则可以多达数十个品种。

可无论哪个品种的风筝线,其韧性都很强。

拉力越猛,伤害越大!

风力越大,风筝线承受的拉力就会越厉害,由此伤人的程度也会随之大大增加。

曾有节目对风筝线拉力做了一个测试,两辆汽车尾部依次绑上塑料绳、粗线、编织麻绳以及风筝线,同时以20码的速度相背而驰。

结果,其他绳索均在绷紧后不到1秒钟断裂,而风筝线却足足坚持了近10秒。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当坚韧的风筝线,遭遇强劲的风力,其产生的拉力则更强大。根据力学原理,风筝线作用于皮肤的速度越快、时间越短,伤害就越重。

3

放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有益愉悦身心,不是说孩子不能放风筝,但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购风筝,面积不宜过大

孩子放风筝,家长最好选购小面积风筝,选择棉质的风筝线。

风筝小,拉力小,孩子容易控制,而且小型风筝大多可以配置棉质风筝线,线质柔软,降低紧急情况下对孩子的伤害。

放风筝前,安全教育要做好

告诉孩子放风筝时,一定要握住风筝拐子,或者手摇轮,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风筝线。最好给孩子带上一副手套,以免意外发生,减轻伤害程度。

家长应提前给孩子预演一下,当身体遇到风筝线后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身体迅速反方向躲开;并提醒孩子在放风筝后退的过程中,要留心脚下障碍物,以免不小心摔倒。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放风筝时,应选择空旷场地

家长带孩子放风筝,一定要全程陪护,选择平坦、空旷的地方放风筝,尽量避开人流、车辆、树木等障碍物多的场地,特别要注意小区广场和高压电线密集处。

孩子小,大多还没有安全意识,广场人多,孩子喜欢乱跑。由于风筝线比较细,有些甚至是透明线,稍微离开几米就难以察觉,孩子稍不留神就容易撞上密集的风筝线,造成身体伤害。

而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更是危险。国家《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严禁在架空电线两侧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很多人以为,只要手不碰到高压线就是安全的,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架空的高压电线都是裸导线,且电压都在万伏以上,不要说碰到高压线会触电,有时候当物体靠近高压线,只要电压差足够大,就有可能发生电击事件。

下图中,就是风筝飘向高压电线瞬间,引起巨大的电流,风筝顷刻被击得粉碎。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4

除了放风筝,家长还要留意以下户外活动的安全隐患。

蚊虫叮咬——一家三口被咬,二人死亡

孩子皮肤娇嫩,在户外活动时,很容易遭受来自蚁虫的侵袭,尤其要注意被蜱虫咬伤,这甚至有生命危险。

2018年,家住淮安盱眙的宋先生一家祸不单行,小舅子和岳母先后被蜱虫咬伤,造成多器官衰竭,最后病重不治。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蜱虫不像蚊子叮咬后立即飞离,而是喜欢附在人体上慢慢进食。

蜱虫附在皮肤上,看上去犹如一颗黑痣,家长发现后,切勿强行拔取,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其头部在酒精作用下放松或者死亡后,再用镊子取出。

如果蜱虫已经叮咬进入皮肤,则可以用烟头等轻烫它裸露在外面的身体,蜱虫会在受烫后慢慢地将头退出来,此时再用镊子取出蜱虫,并在伤口处用碘酒消毒。

如果身体有发热、红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花粉过敏——5岁女童视力下降

春季花香迷人,然而弥漫在空气中的花粉却是过敏人士的“天敌”。

去年春天,广州一位5岁女孩在油菜花里玩耍,回家后便出现了眼睛不舒服的症状,到医院一查,视力下降到0.4,原来孩子得了过敏性结膜炎,罪魁祸首就是“花粉”。

孩子户外活动回家后,如果感觉眼睛不适,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如果确诊是过敏性结膜炎,症状轻的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去掉过敏原,再用冷毛巾敷在眼睑上;

情况严重的,医生则可能会让孩子用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滴眼,以此减轻孩子眼睛症状。

如果已知孩子花粉过敏,家长应当格外注意,尽量避开花粉环境,在春夏吹风天尽量让孩子待在室内;如果要出门,可以给孩子戴上护目眼镜,外出回家之后要及时洗澡。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漂流隐患——2岁男童溺亡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带孩子漂流也成为热门的亲子活动之一,漂流刺激好玩,但却属于高危险系数活动。

就在前几天,温州文成县九山村发生一起竹筏翻船事故,船上11人全部落水,2岁的小男孩失联,等8天后被搜救队发现时,孩子已经失去生命体征,令人痛惜。

一般情况下,景区对孩子有身高要求,通常120cm以下的孩子不建议漂流,严格的甚至要求孩子身高在140cm以上。对此,家长千万不要报以侥幸。

漂流过程中,一定要戴上安全头盔,穿上救生衣,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随便乱动,更不能坐在皮划艇边沿。

风筝线变“割喉夺命线”:春季最伤孩子的户外隐患,千万小心

春季户外活动,突发情况很多,家长只有始终把孩子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才能防患于未然,让孩子在美好的春光里,留下一段快乐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风筝   切成   孩子   高压线   消防员   户外活动   放风筝   花粉   风力   拉力   伤人   隐患   电线   高压   春季   户外   家长   小心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