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解读:孩子的厌学过程。知道这点能让你的教育少走很多弯路

精辟解读:孩子的厌学过程。知道这点能让你的教育少走很多弯路

孩子厌学只是最终的一个表现结果,而这过程中间积累的“负向体验”对孩子潜意识造成的影响才是内因。

你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最佳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吗?——完成自己期待的学习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中断学习。

我知道这样的观念会颠覆你的认知,不要急着反驳我,因为我有充足的解释让你信服!

我先强调一下,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中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这个学习后期,而不是说在孩子学习学得高兴就中断(注意!!!我提醒了,别给我扔锅)。

精辟解读:孩子的厌学过程。知道这点能让你的教育少走很多弯路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你知道他怎么坚持的吗?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第二天他就对跑步继续抱有期待了。

人对做一些事总能清晰记得事情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对做这件事的感受存在于“顶峰”和“结尾”,在此基础上我要告诉家长的是,当时间一长孩子所能记住的并不是学习活动本身,而是学习留给他们的感觉。

这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的:

人们对体验的记忆有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和结束时的感觉,如果一段体验过程中的高峰和结尾,体验都是愉悦的,那么整个过程中体验感受就都是愉悦的。

这条定律基于人们的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我们对一件事物的体验之后,能记住的只是在峰时和终时的体验,而过程中的好与不好的体验比重、以及好与不好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

这就像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有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

1

孩子厌学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比如孩子在晚上时段学习,即在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在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受收获满满、感受到学习高效的时候——立刻中断你的学习。

你想想孩子一天的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在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

如果孩子在对学习一天感到烦躁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这样真的很傻,总是竭尽全力地消耗完自己。

之前有一部关于高考的青春电影《青春派》里面就有很多亢奋的话“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博等于白活”,还有更多现实的高中老师打着鸡血“一分干掉上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这样鼓励让学生“努力到乏力”的现象是不利于孩子长期学习和进步的。

如果孩子常常在这种亢奋的话下拼命到学习到乏力,没错这样的确能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放心,我也承认孩子们真的很棒,如果学习是一次性交易的话,这种努力一定会有好的回馈;可惜!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每一次当孩子学习到无力才恋恋不舍地结束,用“精疲力尽”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话,这真让人自我感动。但是,你可知道,孩子这样每一次最后的体验点就是“累”!第一天孩子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第二天”来临的时候,孩子对于“第二天”的最后体验点依然是“累”。

“第三天···第四天···第n天···”每一天都是以“累”的感觉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会给孩子带来每一天的学习痛苦感。

这个累的感觉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孩子关于学习的那个不好的感觉都会留下来,累积在孩子的潜意识情绪认知里,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2

而这正是大多数人的做法,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趁着孩子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止无止,直到精疲力尽才罢休。×

哇塞,今天学习好有成就感,学习了满满一天,很有收获——这样的孩子会很快就懈怠下来,第二天可能就没有第一天那么积极了,第三天往后机会越来越放松,当你提醒他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他这是劳逸结合。真的是这样?

这样的孩子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的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会有一种“学习使人疲惫”的积累印象,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和坚持是不会长久的 ,因为孩子的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但这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充沛,但没有科学地利用起来,被当成一次性的消耗品刷爆了!

再者!孩子的你“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是他会对学习行为8本身产生怀疑。

你看,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反复积累而来的,现在,你已经明白了孩子厌学的整个过程了。

ENDING(结语)

所以孩子对学习的厌恶不是因为某一天的不懂事而产生的,孩子是一直都不爱学习吗?

都不是,孩子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他的心理特点。当你看到这里时,可以听取我的以下建议:

无论孩子是什么学习,如果有一件对他来说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在讨厌的时候去学习,学到最后有正向的感受和体验时就立即中断它。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学到情绪快乐时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孩子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他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

当然,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你依然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你可以直接私信我“1”,我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你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法,必要的话我可以对你进行一对一指导!

当你看到以上的观念的时候,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说这个东西,有幸,你也看到了。所以,是缘分,谢谢你自己认真看完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观念呀,不敢说你在别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但是,吧这个观念用在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上,真是一种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厌学   村上春树   孩子   高效   精疲力尽   懊悔   精辟   弯路   潜意识   愉悦   结尾   观念   情绪   不好   家长   过程   结束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