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种习惯的家长,养出的孩子总爱生病,别以为是对娃好了

对于家长来说,每个宝宝都是自己手头上的心头肉,在日常生活中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时刻担心着怕宝宝出现问题。可谓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因此,孩子生病可谓是天大的事情,关系着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爱生病,让家长困惑不已疑惑不解,为什么宝宝体质这么差,老是生病呢?其实,宝宝日常爱生病,多跟家长这几种习惯有关。

有这几种习惯的家长,养出的孩子总爱生病,别以为是对娃好了

生怕孩子营养不够,总让吃大鱼大肉

虽然说大鱼大肉富含营养,但也要看自家孩子是否消化得动。顿顿大鱼大肉,脾胃就会运化不良,过剩的营养就会淤堵在宝宝体内,导致宝宝出现积食等症状。因此补充营养,凡是要有个度,把握不好中间的平衡,只会给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一旦孩子的肠胃出了问题,大小疾病也容易接踵而至,自然就体弱多病。所以家长要注意科学饮食,这样才能为孩子打造一个强健的体魄。

有这几种习惯的家长,养出的孩子总爱生病,别以为是对娃好了

长期给宝宝吃营养品

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的身体发育得更好,经常会给孩子吃营养品,不管是瓶装的还是盒装的,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对宝宝有好处,就买买买。其实盲目的给宝宝补充营养品,看似对宝宝有益,其实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肾脏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宝宝体内代谢失衡,扰乱免疫系统的平衡状态,使孩子更易生病。给孩子补充营养,家长不要过度依赖市面上的营养品,主要宝宝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就够了。

滥用”益生菌

益生菌的确能抑制有害菌在肠道的繁殖,促进宝宝的肠道消化吸收和蠕动,改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但益生菌不是万能药,不合理长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可能会让宝宝肠道产生依赖,从而失去自己建立正常的肠道菌落的能力。而且益生菌不是人体自身产生的菌种,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起到调节作用,不能完全抑制有害细菌。若长期滥用益生菌,宝宝体内肠道面积有限,会挤压机体正常菌落的生存空间,造成新菌群的不平衡。因此,要想调节宝宝的胃肠功能,主要还是要靠饮食,益生菌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过于追求,无菌环境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为了让宝宝少生病,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消毒液进行杀菌,他们总是认为一个干净无菌的环境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宝宝不易生病。殊不知,孩子适当地接触环境中的细菌,更能促进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成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让宝宝少生病。

有这几种习惯的家长,养出的孩子总爱生病,别以为是对娃好了

怕孩子着凉,给孩子穿过多衣服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不少宝妈,只要天气一转凉,就给宝宝捂着,生怕宝宝冻着。要知道,宝宝穿的过多,不仅会让宝宝捂着难受,而且这样会使他们难以适应自然的气温变化,身体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就会降低。家长判断宝宝是否穿的足够暖,可以摸摸宝宝的颈背部,看下是否温热无汗。

有这几种习惯的家长,养出的孩子总爱生病,别以为是对娃好了

一降温就紧闭着门窗

天气转凉,特别是冬天气温较低时,为了保暖,许多家庭都会整天紧闭门窗。这确实能使房间暖和些,但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浑浊,这会增加有害细菌的密度,轻则会导致孩子出现咽干的症状,重则会导致孩子呼吸困难,如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家长要勤开窗通风换气,适当让宝宝呼吸一点新鲜的“冷空气”,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一生病就大动干戈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只要宝宝一生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很多家长都会急着把宝宝送到医院去,又是打针吃药,又是输液吊瓶的。但殊不知,人体都是有自愈功能的,乱吃药吊瓶,会让身体产生抗药性,反而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因此,宝宝生病,家长要学会区分,不要什么都大动干戈,如宝宝只是偶尔咳嗽,可以给宝宝蒸点梨汤。

有这几种习惯的家长,养出的孩子总爱生病,别以为是对娃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心头肉   家长   孩子   菌落   都会   大动干戈   大鱼大肉   营养品   肠道   免疫力   细菌   有害   体内   习惯   宝宝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